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2016-01-26翟春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肌间臂丛锁骨

翟春丽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翟春丽

目的探讨分析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锁骨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患者给予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其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锁骨骨折;临床效果

就锁骨骨折患者而言,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便捷、效果显著以及安全性较高的特点,但是上臂和锁骨的麻醉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据有关资料表明,在锁骨骨折麻醉中应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其效果确切[1]。为此,本文为探究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选择本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2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2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被证实为锁骨骨折[2]。其后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实验组男女比例为30∶11,年龄最大63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2.6±5.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6,年龄最大65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5.3±5.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待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术前25min注射0.1 g苯巴比妥,肌内注射给药,建立静脉通路。其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首先选取患者的第6颈椎突面与肌间沟进行穿刺,一旦患者的手部和肘部出现异常,将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注入其中,使用剂量为20ml。实验组患者给予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首先选取患者的仰卧位,并将薄枕垫于患者的肩下,头偏向一侧,其后对铺巾进行消毒,并在颈4横突面进行穿刺,即锁骨上5cm处,与此同时,使用7号针探查阻滞神经干,当针尖进入3cm时询问患者有无异感出现,一旦患者出现异感时,将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注入其中,使用剂量为20ml[3,4]。此外,对肌间沟下方进行压迫,进而使药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3 疗效判定标准[5]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麻醉后,穿刺部位未见明显疼痛,且肌肉绝对松弛,为优;穿刺部位偶见疼痛,并且需要辅助药物,肌肉相对良好,为良;穿刺部位疼痛明显,阻滞效果较差,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观察并记录两组锁骨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膈神经阻滞、毒性反应以及喉返神经阻滞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30例,比例为73.2%;良10例,比例为24.4%;差1例,比例为2.4%,麻醉优良率为97.6%(40/41);对照组麻醉效果优25例,比例为61.0%;良10例,比例为24.4%;差6例,比例为14.6%;麻醉优良率为85.4%(35/41)。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麻醉后,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膈神经阻滞2例(4.9%),毒性反应1例(2.4%),喉返神经阻滞1例(2.4%),其发生率为9.8%(4/41);对照组患者麻醉后,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膈神经阻滞7例(9.8%),毒性反应2例(4.9%),喉返神经阻滞2例(4.9%),其发生率为26.8%(11/41);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臂丛神经的主要来源包括:颈神经(第5、6、7、8)的前支和胸神经(第1),其主要方向为前侧和内侧[6]。就常规肌间沟神经阻滞而言,第6颈椎面与肌间沟交叉点是其主要穿刺部位,其阻滞部位相对受限,如手部以及肘部等,与此同时,该麻醉方法若不能完成阻滞,会为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此该麻醉方法不是十分理想。

锁骨的主要支配神经为臂丛神经和颈丛,在实施常规臂丛神经阻滞时,阻滞不够完善,选择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时,可以直接作用于臂丛神经的各个部位,如神经上干和神经中干等,同时可以满足锁骨的实际需求,对常规阻滞方法进行弥补,其效果最佳[7]。结合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采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锁骨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其麻醉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实践和应用。

[1]谭登琴,黄明坤.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中国医师杂志,2011(z1):95-96.

[2]周玉明,杨丽霞.颈丛神经阻滞加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122-123.

[3]孟庆永,姜静.罗哌卡因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及肩峰手术.中国伤残医学,2013(7):133-134.

[4]程庆钦,贾宝文,王丙琼,等.0.375%罗哌卡因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实用医药杂志,2012,29(1):25.

[5]高爱英,张晓春.锁骨骨折手术中肌间沟臂丛联合麻醉与高位臂丛联合麻醉的比较.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134-135.

[6]陈青云,杨晓斌.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32(2):147-149.

[7]侯剑东.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25

2015-12-29]

125003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肌间臂丛锁骨
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鱼问世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草鱼肌间骨形态学观察与分析研究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