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血浆、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2016-02-28赵竞秀马春玲阮永队
● 赵竞秀 马春玲 阮永队
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血浆、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 赵竞秀 马春玲 阮永队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血浆、白蛋白输注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静脉血浆、白蛋白交替输注,对照组应用利尿剂配合血浆、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症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腹水消失时间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腹水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血浆、白蛋白输注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有效降低症候积分,改善肝功能,缩短腹水消失时间,疗效优于对照组。
温阳健脾化瘀利水法 血浆 白蛋白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指超过正常生理范围(200毫升)的液体在腹腔内积聚,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对现代医学而言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所有的药物与方法存在不良反应较多、腹水复发率高、治疗成本高等不足。
笔者运用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中药复方配合血浆、白蛋白交替输注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6年3月东莞市塘厦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3~65岁,平均(42.3±12.5)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9~64岁,平均(48.7±12.3)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肝脏病学》[2]中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标准。(1)病史:有病毒性肝炎(乙型及丙型)史、血吸虫病、酗酒及营养失调史。既往或近期诊断肝硬化患者(包括肝炎病毒感染后致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及其它原因所致肝硬化)。(2)症状:可见腹胀、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小便量少等。(3)体征:腹部膨隆,可呈蛙状腹,叩之有液波震颤感,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可稍大或缩小、质地变硬、表面不平。(4)辅助检查:①肝功能减退或正常,胆红素可升高。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③血清白蛋白降低。④超声提示门静脉高压、腹水。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3]中“臌胀”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4]①其它病因(如恶性肿瘤、结核等)导致腹水者;②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异常(肌酐>正常上限1.5倍)、骨髓抑制、精神病、嗜酒不能戒断、吸毒者;③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者;④妊娠及哺乳期,有受孕可能而未能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⑤过敏体质,或曾经对试验所用药物(本方案所拟中药复方、血浆、白蛋白、利尿剂)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疗法 (1)休息:全部患者应停止工作,休息甚至基本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地进行工作,但应以不感疲劳为度。(2)饮食:原则上应是高热量、足够的蛋白质、限制钠盐摄入、充足的维生素。⑶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乙肝耐药基因检测,选择合适的核苷类似物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1.5.2 药物疗法 两组患者均予新鲜冰冻血浆(首次剂量按10mL·kg-1静滴,维持剂量按5mL·kg-1静滴[5,6])及10%人血白蛋白50mL每日交替输注,直至复查血清白蛋白及凝血功能基本正常即可停止输注。此外,观察组予中药复方治疗,选用理中汤、四逆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用:熟附子15g(先煎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干姜10g,炙甘草9g,红参片15g,白术12g,茯苓 15g,砂仁6g(后下),桂枝9g,赤芍12g,丹参15g,田七片10g,黄芪 30g,泽泻10g,猪苓12g,大腹皮9g,粉防己9g,女贞子12g,生山茱萸 10g,北五味子6g,生姜9g。日1剂,第1次煎成250mL,第2次煎成200mL,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8时、14时及20时)。对照组予呋塞米(广东三才石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3242)20mg,螺内酯(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0070)20mg,每日1次口服。同时密切观测体重,使患者体重每天减轻大约0.8~1kg。两组疗程均为30天。
1.6 观察指标
1.6.1 中医症候积分[7]两组治疗前后均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患者症状及舌脉表现,包括①腹大胀满不舒;②神疲倦怠;③畏寒肢冷;④恶心欲吐;⑤面色苍黄或苍白;⑥下肢浮肿;⑦纳呆;⑧小便短少不利;⑨舌胖淡紫;⑩脉沉无力。以上每个项目,无:记0分,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重度:记3分。
1.6.2 实验室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ALB)及B超(腹水)的变化。
1.7 疗效标准 参照《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8]制定:①治愈:腹水消失,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②好转:腹水及其它症状减轻,凝血功能、白蛋白正常或降低,其它实验室指标好转;③无效:腹水不退或加深,其它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7]。
2 结果
2.1 两组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肝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腹水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腹水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腹水消失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隶属祖国医学“臌胀”范畴[9],是据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有关于肝水、肾水、脾水的论述,“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均说明腹水的产生与肝脾肾相关。
《金匮要略》有云“血不利则为水”,瘀血与停水相纠结,就形成了水瘀互结之证。故臌胀之为病,其病在水而源在血,血瘀成癥,瘀血阻于脉中,导致水液下行受阻。所以,若要利水当先化瘀,逐水利尿须与活血化瘀之品共用,方可使隧道通利,水液下行[10]。
根据古中医理论,臌胀病机为三阴冰结,浊阴窃居阳位。根据课题组多年的临床实践及课题研究,认为本病的病因为邪毒入血,隐伏血分,内伤肝脾;酒食所伤,滋生湿浊,蕴结脾胃;情志所伤,肝郁脾虚,脏腑失和。病机为肝病发病日久,致肝失疏泄,升降失常,气滞血瘀,肝脉瘀塞,寒湿凝结,损伤肝脏,出现肝脏硬化。同时,久病及肾,脾肾阳虚,肾寒水凝,阳不化水,浊阴窃居阳位,水停腹中,发展为鼓胀病。本病正衰邪实,脾肾阳虚、阳虚水泛、三阴冰结为其正衰,气滞、血瘀、水停为其邪实。一旦出现腹水,则已处于阳虚水泛的阶段[7,11-12]。
故方中熟附子、干姜、炙甘草为四逆汤用药,功能温下焦元阳,散寒除湿,破三阴冰结;红参、白术为理中丸用药,功能温阳健脾,运转中焦[7],且参术相须为用,增强补气健脾益胃之效[13];五苓散功能温阳化气利水;赤芍、丹参、田七活血化瘀;砂仁、半夏化痰;黄芪、大腹皮、粉防已补气利水;女贞子、生山茱萸、北五味子补益肝肾[7]。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化瘀行水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提示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血浆、白蛋白输注治疗可有效降低症候积分,改善肝功能,缩短腹水消失时间,疗效优于利尿剂配合血浆、白蛋白输注。本研究将中药与现代血液制品输注相结合,探讨治疗肝硬化腹水较佳的综合治疗方案,可避免利尿剂引起的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利尿剂抵抗、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对于缺乏腹水浓缩回输、人工肝等技术的基层医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马 红,施漪雯.肝硬化腹水治疗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4):344-347.
[2]王宝恩,张定凤.现代肝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6-637.
[3]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5-230.
[4]赵立新,卢天虎,庄 海,等.回顾性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6(4):91-93.
[5]黄海良.大量血浆联合丹参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527-528.
[6]潘 枫.新鲜冰冻血浆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中的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826-827.
[7]马春玲,阮永队,赵竞秀,等.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5,14(2):44-47.
[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9):1171-1174.
[9]朱雅男,丁 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26-27.
[10]闫秀川,刘成海.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证型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49-50.
[11]莫冰泉,阮永队,马春玲,等.温阳健脾化湿活血法配合悬灸治疗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25(3):150-151.
[12]谢炎烽,阮永队,莫冰泉,等.悬灸配合中药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J].上药针灸杂志,2015,34(7):639-641.
[13]刘嘉辉,吕东勇.近5年肝硬化腹水中医组方用药规律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5):588-589.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 (No.20152087)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52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