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2016-01-26关丽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通率阿替普溶栓

关丽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关丽萍

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3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法效果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 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及闭塞,严重心肌缺血直至坏死[1]。在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 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以此将生存率提升。常规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和阿替普酶, 为探究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本研究选取本院在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 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3例。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2例, 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53.4±17.9)岁;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3例, 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2.9±1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 将剂量为150万U或170万U尿激酶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液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为30 min。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15 mg静脉注射, 再将50 mg静脉滴注, 时间为30 min, 最后将35 mg进行静脉滴注, 时间为60 min, 总时间为90 min, 剂量为100 mg[2]。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辅助治疗, 即治疗前给予患者300 mg阿司匹林嚼服, 之后100 mg/d。150 mg氯吡格雷, 之后75 mg/d。治疗后给予患者皮下注射4000 U低分子肝素钠, 2次/d, 连用5 d, 之后1次/d, 连用2 d。并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类等药物[3]。

1.3疗效判定标准[4]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进行判定和对比, 判定标准:①溶栓2 h内胸痛症状缓解;②溶栓2 h内抬高显著的导联ST段回降在50%以上;③溶栓2 h内存在再灌注心率失常, 而比较短暂;④肌酸激酶(CK-MB)高峰前移到14 h之内。其中符合2项或以上为再通, 不再通为①和③。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比较 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84.85%(2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5%(1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胸痛症状缓解率78.79%(26/33)高于对照组的63.64%(21/33), 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均有出现轻度出血的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1/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4/33),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并呈现年轻化的特点, 有较高的病死率, 对人们的健康及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尿激酶作为一种纤维蛋白溶解剂可对血栓进行溶解, 却没有纤维蛋白特异性, 因此治疗效果欠佳。而阿替普酶作为一种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天然存在于人体中, 有较短的半衰期, 没有抗原性, 可结合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不会将血液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激活[5]。阿替普酶有较强的溶栓效果, 有较少的副作用及较快的速度。本研究选取本院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观察组患者的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 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法效果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1]林美爱, 林俊亮, 潘平芬, 等.急性心肌梗死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护理与康复, 2014, 13(1):33-34.

[2]张世江.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 14(6):528-529.

[3]李庚锋, 杨小娟, 张强, 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分析.海峡药学, 2015(8):162-163.

[4]吴海丹, 徐开联, 付延导, 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3):162-164.

[5]唐欣.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13):1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60

2015-10-26]

121100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通率阿替普溶栓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康复预后的影响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