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功能的影响

2016-01-27李彩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跛行糖尿病足血管

李彩红

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功能的影响

李彩红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后血管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冷感改善率为92.31%、麻木改善率为96.15%、疼痛缓解率为92.31%、跛行距离延长率为96.15%,均高于对照组的69.23%、69.23%、65.38%、6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管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前列地尔;介入治疗;糖尿病足;老年;疗效;血管功能

糖尿病为常见多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因胰岛素作用障碍、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糖脂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等,极易引发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为糖尿病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是因神经病变降低患者下肢保护功能,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导致患者动脉灌注不足,进而引发微循环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坏疽及溃疡,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前列地尔为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常用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单纯且长期的服用前列地尔会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且对局部血管的病变无法完全逆转,不利于治疗。本研究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52例,通过对比,以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管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28±6.28)岁,病程6~21年,平均病程(9.46±4.28)年;观察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69.29±6.27)岁,病程7~21年,平均病程(9.58±4.2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经临床诊断并确诊为糖尿病,且有3年以上糖尿病史;年龄≥60岁者;有下肢麻木现象发生者;知晓本研究,并同意本研究者。②排除标准:有过敏史,过敏体质者;合并有脑梗死、心肌梗死、脑出血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血压、血糖控制不佳者;无法顺利完成本研究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血压、血糖、抗感染、抗凝等常规治疗,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00mmol/L,血压控制在≤130/80m mHg(1m mHg=0.133kPa)。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2ml前列地尔注射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64386)+生理盐水(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 10870001) 100ml,1次/d,4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对患者患肢髂内、髂外、胫前、足背、径后等动脉行C T造影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血管阻塞程度、阻塞位置进行判断,若患者血管狭窄或闭塞为50%以上则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若患者下肢节段直径为2~4m m则行血管球囊扩张术,狭窄严重者实施支架置入术。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75mg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123115)+0.1g阿司匹林(湖北欧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42020508),1次/d,连用6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14d,冷感、麻木、疼痛及跛行距离延长情况[2]。对两组治疗前后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内膜中层厚度、充盈状态下血管管径(D 1)、静息状态下血管管径(D 0)等下肢血管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并计算比较两组弹性程度(D 1-D 0)/D 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冷感改善率为82.31%(24/26)、麻木改善率为86.15%(25/26)、疼痛缓解率为82.31%(24/26)、跛行距离延长率为86.15%(25/26),对照组分别为69.23%(18/26)、69.23%(18/26)、65.38%(17/26)、65.38%(17/26),观察组冷感改善率、麻木改善率、疼痛缓解率、跛行距离延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4.837、5.650、7.824,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血管功能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内膜中层厚度为(0.25±0.05)m m、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为(63.26±8.32)c m/s、弹性程度为(0.12±0.3),对照组分别为(0.27±0.03)m m、(64.18±8.16)c m/s、(0.13±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49,t2=0.403,t3=1.613,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膜中层厚度为(0.11±0.02)m m、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为(35.51±5.09)c m/s、弹性程度为(0.33±0.03),对照组分别为(0.21±0.01)m m、(53.61±7.41)c m/s、(0.21±0.0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04、10.266、16.871,P<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深层组织被破坏的一种溃疡性、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炎症反应亢进、糖代谢异常、神经病变、持续高糖状态及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3],患者在持续高糖情况下容易出现血粘度增高、糖代谢紊乱、小血管痉挛、微炎症反应、粥样硬化、局部血栓形成、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凝血功能亢进等症状,进而引发下肢病变,此外还可诱发肌肉、神经发生病变。因机体末梢循环区在足部,因此微循环闭塞较为严重,病发时常伴有疼痛、麻木、跛行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干性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4,5]。

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对血小板活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有效促进血管扩张,激活脂蛋白酶,使血液粘稠度降低,从而延缓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微循环,达到改善血管功能的目的。有学者指出[6],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效果更为显著,为此本院对5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冷感改善率、麻木改善率、疼痛缓解率、跛行距离延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冷感、麻木、疼痛及跛行距离延长情况,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患者大多会出现微循环闭塞现象,利用介入的气囊对硬化内膜进行分离扩张,可有效破坏胶原纤维及中膜平滑肌弹力层,进而使中膜伸展、血流供应增加、血管重建;且前列地尔可对血管直接进行扩张,改善患者缺血症状,改善微循环,此外前列地尔对平滑肌的增殖、血小板的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避免血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微循环的改善,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内膜中层厚度、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均小于对照组,弹性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血管功能。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李可心,任艳丽,李小囡.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390-391.

[2]邹汶兵.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Wagner 1~3级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3):227-230.

[3]龚艳琳,阮锋,高明松.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4,33(8):31.

[4]梁玉东.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7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96.

[5]周明亚,汪磊.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炎症反应及血浆纤维活性指标的影响.现代实用医学,2015,27(9):1141-1142.

[6]汪洋,王蒙荷,王丹华.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功能的影响.中国医刊,2016,51(6):94-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82

2016-08-09]

471002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内科

猜你喜欢

跛行糖尿病足血管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天冷要注意间歇性跛行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血管
你的血管有多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
母猪跛行的检查、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