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5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

2016-01-26张红祥张夏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铁蛋白缺铁性血常规

张红祥 张夏玮

115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

张红祥 张夏玮

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常规变换情况,探讨铁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11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血细胞参数和铁参数进行检测,分析所测的数值。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普遍合并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升高的情况,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随着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蛋白浓度增大而升高。结论在诊断中,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铁饱和度敏感性较高,铁蛋白是一项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指标。

成人缺铁性贫血;血常规;铁参数

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选取本院收治的11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细胞参数和铁参数对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对象,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5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3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其中男32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65.5±16.8)岁,女83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4.7±18.6)岁。115例患者中,有86例患者实施骨髓铁染色检查。

1.2 检测方法 用Sysmex-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的是原装进口配套试剂。用Hitachi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血清四铁进行检测,用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铁蛋白进行检测。严格按照常规操作方法,进行铁染色、骨髓涂片瑞特染色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变化情况 在所有患者中,有42例患者白细胞减少,占36.52%;67例患者白细胞正常,占58.26%;6例患者白细胞升高,占5.22%。血小板减少患者9例,占7.83%;65例患者血小板正常,占56.52%;41例患者血小板升高,占35.65%。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时,血红蛋白值均要低于正常水平,白细胞减少、正常、升高时,血红蛋白分别为(67.7±3.5)、(71.8±3.4)、(67.5±3.2)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正常、升高时,血红蛋白分别为(68.1±3.1)、(71.6±3.3)、(69.3±3.2)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红细胞参数变化情况 83例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80 fl,其血红蛋白值低于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者32例。106例患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其血红蛋白值低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者9例。104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增高,其血红蛋白值低于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者11例。

2.3 铁参数测定情况 107例患者血清铁浓度降低,8例患者血清铁浓度正常,而且血清铁浓度降低患者血红蛋白值(60.4±2.5)g/L显著低于血清铁正常者(69.6±2.2)g/L。15例患者总铁结合力降低,血红蛋白值为(71.7±2.2)g/L,58例患者总铁结合力正常,血红蛋白值为(67.6±2.4)g/L,42例患者总铁结合力升高,血红蛋白值为(72.7±2.6)g/L。109例患者铁饱和度降低,6例患者铁饱和度正常,铁饱和度降低患者血红蛋白值(58.2±1.8)g/L低于铁饱和度正常者(68.6±1.6)g/L。108例患者铁蛋白降低,7例患者铁蛋白正常,铁蛋白降低患者血红蛋白值(75.3±3.0)g/L高于铁蛋白正常者(69.2±2.7)g/L。

2.4 骨髓铁染色检测情况 86例骨髓铁染色检查的患者,骨髓增生比较活跃,主要是红系增生,粒红比例大幅度降低。在红系中主要是中晚幼红细胞,细胞质较少而且均偏蓝,细胞体积偏小。所有患者细胞外铁染色均为阴性,58例患者细胞内铁染色呈阴性,占67.44%,28例患者细胞内铁<15%,占32.56%。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有文献资料[1,2]显示有1/3缺铁性贫血患者均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状,与本院此次结果完全相符。缺铁性贫血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较少,在本次研究中患者血小板减少,这可能与患者原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血小板升高患者所占比例为35.6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后,血红蛋白值均比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者低,而且血红蛋白与白细胞和血小板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与以往有关研究结果完全相符。

有研究提出[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是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血红蛋白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负相关。国外学者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敏感性要高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4,5]。

本次研究结果确定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参数测定具体包括:血清铁、铁饱和度和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血清铁能够反映血浆中铁与铁蛋白的结合能力,能够展示体内用于造血铁的含量,但是却不能展示体内铁的储存情况;总铁结合力能够展示体内转铁蛋白的数量,储存铁随着总铁结合力升高而降低。铁饱和度是铁蛋白与总铁结合力的比值。但是这些指标在测定的时候,受到溶血、肝脏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定结果可靠性不高。本院此次研究中,血清铁、铁饱和度虽然对缺铁性贫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总铁结合力增高较少,而且在慢性病贫血中,也可能出现血清铁、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降低的情况,因此血清四铁指标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中的价值是十分有限的。而血清铁蛋白检测是间接测定储存铁的一种方式,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诊断价值较大。

[1]黎海东,郑丹,李仲庭,等.335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13): 31-32.

[2]王勇.38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778.

[3]孙秀丽,姜风,方美云.115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6):648-650.

[4]丁艳.部分血常规参数改变与孕妇缺铁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5):69-71.

[5]丁琼.血常规检测对贫血病因的判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1170-11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020

2015-11-19]

461000 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铁蛋白缺铁性血常规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权威营养学专家联合发布《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
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缺铁性贫血26例临床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