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的影响
2016-01-26刘前
刘前
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的影响
刘前
目的探讨超早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后2 h、24 h、14 d、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情况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个月的血管再通率分别高于同期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
急性脑梗死;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血管再通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措施中居重要地位, 通过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使闭塞血管再通, 利于患者恢复[1]。rt-PA是常用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类药物, 能够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起到溶解血栓作用。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观察此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 且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上述患者中无脑出血患者、为早期非大面积脑梗死、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4分、发病年龄<80岁。同时排除血小板计数偏低患者、近期有颅内手术或头部创伤患者、近期其他部位手术史患者、血压及血糖过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64.7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 平均年龄63.7岁。两组患者均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rt-PA(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批号:120906)静脉溶栓治疗, 剂量为0.9 mg/kg, 最大剂量为50 mg, 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起初先给予5 mg静脉推注, 推注时间>1 min, 剩余剂量实施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时间>60 min。静脉溶栓24 h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改善脑部微循环类药物、脑细胞保护剂等。对照组不实施溶栓治疗而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
1.3观察指标 采用NIHSS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治疗后2 h、24 h、14 d、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的闭塞血管再通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2、24 h、14 d、3个月NIHSS评 分 分 别 为 (13.82±2.36)、(10.24±3.21)、(8.65±2.47)、(6.86±1.79)、(3.87±2.10)分。对照组分别为(13.79±1.59)、(11.36±2.07)、(10.04±3.03)、(9.14±1.56)、(6.82±2.04)分。观察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管再通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1、2、3个月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0.0%(28/40)、70.0% (28/40)、70.0%(28/40)。对照组率分别为27.5%(11/40)、40.0% (16/40)、52.5%(21/40)。观察组治疗后1、2、3个月的血管再通率分别高于同期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认为, 及时有效的改善缺血半暗带区域供血有助于减少此区域细胞死亡, 使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能够存活, 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相关研究提示, 急性脑梗死发生的3 h内给予rt-PA实施溶栓治疗, 溶栓后3个月患者的预后较好, 疗效显著高于非溶栓治疗患者[3,4]。
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了rt-PA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说明观察组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再者,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 而血管再通缺血组织及时得到有效灌注,对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起着重要作用, 这是缺血半暗带区域得到有效灌注的关键。但在实施溶栓治疗前要选择合适患者, 超早期溶栓治疗时, 本文选择的是发病4.5 h之内的患者、没有凝血障碍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 =0.133 kPa)或舒张压≤100 mm Hg患者[5-7]。但在溶栓治疗过程中, 要注意出血等并发症, 做好防治处理。
综上所述, 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
[1]王建设.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荟萃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0, 6(6):31-34.
[2]黄银辉, 林友榆, 陈振杰, 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血压与预后的关系.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 10(6):581-583.
[3]赵永飞, 蒋雨平, 肖保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进展.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 6(3):348-352.
[4]刘保茹, 牛平, 朱瑜龄, 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1, 24(3):223-225.
[5]肖凯文, 唐玉兰, 张先龙.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0(23):2595-2597.
[6]杨宁, 任付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28):17-19.
[7]沈健, 白青科, 赵振国, 等.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2, 25(4):302-30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29
2015-10-08]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