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我国皮肤科学研究回顾

2016-01-27刘萍张建中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银屑病皮肤

刘萍 张建中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2015年我国皮肤科学研究回顾

刘萍 张建中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2015年我国皮肤性病学在临床和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某些领域获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如发现了新的疾病、新的致病基因和新的皮肤病发病机制,提出了某些皮肤病诊断标准等。我们收集了2015年以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我国皮肤科医生撰写的论文,对我国皮肤性病学2015年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

一、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在特应性皮炎(AD)的诊断方面,刘萍等[1]提出了成人和青少年AD诊断的“中国标准”,该标准包括3条:①病程>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②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③血清总Ig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或)过敏原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2级或2级以上阳性),第1条加上第2条或第3条即可诊断,该标准引起了国内外皮肤科界的广泛关注。

在AD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柳小婧等[2]进行了外用四环素对AD样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表明外用四环素可减轻AD样小鼠的炎症表现,同时可降低AD样小鼠血清和皮损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李华国等[3]发现,利多卡因可通过Smad3/TGF⁃β信号通路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为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AD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方面,田小茵等[4]进行了一项针对22 866例中国住院患者的皮肤药物不良反应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22%,发疹型药疹最为常见,抗感染药物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肿瘤患者最常出现皮肤药物不良反应。

二、感染性皮肤病

胡坚等[5]进行了白念珠菌临床菌株CAⅠ基因型多样性及与White⁃Gray⁃Opaque表型转换的相关性研究,检测231株白念珠菌临床菌株并进行了RLM1基因的敲除和过表达,结果发现,不同来源的菌株具有优势CAⅠ基因型,CAⅠ基因型与White⁃Gray⁃Opaque转换相关,且此种转换不依赖于环境因素,并首次发现RLM1基因对白念珠菌表型的影响作用。

颜潇潇等[6]报道了1例中国患者CARD9突变相关的多主棒胞霉感染病例。此外,刘红等[7]在麻风易感基因方面也有了新发现,通过对8 313例麻风受累者和16 017例健康对照者的研究,发现6个新的麻风易感基因,并揭示了这些基因位点在感染性疾病与免疫/炎症性疾病中的多价效应。

张桂英等[8]报道了1例被误诊的组织样麻风瘤患者,就如何鉴别慢性感染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提高其早期诊断成功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Lancet为此专门发表了题为《伴自身抗体阳性的皮肤结节:诊断陷阱》的评论性文章,高度评价该论文的临床价值。程鸿等[9]进行了致炎因子TWEAK/Fn14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研究,HPV16感染逆转TWEAK/Fn14激活下角质形成细胞由凋亡而趋向增殖,HPV16感染角质形成细胞后反而通过上调Ras GTPase、TRAF2并抑制TNF⁃α效应而诱导细胞增殖,解释了HPV感染及相关肿瘤中TWEAK/Fn14激活对细胞命运的逆向调控机制。

冯晓波等[10]发现了新的病毒重组体(柯萨奇A4和A6重组病毒),表明该病毒重组体引起了上海地区2012—2013年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李久宏等[11]报道了1例罕见的以皮肤多发疼痛性溃疡为表现的恶性梅毒,该病属于损毁性二期梅毒的一种罕见类型,常出现在原发感染后6周到1年之内,或HIV感染早期。

三、银屑病

遗传学研究方面,左先波等[12]通过外显子芯片研究鉴定出银屑病新的易感基因编码变异,该研究发现了与银屑病显著相关的23个遗传变异(16个编码变异和7个非编码变异),增加了银屑病的遗传易感变异数目,突出了银屑病新的生物学通路。尹先勇等[13]通过全基因组Meta分析,发现多个新的银屑病易感基因,同时证实种族遗传的异质性,该研究不仅在多种族中鉴定出多个银屑病新的易感基因位点,也证实了银屑病在多种族人群间发病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免疫机制研究方面,满孝勇等[14]发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人皮肤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高表达是银屑病过度增殖的基础之一,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抗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银屑病病情;他们还发现,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处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Ⅱ型中间型,可以被诱导向间充质细胞分化,而诱导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向正常上皮分化,可能对银屑病患者的病情缓解有作用[15]。

治疗方面,吴超等[16]报道了雷公藤多甙和阿维A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对照研究,治疗8周时雷公藤多甙和阿维A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刘敏等[17]进行了一项有关亚油酸-神经酰胺保湿剂在寻常性银屑病中辅助治疗和预防疗效观察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外用亚油酸-神经酰胺保湿剂可减轻寻常性银屑病的症状,有预防复发或减轻复发程度的效果。

四、自身免疫病

在红斑狼疮的研究方面,赵明等[18]报道了系统性红斑狼疮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基因诊断标志物,发现IFI44L基因甲基化水平能区分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健康人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特异性>95%,敏感性>90%,还可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判断。靳慧等[19]汇总了沿Blaschko线分布的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提出该病为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种特殊亚型,并首次将其命名为“Blaschko线状狼疮”。张彦等[20]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X染色体的Meta分析研究,鉴定出X染色体上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的易感基因PRPS2,证实了X染色体上的位点和中国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在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研究方面,王明悦等[21]提出了寻常型天疱疮激素减量方案,认为每年激素逐渐减量50%可以在3~6年之内治愈寻常型天疱疮。王瑞等[22]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是副肿瘤性天疱疮的常见并发症,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以外导致呼吸困难的另一原因。刘冰等[23]检测了37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和疱液中抗BP180 IgE自身抗体,发现患者的病情活动度与血清及疱液中BP180 NC16A IgE的滴度无关,血清BP180 NC16A IgE的滴度与疱液中滴度呈正比。孙勇虎等[24]发现中国汉族人疱疹样皮炎风险位点HLA⁃B*0801和HLA⁃DRB1*0301,风险预测相关指数AUC达0.717,敏感度60%,特异度90%以上。

