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1-27张天张鹏韩晓东杨庆居宋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
关键词:保肛低位直肠癌

张天 张鹏 韩晓东 杨庆居 宋洋

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天 张鹏 韩晓东 杨庆居 宋洋

目的分析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可靠性。方法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7.2±50.6)min、术中出血量为(195.8±54.2)ml、住院时间为(12.5±2.4)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2.6±44.2)min、术中出血量为(162.7±46.8)ml、住院时间为(7.7±1.6)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9%)低于对照组(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72.2%)高于对照组(4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结论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较传统的Miles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的损伤、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且未增加复发的几率,是一种安全、高效、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保肛手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是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手术切除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1]。Miles手术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传统手术方式,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手术器械的发展,既能够切除肿瘤又可以保留肛门成为手术的关键[3]。本院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并与Miles手术进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8.8±11.2)岁,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3例、中分化腺癌11例、高分化腺癌12例,Dukes分期:A期13例、B期14例、C期9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9.1±10.9)岁,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4例、中分化腺癌12例、高分化腺癌10例,Dukes分期:A期14例、B期11例、C期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以及Dukes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Miles手术:患者采取截石位,取左侧经腹直肌绕脐切口,逐层切开充分的暴露术野,探查后将直肠两侧韧带行钝性分离,向上分离至乙状结肠,向下分离至肛提肌平面,于肿瘤上10c m和肿瘤下3c m切断肠管,由左下腹行造瘘口拉出近端乙状结肠,远端直肠闭合后经肛门托出并切除肛门。创面进行止血处理并冲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肛手术:患者采取截石位,取左侧经腹直肌绕脐切口,逐层切开充分的暴露术野,探查后将直肠两侧韧带行钝性分离,向上分离至乙状结肠,向下分离至肛提肌平面,于肿瘤上10c m和肿瘤下3c m切断肠管,将近端直肠与远端直肠用吻合器吻合,创面进行止血处理并冲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1.4 满意度判断标准[4]采用本院自行制定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100分为满分。①非常满意:调查评分>85分;②满意:调查评分81~85分;③一般:调查评分60~80分;④不满意:调查评分<60分。患者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7.2±50.6)min、术中出血量为(185.8±54.2)ml、住院时间为(12.5±2.4)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2.6±44.2)min 、术中出血量为(162.7±46.8)ml、住院时间为(7.7±1.6)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7例、尿潴留4例、吻合口狭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1%;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尿潴留1例、吻合口狭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

2.3 两组术后1年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出现3例(8.3%)复发,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出现2例(5.6%)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4例、满意3例、一般13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47.2%;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8例、满意8例、一般6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72.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

3 讨论

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发生率的70%~75%,是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5]。由于传统的Miles手术中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的组织切除、造成较大的组织损伤、以及需要行永久性的人工肛门,不仅造成了患者的生理性结构损伤,也造成了患者较大的心理创伤,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相关的研究表明,低位直肠癌通常向上部发生淋巴转移,少数发生向直肠侧韧带的淋巴转移,而未见向肛提肌上缘的转移,因此在清除转移的淋巴时不需要将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切除,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7]。故目前保肛治疗成为首选手术方法。与黄勇平等[8]研究报道相符合。

本组临床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保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iles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7.2±50.6)min、术中出血量为(195.8±54.2)ml、住院时间为(12.5±2.4)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2.6±44.2)min 、术中出血量为(162.7±46.8)ml、住院时间为(7.7±1.6)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7例、尿潴留4例、吻合口狭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1%;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尿潴留1例、吻合口狭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4例、满意3例、一般13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47.2%;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8例、满意8例、一般6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72.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表明保肛手术方式能够更好的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出现3例(8.3%)复发,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出现2例(5.6%)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表明保肛手术远期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较传统的Miles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的损伤、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且未增加复发的几率,是一种安全、高效、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周海涛,周志祥,云红,等.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的疗效分析.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6):641-644.

[2]邓鹏,梁廷华,丰文学.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原因与再治疗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6,45(5):570-571,573.

[3]赵金,马辉,孟化.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4):279-280,282.

[4]蔡伟.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的全肛门直肠重建的研究进展.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4):598-603.

[5]陈颖俊.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分析.当代医学,2013,19(23):36-37.

[6]张沁光,许小敏.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4):61-62.

[7]姜伟.老年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疗效评价.中国卫生产业,2013,11(4):23-24.

[8]黄勇平,刘忠民,高峰,等.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2):49-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45

2016-08-03]

110034沈阳二四二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保肛低位直肠癌
早诊早治,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及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