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护理体会

2016-01-27李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阻塞性有效率常规

李丽

慢阻肺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护理体会

李丽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各18例。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的社区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促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本文对18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6例慢阻肺患者,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均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患者平均年龄68岁,病程10~30年;其中支气管哮喘12例、肺气肿4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各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急性期及稳定期的患者应先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给予支气管舒张药、低流量吸氧、止喘化痰,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肺部循环,防治心力衰竭等综合治疗。在护理上,嘱患者及家属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在饮食上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饮食应清淡,避免油腻食品。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患者的饮水量>1500 ml[2]。对于有水肿及腹水的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如有低钠血症,可进含盐饮食,多汗症给予含钾多的食物[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增加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各种呼吸功能锻炼、家庭氧疗及应急处理等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家庭氧疗护理:吸氧是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手段。家庭氧疗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乏氧,可以使心率、呼吸频率减慢,增加活动耐力。每天总吸氧时间必须保持>15 h[4],夜间吸氧不宜间断,提高氧分压,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为1~2 L/min,或氧浓度为25%~29%。吸氧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排除痰液。对痰液黏稠者应给予雾化吸入,湿化痰液后协助翻身扣背排痰。②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慢阻肺疾病的知识,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治疗及防治的措施、家庭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家庭氧疗的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呼吸和生活习惯。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支持。③呼吸功能的锻炼: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气道内的压力,防止呼气时气道过早塌陷,有利于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改善通气功能。a.缩唇式呼吸训练:用鼻子先缓慢的深吸气后,将口唇缩成笛子状 用力将气体自口中缓慢呼出,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吸气时注意腹肌放松,腹部胀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缩唇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 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通过锻炼,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效率,调动通气力量。训练2次/d,10~15 min/次。b.膈式或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经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台,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训练3~4次/d,8~10 min/次。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按照非常有效、较有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来进行评价;非常有效: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完善、积极配合治疗、临床症状改善良好、心理状态和情绪等可以自我控制良好,生存质量优异;较有效: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好,并能够配合治疗,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并能够控制心理和情绪,生存质量较好;有效: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一般,临床症状有少量改善,心理和情绪可以开始控制,生存质量一般;无效: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心理和情绪等均没有改善。总有效率=非常有效率+较有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常有效9例(50.0%),较有效5例(27.8%),有效3例(16.7%),无效1例(5.6%),护理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非常有效2例(11.1%),较有效4例(22.2%),有效6例(33.3%),无效6例(33.3%),护理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5;P<0.05)。

3 小结

因为慢阻肺疾病是一个起病缓慢、病程很长的疾病,由反复的支气管病变使气道狭窄而导致肺气肿。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营养不良,肺功能减退而导致呼吸困难,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并逐渐出现抵触情绪,治疗难以坚持,造成疾病的继续恶化,生活质量下降。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观察,加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活动能力,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慢阻肺的社区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路海云,王鲁霞,赵惠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67例综合护理干预.齐鲁护理杂志,2011,18(7):109-110.

[2]李昌崇,林立.2010年我国儿科临床医学研究进展——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5):321-325.

[3]唐志敏.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指导.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55-857.

[4]王庸晋.急救护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207

2015-07-27]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阻塞性有效率常规
常规之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