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预防
2016-01-26张广飞
张广飞
【摘要】公共体育课教学时注重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动作错误、注意力不集中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尤为注重安全。本文将通过对公共体育课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行分析,并针对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安全事故;预防
高校公共体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全面人才战略的推行,对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体育活动技能、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安全保障”的原则,做好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预防和保护工作。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缺乏安全理念
在很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中,从学校的体育管理人员到体育教学人员对于体育安全事故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体育运动和训练的准备活动,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没有有效灌输安全运动的意识。同时,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常常会造成场地拥挤,而且很多高校的保护设施不完备,像护垫摆放的不合理、篮球框架的不牢固、场地的大小坑洼等这些细节上的忽视很容易造成学生出现安全事故。
(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并没有对学校体育安全事故进行单独的立法,对于学生在公共体育课的活动中出现安全事故对人员的追究责任、相关事故的医疗赔偿制度等都没有完整规范。这样,一旦出现体育安全事故,对事故的处理往往是不了了之,使得体育课的安全管理更加混乱。
(三)体育设施条件落后
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但是在很多高校特别是半许规模较小的高职专科院校体育经费仍然面临着“力不从心”的困境。资金的缺乏导致了体育设施的更换和维护难以满足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由于公共体育课本身所具有的运动和对抗的激烈性和开放性,学生出现运动伤害在所难免,但是,注重预防和安全保护能够有效减少体育安全难事故的发生概率。针对上述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提出以下安全预防措施:
(一)规范教学行为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时常提醒学生注意体育运动的安全,在教案内容中加强对安全风险防范的措施设置,指导学生对公共体育课进行安全防范。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教学要求、天气状况进行教学,对体育活动的技能特别是重点和难点的技术动作要反复教学,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同时,在公共体育课程当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预防事故的知识和预防和应急措施,像在篮球、足球等激励的体育项目中,在奔跑或者在身体对抗过程中重心失去控制摔倒的时候,要在地上多滚几下,避免头部着地。老师在学生运动的过程中也要多加留心,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二)加强安全管理
教育部门和学校以及社会要高度重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将学生的身体锻炼和预防事故作为重点来抓,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体育安全事故瞒报、虚报、假报等行为要严厉惩处,全面提高对体育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及时更新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完善高校的体育场地建设,提高体育器材的安全系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三)完善保障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引入先进的体育课安全事故预防和危机处理机制,做好高校学生的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加强对安全事故发生的预防工作,消除潜在的隐患;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之后对于出现安全事故要做好后续减少损害的行为措施。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要牢牢树立对体育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安全运动的观念,改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要“多一个留心、多一份小心”,明确和落实安全责任,减少高校公共体育课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