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羊红眼病的防治与体会
2016-01-27刘代祥刘明华冯高映
刘代祥 刘明华 冯高映
(1,云南省宁蒗县宁利乡畜牧兽医站 674399;2,云南省宁蒗县大兴镇红旗畜牧兽医站 674399)
浅谈山羊红眼病的防治与体会
刘代祥1刘明华2冯高映1
(1,云南省宁蒗县宁利乡畜牧兽医站 674399;2,云南省宁蒗县大兴镇红旗畜牧兽医站 674399)
山羊 “红眼病”又称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细菌、病毒或立克次氏体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引起的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羞明流泪,眼睛流出大量分泌物,结膜和角膜炎,角膜浑浊和溃疡,严重者导致失明。该病是非致死性疫病,但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由于局部刺激视觉扰乱,妨碍行走和采食,造成山羊生长发育减缓,直接影响山羊生产的发展。
1 发病情况
宁蒗县宁利乡××种羊场于2013年4月15日从外地引进努比种公羊15头,种母羊150头,在本地区进行扩繁饲养,饲养10d后,相继发病,到5月中旬共发病152只,其中公羊10只,母羊142只,发病率为92%,经过3个月连续不间断的治疗,到6月10日除一只造成失明,一只体质较差的死亡外,其余羊只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8%。
2 病因及流行病学
2.1 病因
山羊红眼病是一种多病原的疫病,主要病原由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引起,病羊和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存在于眼结膜及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共同饲养接触性传染,或通过相互摩擦、打喷嚏、咳嗽传播,病原也可通过蝇类传播。病愈后,病原长期存在于眼分泌物中,使该病每年发生或从一个季节传到另一个季节。
2.2 流行病学
本病没有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一旦发病,传播迅速,一周内可波及全群,呈地方性流行,易感动物有黄牛、水牛、绵羊、山羊和猪等,一般不同种类的宿主不传染。该病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山羊均有易感性,以幼龄和青年山羊发病最高,空气污染、尘土、刮风、强日光照射有利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1周左右,病初体温、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发病3~4d后,体温升高到39.5℃左右,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离群呆立,多数羊病初一侧眼患病,后期双眼感染发病,呈结膜炎症状,患眼流泪,羞明怕光,眼睑肿胀、疼痛,眼内角流出浆性分泌物,其后结膜潮红,流脓性分泌物,角膜周围血管充血,发生角膜炎和角膜溃疡,随着炎症的蔓延,继发虹膜炎,个别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而波及全眼球组织,眼前房积脓引起角膜破裂,造成单眼和双眼失明。
4 治疗
(1)对初发病的羊只用地塞米松注射液2ml+鱼腥草注射液5ml+青霉素80万混合后冲洗,一日两次,连用3d。
(2)用3~4%硼酸水或1~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再用0.3%环丙沙星眼药水或氯霉素眼药水滴眼,连用3d。
(3)对重症病羊只采取冲洗的同时,用青霉素80万+地米2ml+10%黄连素注射液2ml+庆大霉素10万单位混合肌注,一日一次,连用3d,或肌肉注射氟本尼考60ml/kg体重每天一次, 连用3~5d。
(4)对眼部感染严重,将导致失明的,在采取抗菌消炎治疗的同时,也可采病羊血10ml,行眼睑皮下注射的方法治疗。
(5)采取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草药群喂:①硼砂10g、白帆10g、荆芥10g、玉金10g、薄荷20g煎水喂服,每日一剂,连服3剂;②用鲜夏枯草、青蒿、陈艾、蒲公英、车前草、马鞭鞘、药菊花、鲜桑叶、鱼腥草各一把,生石膏30g,煮汤后群喂,每日一剂,连用5d。
5 预防与体会
(1)发现羊眼一侧患病时,立即采取隔离治疗,单独厩养,加强护理和营养,避免与健康羊接触,其它羊群要远离发病羊群放牧,减少传染,夏秋季节注意灭蝇,将患病羊安置在光线暗和无风处,避免强日光照射和灰尘刺激,防止眼外伤。
(2)从外地引进良种,一定要了解当地是否有疫情发生,要到健康无疫情的地方引种,必须经当地畜牧兽医部门产地检疫合格后,方可引进,引进的良种要隔离饲养2~3周后,确认健康无疫后,才能合群饲养。
(3)从外地引进良种来本地区饲养,由于气候和环境相差较大,造成羊只抵抗力差,抗病能力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对厩舍要排湿通风,严格消毒,才能提高羊只的抗病能力。当羊群中有一只羊患病时则全群羊要用药预防性治疗一次。
(4)山羊 “红眼病”的防治,采取中草药煎水群喂,药物冲洗,滴眼和肌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见效快,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