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案(七)※
——裘沛然治疗皮肤病案六则

2016-01-27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梁尚华王少墨裘世轲

中医药通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麻黄皮疹皮肤

● 王庆其 李孝刚 邹纯朴 梁尚华 王少墨 裘世轲

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案(七)※
——裘沛然治疗皮肤病案六则

● 王庆其*李孝刚 邹纯朴 梁尚华 王少墨 裘世轲

编者按 国医大师裘沛然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临床以善治疑难杂病著称,活人无数,医泽广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位通晓文史哲的学者和诗人,人称一代鸿儒大医。为更好地传承裘老的学术精华,应本刊的盛情邀请,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教授领衔整理的“国医大师裘沛然医案”在我刊连载发表。本期试从皮肤病医案探析裘老的学术思想,以飧中医同道。

皮肤病 医案 裘沛然

1 浸淫疮案

案1 陈某,男,8岁。1969年11月9日初诊。主诉:下肢频发皮疹半年。现病史:今岁入夏以来,两下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瘙痒不休,伴有水疱。外院诊断湿疹,应用西药内服外治,疗效不显。入秋以来,下肢红斑、丘疹未减,瘙痒较剧,浸淫流水疱,口稍渴,喜冷饮,两便畅通。舌苔薄白,舌质稍红,脉沉细。辨为:湿热留滞,日久化火。治以清利湿热,佐以泻火解毒。处方:苦参片12g,川黄柏12g,净蝉衣12g,浮萍12g,鲜生地24g,土茯苓30g,蒲公英30g。3剂。附:鲜蒲公英、鲜野菊花,适量捣烂外敷。

二诊:瘙痒明显改善,已无浸淫流水疱,局部已结痂。处方:净麻黄6g,连翘壳9g,赤小豆24g,净蝉衣6g,苦参片9g,川桂枝6g,蒲公英30g,浮萍18g,鲜生地18g。4剂。附:浮萍30g,煎浓汤洗下肢。

三诊:已全部结痂,未见新疹,瘙痒消失。嘱再服2剂,以资巩固。

按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皮肤病,不论季节、性别、年龄、部位均可发生,其形态多样,瘙痒剧烈,易复发。临床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阶段以丘疱疹为主;慢性阶段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为对称性和局限性。属于中医学“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范畴。

该患儿家住农村,居住环境潮湿,又兼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因而外湿、内湿结于体内,日久化热,湿热郁蒸肌表。裘老采用内服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初诊以清热燥湿、解毒止痒为主,重用苦参、黄柏、蝉衣。苦参与黄柏相配使泻火除湿之功大增;蝉衣善走皮表,除了可疏散风热之外,还有较为显著的止痒功效。应用鲜蒲公英、鲜菊花捣烂外敷使其直接作用于湿疹部位,起清热解毒、除湿之效。二诊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主方,既解表邪,又能清热利湿;加用桂枝调营卫之气;麻黄泄营卫之邪;再用蝉衣、苦参止痒化湿;蒲公英、浮萍清热燥湿、解毒止痒;鲜生地养阴清热。浮萍煎汤外洗取其疗营热透发之效。此例除用药合拍外,还不拘泥于内服一法,结合外敷、洗涤,使药直捣病所,故能迅速痊愈。

案2 沈某,女,48岁。2008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面部四肢皮疹反复发作5年。现病史:5年来每逢季节交替时,面部和四肢皮疹频发,伴有轻度瘙痒,秋冬季发作较甚。用西药尿素霜等涂抹后皮疹能消退,但长期用含有激素类西药后疗效逐渐不明显,故涂抹次数越来越多。症见面部及四肢皮疹呈点状、片状散布,用尿素霜涂抹已2周,皮疹消退后留下许多色素沉着斑;四肢关节酸痛多年,近遇天气转冷则疼痛明显;偶有头胀目糊;凡每次饮酒或偶食辛辣,则鼻腔有烘热感,眼睑易发红,甚至出现口腔溃疡;纳可,大便尚调;素有形体畏寒怕冷已20多年。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小弦。辨为:阳虚体质,气血不足,血运不畅,阴血亏虚,湿热内蕴。治拟益气温阳,养血活血,清利湿热。处方:净麻黄15g,生甘草18g,熟附块15g,北细辛15g,制川乌(先煎2小时)12g,生黄芪40g,西红花1g,大川芎15g,川黄连10g,龙胆草9g,川黄柏18g,制苍术18g,香白芷15g,蔓荆子15g。12剂。

