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循环异常的影响

2016-01-27薛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发生率

薛晶

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循环异常的影响

薛晶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循环异常的控制和影响效果。方法160例接受全身麻醉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者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异常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于术后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全身麻醉术后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循环异常情况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术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全身麻醉;护理干预;循环异常情况

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医学的一种方式,是指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者静脉注射等方式将麻醉药注入患者体内,短暂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在手术期间失去知觉,感觉不到疼痛,帮助手术顺利进行[1]。与此同时,手术和恢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并发症,其中部分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安全[2]。所以,在患者完成全身麻醉手术后,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患者可以更快、更安全的恢复[3]。本研究就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循环异常的控制和影响进行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6月本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6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3.42±6.19)岁。对照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1.54±5.82)岁。参加研究的所有患者对分组方式以及护理方式均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后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严密监控:严密监控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数据,检查静脉输入是否通畅,记录出入量,时刻预备好应急处置措施,以防万一。②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患者在麻醉恢复时期,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情绪不稳等状况,所以要加强安全防护的工作,以防止患者出现摔倒、坠床等意外情况。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约束带固定患者。③加强病房空气卫生管理:空气中的细菌是引发手术患者出现感染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加强室内空气卫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病房干净和整洁。④心理干预: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在语言和情感上、有技巧性的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减轻忧虑和不适,配合治疗和康复,提高患者对于整个治疗过程的满意度。⑤维持患者呼吸道顺畅:经常检查患者是否有咽喉气道堵塞的情况发生,检查导管连接处是否发生松动,是否有阻塞的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抢救,缓解患者不适。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对于术后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7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满意50例,基本满意2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满意35例,基本满意34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命安全。麻醉药药效逐渐退去,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呼吸不畅、甚至气管阻塞无法呼吸,均为全身麻醉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危害性大,轻者妨碍术后休息和康复,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危及生命。所以遇到此类情况,要加强术后的护理工作,针对每例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75%(P<0.05),说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循环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另外,观察组患者中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25%(P<0.05),说明术后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大幅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患者完成全身麻醉手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使患者更快、更安全的康复,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涂萍,熊晓云,熊云飞.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全身麻醉腹部术后苏醒延迟的效果.实用临床医学,2012,13(20):91-92,98.

[2]吴左丽,懂瑛,魏伟,等.护理干预对麻醉术后恢复患者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95-96.

[3]王雪春.护理干预在全麻手术中的效果评价.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2):225-22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91

2015-9-15]

473000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全身麻醉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