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2016-01-27晋艳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维甲酸反式

晋艳玲

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晋艳玲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白细胞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临床分类上属于急性髓性白血病,有着相应的染色体及基因改变,致死率较高。21世纪以来,临床上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多为全反式维甲酸及砷剂的运用,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本文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观察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男29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2.3±8.4)岁。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3.1±8.8)岁。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岁(41.3±8.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20 mg/d;柔红霉素为第2、4、6、8天静脉注射,35 mg/(m2·d);阿糖胞苷为第1~7天静脉注射,150 mg/(m2·d)。研究组使用全反式维甲酸20 mg与三氧化二砷 10 mg/d的联合治疗,同时静脉注射等量化疗药物。诱导治疗结束后,两组给予相同缓解后的巩固治疗,给予全反式维甲酸、蒽环类药物或三尖杉酯碱2 mg/(m2·d),阿糖胞苷150 mg/(m2·d),经1~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是否达到完全缓解状态。在药物治疗期间两组需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凝血功能障碍需输注足量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和冰冻血浆,直至凝血功能正常。此外,还需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定期检测血尿常规与心电图等。

1.3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白细胞峰值及复发率等指标,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完全缓解的判定标准: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没有白血病细胞;患者的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在正常范围内。复发的判定标准:骨髓原粒和早幼粒≥20%的患者;骨髓原粒和早幼粒细胞为5%~20%,积极配合治疗一个疗程以后没有得到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的患者。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白细胞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s)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率 复发率 白细胞峰值对照组 20 60 30 25.9±4.7研究组 20 90 5 30.6±5.2

3 讨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分类上属于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为异常的早幼粒细胞增生,染色体镜检或荧光原位杂交可发现第15号与第17号染色体易位[2,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利用全反式维甲酸,但长期使用药效下降且复发率较高,而联合利用砷剂可以减少全反式维甲酸的使用剂量,有利于改善机体的耐药情况,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单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进行治疗,其完全缓解率低于联合用药的研究组,同时复发率较高。对两组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达到60%,且基因检测显示患者的PML/RARα 融合基因为阴性。除此之外,联合使用砷剂与全反式维甲酸的化疗方案,可以提高外周血的白细胞峰值,使外周血的血象尽快恢复正常,并且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结合其他的支持治疗,如输注新鲜的冷沉淀、血浆制品等,能够更加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临床上运用全反式维甲酸以及三氧化二砷的联合化疗方案,不仅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诱导阶段,以及在缓解后巩固阶段的维持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并降低复发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临床进一步研究,能够实现全反式维甲酸与砷剂的更广泛的临床运用。

[1]刘亚杰,马晓波,邱旭,等.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单独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2):4119-4123,4130.

[2]万佳,秦大兵,陈洁平,等.三氧化二砷与化疗分别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研究.重庆医学,2014,43(31):4185-4187.

[3]黎民君,郭丽堃,陈利媚,等.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医学综述,2015,21(2):365-3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124

2015-9-15]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猜你喜欢

三氧化二砷维甲酸反式
三氧化二砷三元复合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及评价
反式EPA/DHA的来源、检测技术与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三氧化二砷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三氧化二砷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骨碎补醇提物对维甲酸致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在小鼠植入前胚胎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