2008年12月3日二诊:服药3剂后尿素霜涂抹次数减少一半,服12剂后皮疹消退十之六七,色素沉着斑颜色略为变浅,四肢关节酸痛大有好转。仍有目糊,近3天大便较为干结,胃纳欠馨,鼻腔烘热感及头胀均未出现。以方加决明子15g,全当归15g。14剂。

按 本案湿疹处于缓解期,应标本兼治。本方以麻黄为君,此乃治风疹身痒之要药,具有透发之功,与甘草组成药对,不仅治疗湿疹有良效,而且还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鼻炎、中风后遗症等;并以黄柏、黄连、苍术清热燥湿,有利于皮疹消退,此寒温相配是裘老临床惯用之法,取相反相成之效,尤其对寒热夹杂之症的治疗颇有佳效;患者素体阳虚,年近半百,气血两亏,又伴有关节酸痛,故以附子、川芎、细辛以温阳通络,既有利于消除皮疹和色素沉着斑,又可弥补素体阳虚之不足,并有温通而缓解关节酸痛之功;用大剂量黄芪与当归配伍,可增强益气养血之力;用西藏红花、大川芎重在活血化瘀,与湿热相合,温通络脉之力更为增强,有利于消退色素沉着斑;因患者长期应用含激素类药霜,故以黄芪、当归、西红花、川芎配伍为用,重在益气养血活血,可有助于逐渐消除对激素类药物的依赖性;龙胆草、蔓荆子、决明子清热泻火而明目;香白芷、大川芎可通窍而治头胀。

2 痒风案

董某,男,45岁。1991年1月3日初诊。主诉:皮肤红疹瘙痒反复发作3年。现病史:近3年来每逢冬、夏两季频发皮疹,瘙痒不休,外院西医皮肤科诊断为皮肤瘙痒症。近2个月来其病又现,尤以腘窝、腋下、肘弯、腹部为甚,发疹部位皮肤焮红,有抓痕,自述入夜痒甚,以致彻夜不寐,皮疹受凉则痒减,故有时半夜起身以冷水擦洗方能入睡,并伴有口渴烦躁,大便正常,右胁肋在劳累后则有隐痛,2年前曾患甲型肝炎,现已愈。舌质稍红,舌苔薄腻,脉弦。辨为:气血两亏,血虚生风,血热之体,湿热浸淫。治拟益气养血润燥,清热解毒利湿。处方:全当归18g,生黄芪30g,生熟地黄(各)24g,川黄连10g,淡黄芩24g,川黄柏15g,净麻黄9g,黄药子15g,人中黄12g,片姜黄10g。7剂。

服上方7剂,皮肤瘙痒大减,夜寐亦安,唯大便日行2次,但成形,嘱其仍服上方7剂,病即瘥。1月后因饮食不慎(进食海鲜及酒)皮疹再显,仍以上方去黄药子,加连翘12g、净蝉衣9g。再服7剂,皮疹全部消退。

按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及成年人。多见于冬季,由于不断地搔抓而常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有时还可伴发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等继发感染。本病属于中医学“痒风”范畴。

皮肤瘙痒症常与血虚、血燥、血热及湿热、蕴毒等因素有关,先哲云“血虚生风”、“血燥生风”,瘙痒不止、游走不定即风邪特性,治疗当以养血润燥、活血祛风、清利湿热等法为绳墨。裘老惯用当归六黄汤化裁,是方气血并调、邪正兼顾,既可益气养血润燥,又能清热利湿解毒;佐以麻黄祛风解表;黄药子凉血解毒;姜黄活血散风通络。是以标本兼治,熨贴病机,故服药未几,霍然而愈。

3 粟疮案

高某,男,47岁。1981年8月23日初诊。主诉:全身皮疹1周余。现病史:3个月前因高热、腹胀、腮腺肿胀在外院治疗,诊断为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曾多方治疗而疗效不佳,自行停药,1个月后逐渐缓解,近1周来,全身粟粒状皮疹瘙痒不休,并伴有口臭、口渴、身倦乏力、腹中胀气、大便溏薄、胃纳不佳,因不愿接受西医治疗,而来裘老处诊治。脉濡细,苔微腻。辨为:表卫不固,湿浊内停,又兼火热内郁,热伏营血,湿热交阻客于肌表。治宜益气固表,化湿凉血为先。处方:生黄芪30g,青防风15g,生白术15g,江枳壳9g,浮萍草15g,玉泉散(包)15g,川厚朴6g,干荷叶6g,净蝉衣5g,大生地20g,佛手柑9g,净麻黄5g。14剂。

