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昌雄教授治疗喉乳头状瘤的学术思想探微
2016-01-27程雨杭滕磊忻耀杰
程雨杭,滕磊,忻耀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
郑昌雄教授治疗喉乳头状瘤的学术思想探微
程雨杭,滕磊,忻耀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
郑昌雄教授认为喉乳头状瘤的病机是痰瘀毒为标,脾胃虚弱为本;处方原则是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合并解毒消肿、软坚散结,常需考量清火降逆,而以固护脾胃为本。针对不同的病情,辨证选取与证相宜的中药进行配伍应用于临床,经观察,疗效令人满意。对于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喉乳头状瘤;痰瘀交阻;名医经验;郑昌雄
喉乳头状瘤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病毒源性良性肿瘤,具有生长迅速、复发率高、易癌变等特点,手术切除是现代医学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即便是被视为一线的CO2激光切除手术,还是不能阻止病变复发。郑昌雄教授用中医药治疗喉乳头状瘤效果卓著,见效快,复发少。笔者就其治疗喉乳头状瘤的学术思想探讨如下。
1 病机责于痰、瘀、毒
《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喉乳头状瘤就是发生在喉咙的来自上皮组织的真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声带、室带及声门下区。亦可蔓延到下咽及气管。引起声音的嘶哑。因此,喉乳头状瘤的发生与气机的升降失常有关。
声音由肺所司,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肺的功能是宣发和肃降,容不得一丝浊阴,正所谓“上焦如雾”,正常情况下痰涕不生,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正常。如果肺的功能失调,肺气不降,那么上焦不清,痰涕形成。而《黄帝内经》所云“气之所以上下者”的喉咙正是气机停滞的地方,也由肺所司,这是局部病理因素“痰”的成因。而气滞则血瘀,喉窍脉络受阻,经气郁滞不畅,气血瘀于局部,结聚喉窍,致声带形成乳头状瘤,防碍声门的开合,这是“瘀”的成因。若患者肺胃素有蕴热,或过食辛辣,或外感邪毒,或用声过度,则内外邪热相搏,肺胃火热循经上蒸咽喉,痰热交蒸,久滞咽喉而成肿块,这是局部“毒”的因素。《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对“声瘖”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及辨证论治有全面的论述,确立了“金实不鸣,金破不鸣”的理论基础,对后世喉病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郑老认为,喉乳头状瘤实际上往往是虚实夹杂。痰瘀兼毒是其局部的病理表现,还和患者的素体虚弱、脾胃功能失调、过劳伤肾或久病失养、肺肾阴亏等等密切相关。
化痰散结郑老喜用僵蚕和桔梗配对。僵蚕能够化痰散结,还略有清热祛痰的作用。桔梗善于祛痰、有载药上行的作用,僵蚕和桔梗的药对配伍能够有效的起到化痰散结之效。郑老为增其疗效,通常还会辅以夏枯草清肝散结与生薏苡仁利湿散结。杜红花是郑老喜用的活血行瘀之药,其祛瘀力强,郑老活血行瘀药往往只用此一味即可达到效果。解毒消肿软坚之品,郑老则喜用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之品,其相须而用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广泛用于喉白斑、喉乳头状瘤的治疗。而海藻、昆布相须而用则是软坚散结必不可少之品。
2 常需考量清火降逆
三焦之火,随太阳膀胱之经下行,温水脏,出腘中,贯腨肠,而入外踝。少阳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后通调,所以说三焦独主水道。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水得此火,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以下焦不寒。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之,故里气常温,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气常清。阳藏则外清而内温,阳泄则内寒而外热。凡上热之证,都是甲木之不降,相火之不蜇。相火上炎就是阳泄于外,阳泄则内寒而外热,上热而下寒。上述上焦肺气不清的原因除了与患者肺胃素有蕴热,或过食辛辣,或外感邪毒,或用声过度等因素有关,从患者自身的体质来说,往往是相火刑金的结果,金被火刑则肺气不清,上焦常热,故而治疗上往往需要考虑清火降逆,郑老经验,在经过其中医药治愈的喉乳头状瘤患者,治疗后如果仍见声带充血明显者,此时若停药随访观察,其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声带无充血者,往往不易复发。这就是上焦有热的表现。因此,玄参、麦门冬、沙参、天花粉之类轻清之品皆为郑老所习用。
3 固护脾胃为本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胃主受盛,以通降为顺,脾主消磨,以脾阳之升运为健。因此,中气的盛衰是保证脾升胃降的必要条件。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食物能够消化,肚腹不胀,饮食消化以后,精气滋生,所以无病。同时,中气是全身气机之枢轴,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土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
病理状态下,中气虚衰,升降窒塞,会出现脾陷胃逆的状态,脾陷则下利不止,如太阴脏病即是脾气下陷的表现,胃气上逆则呕吐,饮食不纳。从气机升降来讲,气以清降为性,以心火右转,则化肺气,肺气方化,而已胎阴魄,故其性清肃而降敛。肺气上逆,上焦雾露不清而痰涕生,且收令不行,君相升泄,而刑辛金,则生上热。而肺气不降之原,则在于胃土逆升,浊气填塞。所以,虽然病变表现为局部的痰瘀毒兼夹之象,而脾胃的虚衰是疾病的根由所在,焦白术、党参、生黄芪之品都是郑老常用的固护脾胃之品[1]。
