APP下载

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6-01-27马向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性贫血肾功能肾病

马向娟

·临床护理·

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

马向娟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透析;护理;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肾内科的常见疾病,可由多种肾脏病变或全身性病变引起。血液透析室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案,加之肾功能衰竭患者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而造成肾性贫血,进一步加大了透析治疗的难度[1,2]。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对本院部分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3例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入院后均行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依据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1.2±5.4)岁;原发病变: 狼疮性肾病4例,高尿酸肾病4例,糖尿病肾病8例,动脉硬化性肾病5例,多囊性肾病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研究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2.1±6.3)岁;原发病变:狼疮性肾病3例,高尿酸肾病4例,糖尿病肾病7例,动脉硬化性肾病6例,多囊性肾病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告知用药注意事项以及针对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病程一般较长,在经受长期折磨后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以及绝望等不良情绪,长期透析治疗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感。患者由于体质较差,活动不便,心理压力会随之增大,表现为不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多次巡视病房,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地域、职业以及文化程度,采取合适的沟通交流方式,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3]。对治疗期间的疑问给予较为中肯的建议,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②饮食护理:健康的饮食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饮食方法,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并控制饮水,治疗期间补充肉类、豆类等优质蛋白,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维持正常代谢。治疗期间绝对禁烟忌酒[4]。③不良反应护理:高血压和高钾血症是透析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在对贫血患者进行静脉补铁治疗时,常可引起过敏反应以及胃肠道反应,在给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面色以及心率等,常规准备肾上腺素便于抢救。

1.3疗效判断标准[5]显效:患者多尿、少尿等症状基本消失,且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正常;有效:患者肾功能衰竭症状明显改善,且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较前明显下降;无效:患者肾功能衰竭症状较前无明显好转,且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34/40);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1%(3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2例,高钾血症3例,高血压2例,总发生率为17.5%(7/40)。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4例,高钾血症5例,高血压5例,总发生率为32.6%(14/4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0%(38/40),对照组为69.8%(30/4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其他肾脏疾病的增多,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肾脏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但该方案花费高昂,且需肾脏配型,难度较大,临床上大多患者难以获得合适移植肾脏。血液透析是除肾脏移植外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为肾脏移植等待期间争取更多时间[6]。但由于患者体质较差,器官衰退,血液透析存在较大风险,因此,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

作者对本院部分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其中心理护理有效增加了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以及恐惧心态,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减少了治疗期间肾脏负担,增加了患者营养供给,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好转。而严密的并发症护理干预最大程度减少了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高钾血症等血液透析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马芳.对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疗效探析.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102-103.

[2]于银春,黄翠红,俞国庆.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大量腹水患者行腹膜透析的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7):45-46.

[3]邱均玉,梁燕萍,梁健.动机访谈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3): 33-36.

[4]王勇.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慢性贫血的影响.中国民间疗法,2015(7):95-96.

[5]陈少梅,余丹红,刘倩雯.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影响分析.药物与人,2014,27(7):8.

[6]付晓荣,郑福萍,琚爱红.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287-2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161

2015-11-04]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

猜你喜欢

性贫血肾功能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医怎样治肾病?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