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干预

2016-01-27魏艳岳艳芳牛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前路植骨颈椎病

魏艳 岳艳芳 牛鑫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干预

魏艳 岳艳芳 牛鑫

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43例接受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根据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结果43例颈椎病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愈率达到100%;通过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43例患者未出现术后感染、出血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6±2.9)d。结论对接受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对颈椎病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护理干预

本院在为颈椎病患者开展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为此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43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43例接受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3.6±7.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6±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相关诊疗标准[1]及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标准,患者及家属对住院的相关诊疗措施知情同意。神经根型颈椎病16例,脊髓型颈椎病1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3例。

1.2诊断依据 43例患者均根据临床特点、症状表现及颈椎CT、椎基底多普勒彩超检查后确诊为颈椎病,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

1.3护理干预方法 ①术前护理:手术执行前,要对患者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进行常规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合并不良心理状态,术前充分向患者讲解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治疗优势,进一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使其配合手术治疗。同时,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并配合良好的健康宣教。②体位护理: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操作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牵拉患者的气管,患者不适感比较严重。为此,术前1 d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开展体位练习,进而提高患者手术治疗耐受能力。通常情况下,取患者仰卧位,将枕头垫在两肩胛部位,并使颈部稍微向后延伸,但应注意角度,防止症状加重,保证患者能够坚持1~2 h。③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异常变化,如咳嗽、头晕、头痛等症状,出现上述问题后,要及时与医师探讨应对措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配合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做好麻醉处理及穿刺路径选择。④术后护理: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束后,患者回病房过程中要保持头、颈、胸一致,且保持颈部中立位,并使患者平卧。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时间为18~24 h,在此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切口位置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红肿,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处理。术后颈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沙袋进行制动,同时护理人员向家属、患者讲解咳痰、排便技巧,为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奠定基础。⑤生活指导:术后第1天,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坐立活动,恢复良好的患者可下床活动。为患者佩戴适宜的颈托,保证患者术后颈部的稳定性。观察患者四肢运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告知患者术后规范饮食,多食易消化食物,防止患者出现便秘症状。

1.4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总结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2 结果

43例颈椎病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愈率达到100%;通过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出血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43例患者均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6±2.9)d。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由椎动脉长期受压或刺激引起的供血不足症状,能够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颈肩疼痛感。针对颈椎病患者,在X线平片下可清晰显示出脊神经受累程度及位置[3]。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间盘突出、椎关节增生会导致人体血流速度缓慢,加之长期坐姿不良,可导致颈椎病。近几年,颈椎病发病人群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若不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可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严重影响。

现阶段,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手术切口比较特殊,且与颈动脉血管比较接近,因此手术风险比较大,为此,需要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护理干预配合。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过程中,对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手术配合,从本组43例患者治疗情况中可以看出,所有颈椎病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并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且未出现术后感染、出血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采取对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患者良好预后夯实基础,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1]宋晓磊,王红建,李灏,等.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30-31.

[2]邹君.护理干预在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75-76.

[3]李春红.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护理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3(11):1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92

2015-09-21]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眼科

猜你喜欢

前路植骨颈椎病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前路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逐梦记·马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