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壶揭盖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

2016-01-27杨振伟

中医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提壶降气宣肺

杨振伟

(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临床经验·

提壶揭盖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

杨振伟

(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提壶揭盖法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以“上窍开则下窍自”“升清则浊自降”为理论依据,体现了中医大家不拘一格的独特思维方法。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的分析涵盖心、肾的关系,治疗以宣肺利水、益气活血为法。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有咳嗽、咳痰的左心衰竭症状,中医辨证多为肺气宣降失职所致,故在组方用药上适当加入宣肺止咳之品,如桔梗、杏仁、麻黄之品,疗效更佳。

提壶揭盖法/治疗应用;心力衰竭;中医治疗;临床经验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学辨证为本虚标实证,中医治疗宜益气而不宜滞气,宜活血而不宜破血,宜行气(降气)而不宜破气[1]。提壶揭盖法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以“上窍开则下窍自”“升清则浊自降”为理论依据,体现了中医大家不拘一格的独特思维方法[2]。笔者临证常用提壶揭盖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颇获良效。现将提壶揭盖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经验介绍如下。

1 溯本求源

提壶揭盖法是中医的一个特殊治法,始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医案,曰:“一人小便不通……此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以药大吐之,病如失。”意指盛满水的水壶要想把水顺利地倒出来,须在壶盖上凿个洞或把壶盖揭开,放进空气,水才能畅快地流出来。此为中医运用宣肺的方法通利小便的典型代表。中医学认为:肺为华盖之脏,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不断将体内的水液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生成的一部分,再经过肾和膀胱的气化,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故称“肺为水之上源”。朱丹溪以其独具匠心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提壶揭盖法,开创了下病上治、开上通下的理论先河。后人将该法广泛用于治疗癃闭、水肿、淋证、喘证等病证,多获良效。

2 病因病机

老年人由于长期患基础心脏疾病,心肌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对洋地黄类制剂的反应和耐受性及远期效果均不理想,加之利尿剂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某些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长时间运用会导致肾脏功能下降,肾功能衰竭继而导致心力衰竭,引起心肾综合征。中药在增强疗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慢性心力衰竭归为中医学“心悸”“喘证”“胸痹”“水饮”等范畴,病位在心,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属于本虚标实证。久病心体失养,心气、心阳不足,肾阳虚无以化气,导致水湿停滞,津停气阻,气滞血瘀,水湿伤及阳气,致使阳气更虚,最终出现因虚致实,虚实夹杂,交结为患,渐进恶化。因此,心肾阳虚、瘀血水饮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笔者本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根本大法。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75岁,2015年4月20日初诊。主诉:活动后气喘伴双下肢水肿2 a,加重1个月,无尿3 d。患者2 a前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于多家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行128层冠脉CTA检查提示三支冠脉血管重度狭窄病变,考虑患者肾功能不全无法使用造影剂而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病情逐渐加重,肾功能目前只能靠透析维持,日夜只能端坐状,不能平躺,时常因下床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则呼吸急促,心率达120次/min,血压达20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多次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等抢救缓解;1个月前心慌气短症状频繁发作,伴双下肢水肿严重,尿量逐渐减少,近3 d无尿。患者患冠心病10 a,高血压病15 a,肾功能不全5 a。现症:稍动即发作心力衰竭,苦不堪言,面色苍白,端坐呼吸,口唇紫暗,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皮肤按之较紧,舌淡,苔白腻,脉弦无力。西医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②慢性肾功能衰竭;③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治宜宣肺利水。给予苏子降气汤加减,处方:紫苏子20 g,半夏15 g,当归30 g,前胡20 g,厚朴15 g,肉桂8 g,陈皮15 g,茯苓30 g,猪苓30 g,泽泻20 g,甘草6 g。1剂/d,水煎服。服药2剂,患者开始有尿液排出。续服3剂,尿量可达800 mL/d,双下肢水肿减轻,饮食改善,心力衰竭发作减少。4月 27日二诊,患者面色白,可半卧位,亦可床上活动,口唇紫暗,双下肢水肿减轻,皮肤按之有凹陷,舌淡,苔薄白、有瘀点,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虚水停。治宜益气活血,宣肺利水。处方:人参10 g,黄芪 30 g,紫苏子20 g,半夏10 g,当归30 g,前胡20 g,厚朴 15 g,桂枝15 g,陈皮15 g,茯苓30 g,益母草30 g,泽泻20 g,甘草6 g。服药5剂,患者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饮食如常,尿量约1 500 mL/d,可以下床活动。上方去人参,继服10剂,康复出院。

按慢性心力衰竭的形成是多年心脏疾患逐渐对心肌损伤而成,形成过程中大多数老年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作为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加速了心脏功能的损害,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血压及血糖的药物也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一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治疗中会出现利尿效果差以及螺内酯、ACEI类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等药物被迫停用等现象,且容易产生地高辛中毒等。如此,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相互影响,进入恶性循环阶段,出现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又由于肾功能恶化或利尿剂抵抗,使病情复杂化,预后更差。当心脏或肾脏对另一器官的功能异常不能代偿时,则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加重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和衰竭,成为心肾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与肺、脾、肾关系密切;慢性心力衰竭久病则心肺气虚,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温煦,导致血瘀、水湿互结[3]。本例患者年过六旬,五脏俱损,面白无华,一派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之象。治宜宣肺利水,采用提壶揭盖法,以代表方剂苏子降气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方中紫苏子降气平喘,为君药。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以上3药共为臣药,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平喘。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猪苓、泽泻健脾利湿,前后分消。以上药物共为佐药。甘草和中调药,为使药。二诊时患者已能排尿,提示水液疏泄有路,“提壶揭盖”后水液已出。患者病久则气虚,后续需益气以行津液,故加人参、黄芪大补元气,益母草利尿消肿,将猪苓改为茯苓以免利水太过伤阴,同时改肉桂为桂枝以避久用生热。

4 小 结

提壶揭盖法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意为在论治疾病时,肺位最高,主气,通调水道,似壶之盖。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学辨证为本虚标实证,治疗时要着重注意邪正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笔者临证时所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机多虚实夹杂,故治疗时常以扶正为主,在扶正的基础上佐以祛邪之品,达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有咳嗽、咳痰的左心衰竭症状,中医学多辨证为肺气宣降失职所致,故在组方用药上适当加入宣肺止咳之品,如桔梗、杏仁、麻黄之品,疗效更佳[4]。

[1]张艳.心痹证治精要[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100.

[2]陈金锋.提壶揭盖法在冠心病PCI术后的应用探讨[J].陕西中医,2010,31(6):1194-1195.

[3]房莉.提壶揭盖法治疗顽固性心衰1例[J].吉林中医药,2009,29(11): 978-979.

[4]李浩然.浅议提壶揭盖法[J].国医论坛,1987,7(3):33.

(编辑颜冬)

1001-6910(2016)02-0050-02

R541.6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02.25

2015-10-28;

2015-11-27

猜你喜欢

提壶降气宣肺
“提壶揭盖”治法新探
紫苏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青釉提梁倒注提壶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痰除不尽试试这碗汤
“提壶揭盖”法源流及其应用论析
自拟疏降和胃方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9例临床观察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苏子降气汤在痰浊雍肺型肺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