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44例的临床分析

2016-01-27于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瘢痕出血量

于爽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44例的临床分析

于爽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采用药物治疗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A组,随机选取同期22例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B组清宫出血量、转经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采用子宫栓塞术联合刮宫术介入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更为理想,其可减少清宫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应用安全性较高。

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

近年来随着妇科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发生几率也有明显增长。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位置在既往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妊娠情况,较易导致孕产妇出现子宫破裂或阴道大出血,对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4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采用药物治疗的22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A组,随机选取同时期于本院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的22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B组。排除其他类型异位妊娠患者、阴道大出血患者、具有心、肺、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其中A组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4.2±2.3)岁;孕周3~9周,平均孕周(5.2±1.3)周;B组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4.4±2.5)岁;孕周4~9周,平均孕周(5.3±1.5)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A组 采用甲氨蝶呤、四氢叶酸钙进行临床治疗,甲氨蝶呤用法用量:采用肌内注射的方法,用药量为1 mg/kg。四氢叶酸钙用法用量:在使用甲氨蝶呤隔日对患者肌内注射该药物,用药量为0.1 mg/kg。治疗时注意甲氨蝶呤的用药总量≤200 mg。对患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若下降缓慢则在治疗2周后重复上述治疗方案1~2次。

1.2.2B组 本组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其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并置管,先在患者左侧子宫动脉采用5.0F Cobra导管进行子宫动脉造影,之后在右侧子宫动脉采用同样方法进行造影。采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将50~80 mg甲氨蝶呤稀释为40~80 ml的溶液并灌注于两侧子宫动脉内,最后采用明胶海绵条栓塞双侧子宫动脉,进行子宫动脉造影,若显示栓塞满意则可拔管。术后24 h在B超的监视下对患者进行刮宫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清宫出血量、转经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转经时间平均为(60.4±12.3)d,B组患者转经时间平均为(36.4±11.2)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66,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38.1±7.6)d,B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7.5±5.3)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28,P<0.05)。A组患者清宫出血量平均为(93.4±9.6)ml,B组患者清宫出血量平均为(40.7±7.4)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93,P<0.05)。A组患者3例出现恶心症状、3例出现呕吐症状、2例出现下腹绞痛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B组患者中1例出现下腹部轻微疼痛,1例出现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5)。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属于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目前仍未有准确定论,但多数学者经研究认为其与手术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存在较大关系[2]。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发生几率相对较低,临床治疗该病症主要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但住院治疗时间较长,且较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类不良反应。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术属于介入治疗,是临床用于处理紧急大出血的有效手段。经多数研究认证该种治疗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疗效显著,止血速度快,患者术后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并可促进患者康复[3]。上述研究结论在本次研究中也有一定体现,观察组患者清宫出血量、转经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采用子宫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其可有效阻断子宫血供,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1]帅文,洪向丽,鲍时华,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研究.生殖与避孕,2014,22(7):463-468.

[2]张晓燕,王红静,贾西彪,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3例临床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7):745-747.

[3]朱俊彦,狄文.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2):1621-16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42

2015-09-24]

121000 锦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瘢痕出血量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