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民族关系的特点

2016-01-27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445000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

郭 心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445000)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民族关系的特点

郭心(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445000)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复杂。民族融合、民族同化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同时民族战争、民族矛盾也长期存在。民间自发进行的小规模的民族迁徙为这一时期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传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民族迁徙;民族融合

从东汉末年到两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来出现的第二次社会大混战时期。从东汉末年起,至西晋统一之前,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陷入混战状态。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被称为“胡人”的北方游牧部落联盟大举迁徙进入中原。以此为开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与中华正统政权长期对峙的局面。中原士族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被迫大规模南迁散居。在南方各地的少数民族也在与迁入的民族不断地接触的同时,或是产生尖锐的民族矛盾,或是逐步融合、同化,以至于形成新的民族。

一、永嘉南渡与民族迁徙

提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研究者往往都将目光锁定在北方游牧民族的迁徙之上,而对南方的民族迁徙关注相对较少。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此时期北方游民民族的迁徙规模之大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加之此后五胡十六国的建立,使得整个北方第一次尽落胡人之手;二是由于此时期南方地区尚未开发,与唐宋之后江南的富庶之态相比,此时的南方仍是“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瘴疠地”1,因此在各类史料中对南方地区各民族的记载少之甚少。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又是中国南方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在这第一次的大发展时期,南方地区不仅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而这一切都开始于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和百姓的南迁——永嘉南渡。

西晋的统一局面仅仅维持了三十余年,就达到分崩离析的边缘。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北方游牧民族杀入中原,北方格局动荡不安,迫使大批门阀士族率家眷与百姓一同南迁,进入长江以南地区。永嘉南渡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也是一次民族大迁徙。汉文化中习惯以政权、教化、风俗等典型因素来判断一个民族的先进与落后,而当时的南方地区的民族,无论是东南的山越、山夷,还是中南的蛮、僚、俚,或是西南的东爨、西爨,都出民族形成的初期,国家政权尚未产生,与中原地区的汉族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更谈不上礼仪教化。中原汉族的大量迁入,尤其是门阀士族的迁入,带去了大量的部曲和家人,这些人中很多都是手艺工匠和优秀的农业劳动者,这就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南方地区,加上门阀士族在与南方“蛮”的接触过程中,对其进行的礼仪教化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将汉民族的文化不断地传播的过程。永嘉南渡之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南移,是长期以来南北两地不同民族间不断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得利于各民族间不断进行交流的成果。

二、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民族融合是指“在各民族自身健康发展的状态下,两个以上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出更丰富发展的经济文化称为民族融合。”2其中,以各民族的独立发展为前提,强调民族之间互相吸收的动态过程。不少研究者认为民族同化更加强调同化过程中的强制性,认为民族同化是某一强大民族强行将本民族的文化灌输给其他民族,并且强迫其他民族抛弃本民族的习俗、文化等民族特质的行为。上述观点中所提到的民族同化的过程,只是民族同化过程中的一种,民族同化的概念和范畴应该更加广泛。笔者认为,民族同化是指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社会发展水平高的民族不断吸纳和接受社会发展水平低的民族,这一过程包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为不同民族间交往的创造了条件,民族间的交往正是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的基础所在。而民族矛盾与民族战争,一方面更能激发出民族自我认同,促进民族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民族战争是一种更为激烈地民族交流方式,更加激进地促使各民族间的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地区,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一)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中的“以夷变夏”

自秦汉以后,直至今日,在中国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以夷变夏”都是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中,独立政权的建立,礼仪教化的水平高低,风俗习惯的异同以及对中央王朝的叛服都是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央王朝判定一个民族发展程度高低的判定标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地区各个民族仍处于形成阶段,独立的国家政权基本没有形成,风俗习惯也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族群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汉族政权时叛时服,礼仪教化更无从谈起。对于这样的情况,汉族统治政权所采取的措施也是恩威并施。无论武力镇压还是和平安抚,其目的都是对这些僭越礼仪的族群施展教化。武力镇压后,将这些战败的族群强制迁离故地,迁入汉族地区,其实质也是彻底切断这些异族的文化根源,强迫其融入汉族中。和平安抚则是采取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治理的方式,汉族将自身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精髓传入这些南方地区的族群中,与其共同开发南方地区的经济。如孙吴政权对山夷的治理。孙吴在与夷州的交往过程中,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进入夷州,使得当地山夷完成了从石器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

在民族同化方面,汉族展示出了极大的包容性和强烈的吸纳性。永嘉南渡之后,大量汉族进入南方地区。此时的南方地区出现众多的侨郡侨县,据《宋书》记载,当时的南兖州、南徐州等地共有十八万余户的侨民,人口总数超过九十六万。这些乔迁进入南方地区的汉族,与当地生活的少数民族杂居相处,逐渐将这些少数民族吸引纳入汉族的“大雪球”之中。魏晋时期在东南活跃的山越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逐渐消失于历史的记载之中。这里的消失,并不是这些族群和人口真正的消失,而是其自身作为山越族群的特质逐渐的减少,越来越像汉族,至隋唐之后,山越民族完全消失在历史记载之中,其中的绝大多是都融于汉族中,另一部分逐渐转变为现在一部分畲族的先祖。

(二)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中的“以夏变夷”

“以夏变夷”是与“以夷变夏”相反的一种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形式。“以夏变夷”是指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相处的过程中,汉族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逐渐融合进入少数民族之中,同化为少数民族。三国时期的西南蜀国中就有大量的移民被夷化。魏晋时期是南中大姓活跃于历史舞台的时期。南中大姓是指由汉族移民形成的拥有地方武装的豪强,因其户籍大多落于南中诸郡县中,因此称为南中大姓。南中大姓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军屯,大量汉民由中原地区迁移至今天的云南、四川、重庆地区,与当地夷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东汉末起,战乱不断,这些汉族移民不断扩展自身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与当地夷人的统帅相互勾结,形成地方势力。其中很多汉族因长期与夷人相处,相互通婚,经历上百年的时间,逐渐被夷化。

注释:

1.樊良树.《永嘉南渡前后的中国》.船山学刊,2011(1).

2.孙进己.《论民族融合的不同类型与及中华民族融合的不同状况》.史学集刊,2003(1).

郭心,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普通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产物
元代科举中实行民族倾斜政策的原因分析
论魏晋南北朝“礼”与“法”的结合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演变与更新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