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0例临床治疗分析
2016-01-27张晓南
张晓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0例临床治疗分析
张晓南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7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经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集落刺激因子(G-CSF)、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经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26例存活,34例死亡,10例失访。存活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21.3个月。70例患者治疗期间以Ⅲ~Ⅳ级骨髓抑制为主,52例患者感染,分别为肺部、肛周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经抗感染、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无死亡患者。结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取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而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具有较高疗效,值得推广。
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AG方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临床难治性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异常的血液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尚未有特异性治疗方案。临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根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尤其是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短期内即可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差。对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不宜使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现作者以35例患者为例,采取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均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到本院就诊,与世界卫生组织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标准[1]相符;男38例,女32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4.2±6.8)岁;根据国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估,中危-1 23例,中危-2 38例,高危9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1 19例,RAEB-2 43例,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骨髓丧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1.2 方法 观察组经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取20 mg/m3地西他滨静脉滴注,1次/d,3~5 d;20 mg阿克拉霉素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4 d;10 mg/m2Ara-C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共14 d;300 μg/m2G-CSF皮下注射,1次/d,共14 d。对照组患者经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治疗,20 mg/m3地西他滨静脉滴注,1次/d,3~5 d;20 mg阿克拉霉素,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3 d;10 mg/m2Ara-C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共7 d;300 μg/m2G-CSF皮下注射,1次/d,共7 d。期间根据患者治疗情况行造血干细胞移植,12例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际工作协作组(IWC)2006年骨髓丧生异常综合征疗效修订标准[2]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未缓解(NR),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 100%。根据WHO标准[3]评价患者不良反应,随访时间自确诊开始至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 (25/35),其中CR 12例,PR13例,NR 10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3%(19/35),其中CR 7例,PR12例,NR 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随访情况 70例患者随访至今,26例患者存活,34例患者死亡,10例失访。26例存活患者因定期巩固化疗及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存活至今,中位总生存时间21.3(8~68)个月。34例死亡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8.1个月。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3例死亡,9例存活;其中1例移植患者因早期骨髓复发死亡,1例移植或骨髓未缓解,因合并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严重感染死亡。
2.3 不良反应 70例患者治疗期间以Ⅲ~Ⅳ级骨髓抑制为主,粒细胞最低数为(0~0.3)×109/L,血小板最低数为(3~12)×109/L。52例患者感染,Ⅲ~Ⅳ级10例,Ⅰ~Ⅱ级42例;分别为肺部、肛周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经抗感染、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无死亡患者,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在治疗时,根据IPSS危险度评估患者预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对低危患者以刺激骨髓造血和成分输血为主,而对于中危和高危患者,多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状态采取GAC联合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措施延缓疾病转化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随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的日渐深入,明确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G岛异常高甲基化参与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4],因此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以促使抑癌基因甲基化状态恢复正常为临床重点。
地西他滨在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取得一定效果,地西他滨是一种脱氧核苷类似物,在体内外与DNA甲基转移酶1相结合,可抑制其活性,促使抑癌基因去甲基化状态恢复正常,使细胞恢复正常的分化和凋亡过程,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细胞遗传学。而将地西他滨联合其他化疗方案,可获得更高疗效。CAG方案是目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较为成熟的预激方案。阿糖胞苷为一种细胞周期依赖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通过对细胞DNA合成的抑制,干扰细胞的增殖,促使细胞凋亡。阿克拉霉素属于蒽环类抗癌药,具有亲脂性,能迅速转运进入细胞内,并维持较高浓度,通过对核酸合成的干扰,阻断细胞周期,对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具有显著效果。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属于一组功能很强的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因子,可提高成熟粒细胞功能的主要,刺激粒系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取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而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具有较高疗效。在治疗期间,必须要重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期间以抗菌药物辅助治疗,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此次研究中,因联合病例数太少,临床需进一步加大研究,才能肯定其治疗效果。
[1]江华,陈静,罗长缨,等.异基因造血千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分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5):1150-1154.
[2]张晓燕,王增胜,王晓敏,等.减低剂量预激方案治疗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7):769-771.
[3]王石松.含羟基喜树碱的预激方案诱导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1997-1999.
[4]林巍,张莉,廉红云,等.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2例.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3):194-1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129
2016-03-29]
455000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