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2016-01-26赵太行
赵太行
河南林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林州 456550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赵太行
河南林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林州456550
【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01—2014-12间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可靠,有效率高。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解剖型锁定接骨板;临床疗效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加之身体机能退化,手术耐受性差等因素,内固定失败率较高,术后易引起短缩、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1]。2012-01—2014-12间,我们对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实施治疗,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患者中男58例,女36例;年龄63~87岁,平均72.34岁。致伤原因:跌滑伤54例,交通事故伤24例,其他12例。根据Evans分型:Ⅰ型12例,Ⅱ型15例,ⅢA型18例,ⅢB型30例,Ⅳ型15例。合并高血压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糖尿病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术前积极控制内科疾病。持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滞麻醉或全麻。对照组行常规动力髋螺钉固定:患者平卧于骨科牵引床上,在C型臂透视下牵引复位。复位满意后取大粗隆偏远端外侧纵向直切口,暴露股骨上段和大粗隆,借助导向器插入导针。调整DHS三联扩孔器固定的深度并扩孔,选择合适的拉力螺钉旋入,安装带套筒的DHS钢板,并用螺钉与股骨干固定。常规放置引流管1枚,缝合,术毕。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垫高患侧臀部。使用C臂机监控骨折复位情况,由髋外侧入路,在股骨大转子上端2 cm处取远侧切口。牵引患肢,采用手法推压和撬拨进行复位,必要时可行植骨治疗。C型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满意,将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置入股骨干外侧,其近端同大转子贴附,将接骨板远端置于股骨干外侧中轴线处。将3枚导针置入头端,再将一枚普通皮质骨钉置入远端。再次C臂机透视满意后,将1枚5.0 mm和2枚7.3 mm锁定空心钉置入近端,将4~5枚锁定螺钉置入远端。最后透视股骨颈轴位以确认螺钉在股骨头颈内。依次关闭切口,并放置负压引流管。术后2组患者均应用3~5 d抗生素,低分子肝素抗凝6 000 U,1次/d,持续2~3周。手术前后对患者行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并视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下肢肌群和髋周肌群收缩锻炼。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行分析处理,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20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2.2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仅2例(4.44%)出现轻度髋内翻,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骨不连以及畸形愈合等其他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46.67%),其中内固定物松动8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不同程度髋内翻7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髋部骨折类型,多见于老年人,以低能量损伤合并骨质疏松和囊外骨折较为常见[2]。早期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目前临床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骨折累及股骨大转子、严重粉碎型转子下骨折、逆转子间骨折和骨折线位于进钉处时,髓腔中央受到一定承受应力,且多集中于内侧[3]。骨折固定效果不理想,特别对骨质疏松者,易出现螺钉松动、髋内翻畸形、股骨头切割等并发症[3],不利于骨折顺利愈合。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内固定支架功能的内固定装置,其螺钉与接骨板通过特别设计的带锁头螺钉与接骨板的螺纹孔相锁定,组成一个整体。其形状同近端粗隆部相符,可避免反复折弯影响钢板强度,且不会对股骨头血运造成明显影响,稳定性佳。并通过多枚锁定空心钉实现多角度固定,具有支持和成角稳定作用,固定稳定性显著[4]。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操作简单且创伤小。尤其对于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有效降低术后退钉、髋关节内翻、颈干角丢失等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4
[1]王立江,樊巍,李兰涛,等. 外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1): 1082-1083.
[2]郑国海,程迅生,胡亮,等.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 26(8): 724-725.
[3]陈小雷,钱炳根,王文俊,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2):142.
[4]盛子龙,王云峰.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0, 12(3): 372-373.
(收稿2015-08-29)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