4 验案举隅
徐某某,女,36岁,2014年2月17日初诊。患者声嘶反复发作5年,曾在外院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有一新生物隆起,先后手术治疗2次,标本病理均示(右声带)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末次手术时间为2014年1月13日。术后1个月复查时又发现右侧声带中段有一乳头状瘤复发。且声嘶加重,讲话费力,喉部时有异物感或痰黏不适,进食吞咽顺利。平时每多疲劳感冒,但无发热。月经、眠食均可。舌苔黄腻,边有齿痕。诊为喉乳头状瘤术后复发。良由正气虚弱,痰瘀互阻,上逆于喉所致。治拟化痰祛瘀,佐以扶正之法。处方:夏枯草9 g,白花蛇舌草9 g,生薏苡仁9 g,桔梗6 g,生甘草6 g,杜红花9 g,炙僵蚕9 g,海藻9 g,昆布9 g,生黄芪30 g,焦白术15 g(14剂)。此后患者每2周复诊1次,依临床症状,上方稍作加减,并嘱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感冒发热,忌食热性食品,如羊肉、杨梅等。经上述口服中药治疗3个月后,患者发声响亮,讲话不费力,嗓音与发病时相比,可谓判若两人。间接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喉乳头状瘤消失。嘱继服中药1个月,以巩固疗效。今年7月7日作硬喉镜检查示喉部未见异常。门诊随访至今,未见喉乳头状瘤复发。
5 讨论
喉乳头状瘤临床表现多为声音嘶哑和发音异常,可有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缓解喉梗阻,保留喉功能,减缓复发,也可辅助应用抗病毒药物,但复发仍较常见,难以根治。其原因可能是HPV藏匿在黏膜的基底层细胞内,一般手术切除范围难以清除[2]。至今,喉乳头状瘤的治疗不断有新仪器及方法投入使用[3]。而这些方法并不能阻止病变的复发,甚至CO2激光手术的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反而增高。
喉乳头状瘤的西医治疗虽然较为棘手,而郑老应用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整体入手分析病机,认为局部因素与痰、瘀、毒有关,时有相火刑金的病理因素出现,而归根结底是脾胃虚衰。临床特征可分为两种:一是痰瘀互阻为主症的,多见声嘶、喉部痰黏、发声异常等;另一则是夹有热毒伤阴指征的,如声带充血或喉干或有发热感。临床上以这些特征采用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合并解毒消肿、软坚散结为主要方法进行治疗。依据郑老的病机分析和用药经验,总结郑老的经验组方为:红花、僵蚕、桔梗、夏枯草、生薏苡仁、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海藻、昆布、生甘草。其中红花活血化瘀,僵蚕、桔梗化痰散结,辅以夏枯草、生薏苡仁化痰散结,而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海藻、昆布等皆有解毒消肿、软坚散结之功,以助活血化瘀。若声带充血或喉干,可用玄参、沙参、生地黄清热养阴而利咽。如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者可加生黄芪、炙桑叶、炙鳖甲而防癌变。
中医自古即有“久病皆由痰作祟”“怪病治痰”之说。且现代人平素好食肥甘厚味,贪凉喜冷饮,最易伤脾胃,脾主运化水湿,脾胃虚弱,则水湿不化,故脾为生痰之源。久则水停痰阻,则血流不畅,继而化生为瘀,痰瘀互结更是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郑老常拟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同时固护脾胃。针对不同的病情,辨证选取与证相宜的上药进行配伍应用于临床,调整脏腑阴阳平衡,治疗彻底而有效。
[1] 孔令春,滕磊,郑昌雄.生黄芪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郑昌雄临证治验举隅[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3):16-18.
[2] Donne AJ, Hampson L, Homer JJ, et al. The role of HPV type in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0,74:7-14.
[3] Carjfi M,Napolitano D,Morandi M, et al.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 curr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Clin Risk Manag,2015,5:731-738.
海派中医流派及特色技术扶持建设项目:张氏喉科(No.ZYSNXD-CC-HPGC-FC-003);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扶持项目:中医耳鼻咽喉专科建设(No.ZY3-JSFC-1-1020);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No.2012L025A);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No.2012QL011A)
程雨杭(1990-),女,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五官科学。
忻耀杰*(1960-),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耳鼻喉科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
2016-04-06
R249.8
A
1002-2406(2016)06-0074-02
修回日期:2016-05-10
经 验 传 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