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2016-01-27郭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介素白细胞心肌梗死

郭港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郭港

目的检测期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表达情况,探讨其对于诊断AMI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85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1组,选取8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2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IL-1Ra表达水平,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IL-1R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1、2组,各组间IL-1R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临床诊断AMI的IL-1Ra最佳界值是210 pg/ml,以其为检测指标时,敏感性达85.71%,特异性达92.68%。结论AMI患者早期血清中IL-1Ra表达异常升高,其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AMI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AMI患者往往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而无法彻底恢复血流,临床研究发现[1]炎症反应不仅能够直接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且能够通过诱导多形核中性粒细胞聚集、参与心肌组织纤维化、影响心室重构等造成梗死面积扩大、加重心肌损伤。IL-1Ra作为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的拮抗剂,是炎症中重要的急性时相蛋白,对于心脏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其不仅能够干预炎症免疫反应,而且能够干预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早期诊断AMI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早期AMI患者血清中IL-1Ra水平,旨在分析探讨其诊断AMI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在2014年10月~2015年6月以AMI收入院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7.84±5.24)岁。纳入条件:①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等,证实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AMI诊断标准,确诊为AMI;②首次发病,发病时间<3 h。选取同时期心内科诊治的85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1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共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UAP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6.37±5.13)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UAP诊断标准;SAP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1~64岁,平均年龄(56.28±5.08)岁。同时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确定身体健康的82例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6.53±5.11)岁。各组研究对象均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精神异常、肝肾功能异常等疾病者。三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1组患者在就诊时急诊采集5 ml外周静脉血,对照2组受试者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5 ml静脉血,应用肝素抗凝管收集后,在4℃环境中离心(参数为2000 r/min)30 min后,分离留存血浆,放置到-80℃冰箱中保存待测。选用美国R&D公司生产的IL-1Ra检测试剂盒,严格依据操作说明,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Ra表达水平。

1.3统计学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诊断准确性评价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观察者患者血清IL-1Ra表达量为(294±89)pg/ml,对照1组IL-1Ra表达量为(124±48)pg/ml,对照2组IL-1Ra为(55±14)pg/ml,观察组IL-1Ra表达量高于对照1、2组,各组间IL-1R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对观察组和对照1组的IL-1R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通过计算ROC曲线数据和曲线下面积证实,诊断AMI的IL-1Ra临界值是210 pg/ml,以其为检测指标时,诊断敏感性85.71%,特异性为92.68%。

3 讨论

AMI作为临床危重急症之一,具有起病突然、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尽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由于AMI的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且部分患者的心电图无非特异性改变,因此目前临床诊断AMI主要依据心肌肌酸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和cTnI作为常用的心肌损伤标记物,能够为临床诊断心肌梗死提供可靠依据,且有利于对于胸痛危险程度进行分层,但是由于而且均在发病后4 h后才开始出现改变,在疾病的超早期敏感性较低,尤其是在发病3 h内难以准确检出,因此,寻找一种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早期高敏感性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极为重要。IL-1作为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不仅在组织炎症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通过激活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活性、诱导其聚集在缺血部位导致组织梗死面积、通过炎症反应直接参与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而引发急性冠状动脉堵塞、再灌注损伤等,从而导致AMI发生或恶化。IL-1Ra是IL-1的拮抗剂,其共包括152个氨基酸残基,体内多种细胞均能够分泌产生,其作为天然IL家族抗炎蛋白之一,能够通过抑制IL-1α和 IL-1β活性、调节IL-1诱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拮抗IL-1的作用。IL-1Ra不仅能够通过拮抗IL-1产生心脏保护作用,而且能够产生类似于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作用,因此,在早期AMI期间,血清中IL-1Ra即可出现异常升高,且异常严重水平与疾病预后具有密切关联。此外,由于IL-1Ra部分产生于局部活性单核细胞,血清IL-1Ra异常升高往往提示体内单核细胞倍大量激活,而单核细胞活化被认为是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单核细胞活化后,能够用过导致动脉硬化斑块纤维帽破裂而参与形成血栓,因此,血清IL-1Ra异常升高也被认为是斑块不稳定的标志物之一,而斑块不稳定则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因此,早期检测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MI患者早期检测IL-1Ra具有重要意义[2-4]。本实验中,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群血清IL-1Ra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发病3 h内的AMI患者其血清IL-1Ra水平显著高于心绞痛患者和健康人群,且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IL-1Ra临界值为210 pg/ml,以其为检测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85%),说明在AMI超早期血清IL-1Ra水平即可出现显著异常改变,因此,检测血清IL-1Ra有利于早期准确诊断AMI,IL-1Ra作为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临床应严密监测,同时为了保障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议以210 pg/ml为血清IL-1Ra检测临界值。

[1]熊筱伟,张瑞岩.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在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39(4):195-197.

[2]余新东,王孝杰,李庆云,等.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变化的临床价值.热带医学杂志,2010,10(7):858-860.

[3]姚反修,魏明,陈炅,等.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 1640-1641.

[4]马丽,王铁军,李建军,等.C反应蛋白联合血清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陕西医学杂志,2014,10(4):440-4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19

2015-09-01]

110006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介素白细胞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白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