服上方半月,腹胀即除,皮疹显退,皮肤瘙痒基本消失,仅夜间偶尔出现,胃纳渐增,大便由溏转实,精神亦佳,嘱其仍服上方以巩固疗效。

按 中医对该病依其形如粟粒,瘙痒无度,而名之“粟疮”,现代医学称为“痒疹”或“单纯性痒疹”。多数学者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而中医学认为是由于内郁火热复受风邪,或热耗营血,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该患者全身粟粒状皮疹,瘙痒不休,又兼3个月前曾患嗜酸性细胞增多症,因此符合“痒疹”这一诊断。但患者除有血热病机之外,还有身倦乏力、纳呆、便溏、苔腻等脾虚湿困之象,所以在治疗上重用黄芪为君药,配白术、防风以益气固表;配枳壳一升一降以补益中气;配生地、玉泉散以清气凉血;配川厚朴、佛手柑以理气化湿而消胀;以浮萍、荷叶、蝉衣清热利湿、透在表之热邪湿毒。本方特点是以麻黄为要药,其为辛温之品,虽用量较轻,但可“去邪热气”(《本经》);《大明本草》曰“调血脉,开毛孔皮肤”;张元素称其“泄卫中风热”,裘老在皮肤病中每每用麻黄,功效颇佳。

4 脱发案

金某,女,36岁。2005年4月5曰初诊。主诉:脱发半年。现病史:头顶部头发稀少可数,头皮暴露,日渐加甚已达半年,并伴有口渴喜饮,头晕偶见,耳鸣目糊,腰酸不舒,精神欠佳。苔薄白,质稍红,脉弦细。此为肾精不足,虚火上炎,精枯火盛则毛发失养而落。治当滋肾泻火。处方:炙龟板18g,鹿角粉3g,枸杞子9g,仙茅15g,仙灵脾12g,菟丝子12g,补骨脂15g,生甘草6g,当归9g,石斛12g,熟地24g,生黄芪15g,生白术15g,青防风9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7剂,精神转佳,脱发现象稍改善,继服上方加制首乌9g。

三诊:连服1个月,头发逐渐长出,色泽日见加深,服药至6月12日(约50天)以后未再复诊,后据其妹面诉,头发已生长满头,色泽乌润。

按 患者脱发仅是一个表象,而头晕、目糊、耳鸣、口渴、腰酸、乏力等症乃肾阴亏损,是其病本,故裘老以龟鹿二仙膏为主方,滋补肝肾;配当归、熟地、枸杞子、石斛以增强补肾养血润燥之力;结合仙茅、仙灵脾、菟丝子、补骨脂以从阳中求阴;后配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调整机体的免疫力。由此可见治病必求于本,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5 消渴瘙痒案

蔡某某,男,48岁。2005年12月1日初诊。主诉:皮肤瘙痒发作10余年,近日加重。现病史:患者素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后开始出现皮肤瘙痒,发作则周身瘙痒难忍,搔抓时有苍白色脱屑。舌暗红,苔薄腻,脉濡。此乃血热动风之候。治以养阴养血,凉血消风。处方:生地30g,川芎15g,西红花1g,决明子15g,黄芪30g,黄连9g,黄芩15g,黄柏15g,葛根30g,天花粉30g,蝉蜕9g,防风15g,丹参18g,当归15g。12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上药后,皮肤瘙痒已止,入夜酣睡。继续拟方治疗高血脂、糖尿病等病。

按 该患素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其皮肤瘙痒为糖尿病并发症状,裘老制方以养阴养血,凉血消风立意,拟当归六黄汤加味,既针对瘙痒症状,又针对高血脂、糖尿病的原发病,标本兼治,用药12剂,十年痒患霍然而愈。

中医文化

杜甫药联赠名医

当时镇里有位名气很大的祖传郎中刘玉霍,他不仅以高超的医术治好了很多病人,而且常常解囊济贫、救助百姓,杜甫闻知,甚为感动,连说:好一位善良的郎中!

次年新岁,杜甫写了一副对联,赠给刘大夫。

上联是:河头过桥到蜀地;下联是:昭君出塞去异乡。横额是:立起沉疴。

这副对联既暗含四味药名,又藏了一位汉将。刘大夫一看连声称妙!

原来这副对联内含使君子、独活、王不留行、生地四味药名与汉将霍去病。

上海市中医药新三年行动计划课题“丁氏内科学术流派裘沛然学术思想传承规律和模式研究”项目(No.ZY3-CCCX-1-1001);上海中医药大学裘沛然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王庆其,男,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传承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03)

猜你喜欢

麻黄皮疹皮肤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麻黄-杏仁药对成分-效应间变化规律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