在白癜风的研究方面,王筱雯等[25]分别从AHR信号通路和表观遗传学入手,探讨氧化应激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白癜风的预防、治疗等提供了参考。Amer等[26]在儿童白癜风与父母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面做了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白癜风儿童的父母常常有显著的心理问题,提示白癜风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影响家庭生活质量。

五、皮肤肿瘤

孙莹等[27]进行了鳞状细胞癌(鳞癌)转移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以通过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调节鳞癌的肿瘤细胞转移。邹晓燕等[28]的研究表明,乙二醛酶1(GLO1)在皮肤肿瘤中呈差异性表达并促进鳞癌发展,借助皮肤肿瘤患者皮损组织、体外鳞癌细胞迁移模型和SCID裸鼠鳞癌模型,发现GLO1高表达于恶性程度高、易迁移的皮肤肿瘤,抑制GLO1表达可以显著缓解皮肤鳞癌的增殖与迁移。贾金靖等[29]还进行了Yes相关蛋白(YAP)通过RAS通路促进人皮肤鳞状细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推测YAP在皮肤鳞癌中发挥癌基因作用的可能通路。

李贞等[30]进行了BRFA抑制剂LGX818与黑素细胞BRAFV600E自噬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LGX818在BRAFV600E黑素瘤细胞中具有抗肿瘤作用。赵光明等[31]研究了姜黄素对黑素细胞A375、C8161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可能是一种细胞存活和侵袭的抑制物,同时可诱发A375、C8161细胞的自噬。于欣等[32]对TOX蛋白与皮肤肿瘤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与良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及正常皮肤相比,TOX蛋白在蕈样肉芽肿(MF)皮损中表达上调,MF的分级越高,TOX表达越强。体外实验还显示,过表达TOX可增进MF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TOX可能作为MF的肿瘤标记物。郭丽芳等[33]在血管内皮瘤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内皮抑素可以通过下调CXCL1来抑制血管内皮瘤的肿瘤生长。彭聪等[34]进行了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相关研究,证实其可通过ELK4/c⁃fos信号通路调节EGF诱导的细胞转化。

六、皮肤治疗学

冉玉平等[35]报道了口服伊曲康唑成功治疗婴儿血管瘤,通过数月口服伊曲康唑的治疗,患儿的血管瘤明显消退,该治疗方法在2015年欧皮会上受到了国际同行关注。陈小英等[36]报告了20例胫前黏液性水肿患者经激素封包+局部注射+大功率UVA1照射三联疗法的有效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真皮厚度明显变薄。颜潇潇等[37]进行了光动力疗法治疗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的研究,通过5次光动力治疗,患者腋下和腹股沟区域的红斑及糜烂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区域在12个月的随访中无复发。王宇等[38]对使用静脉注射的光敏剂血卟啉联合ALA光动力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光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为100%,治疗后6个月至6年的完全缓解率为97.6%,高于单用血卟啉光动力(92.9%)以及ALA光动力(95.1%)的疗效,且降低了患者治疗期间的光敏时间,说明血卟啉联合ALA光动力治疗对皮肤恶性肿瘤有效且光毒性更小。陈斌等[39]的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可以通过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抑制以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来防止光老化皮肤中的胶原减少,因此有可能成为一种对抗光老化的治疗方法。苏丽娜等[40]对掌跖脓疱病的患者给予每周3次UVA1治疗(80 J/cm2),研究结果显示,通过UVA1治疗,62例患者的PPPASI评分从治疗前的9.4±2.8降至1.7±1.9,72.6%的患者较治疗前PPPASI评分降低75%,表明UVA1是一种对掌跖脓疱病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法。

七、罕见病/遗传病

林志淼等[41]报告了一种新的遗传性皮肤病“PLACK综合征”,是由于CAST基因功能缺陷引起皮肤剥脱、白甲、肢端点状角化、唇炎及指节垫的一种综合征。汪惠君等[42]发现了GJA1半通道功能增强型突变可引起角皮症-少毛-白甲综合征。刘佳伟等[43]报道了国内首例H综合征,致病基因为溶质载体家族29,成员3(SLC29A3)基因,突变方式为c.1269_1270delinsT。程茹虹等[44]、李明等[45]以及张佳等[46]分别在国内首报三个罕见病及其致病基因:SAM综合征(桥粒芯蛋白1基因)、Basan综合征(SMARCAD1)及Mal de Meleda病(SLURP⁃1)。晋亮等[47]系统研究了中国汉族人弹力假黄色瘤(PXE)致病基因ABCC6的突变情况,发现了15个新突变,并证实了其致病性,同时还发现了国内首例ENPP1突变引起的PXE患者,证实了ENPP1与PXE的相关性。魏爱华等[48]为51个有需要的中国白化病家庭成功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结果与妊娠结局符合率为100%,首次证实不同亚型的白化病夫妇所生育的下一代表型可正常。徐学刚等[49]从中国的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中发现了ADAR1基因的2个突变,也报道了CO2激光在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张正华等[50]对汗孔角化症中甲羟戊酸途径基因突变做了相关研究,发现了汗孔角化症患者临床表现和四种甲羟戊酸途径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限于篇幅未列出,需要者请与编辑部联系,Email:pifukezazhi@aliyun.com)

张建中,Email:rmzjz@126.com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6.12.019

2016⁃07⁃17)

(本文编辑:颜艳)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银屑病皮肤
第二层皮肤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