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Applica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in reducing missing report rate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2016-01-26李若洁LIRuojie惠锦林HUIJinlin杨锡瑶YANGXiyao潘梦舒PANMengshu杨琍琦YANGLiqi
李若洁(LI Ruo-jie),惠锦林(HUI Jin-lin),杨锡瑶(YANG Xi-yao),潘梦舒(PAN Meng-shu),杨琍琦(YANG Li-qi)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601)
(The Secon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Applica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in reducing missing report rate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李若洁(LI Ruo-jie),惠锦林(HUI Jin-lin),杨锡瑶(YANG Xi-yao),潘梦舒(PAN Meng-shu),杨琍琦(YANG Li-qi)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230601)
(The Secon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摘要]目的评价医院感染信息化对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效果。方法2012年前某院医院感染监测一直采用传统监测方法,2012年开始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调查2011—2013年每年7—12月医院感染病例,比较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应用前后漏报率。结果2011—2013年每年7—12月医院感染漏报率分别为12.12%、8.16%、4.55%,3年同期医院感染漏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P<0.05)。结论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方式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关键词]医院感染; 信息系统; 漏报率; 监控
由于医院感染监测涉及项目繁多、复杂,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的程度不一等原因,医院感染监测中漏报率居高不下。传统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方法成效甚微,如何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建立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高监测效率,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已成为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1-2]。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某院2011—2013年每年7—12月所有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
1.2方法
1.2.1监测方法2012年前采用传统的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法,即完全依赖于临床医生自主上报医院感染病例;2012年开始应用宁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5.0版),依据医院感染实时监测工作理念,系统每天自动提取重点患者(如有侵入性操作、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等),临床医生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天查看重点患者,临床医生确诊医院感染病例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可进行临床干预(提醒医生上报、指导采取
防控措施等)。患者疾病诊断、感染情况、感染相关参数、易感因素、微生物送检情况等内容由医院信息系统(HIS、CIS、LIS、PACS等系统)自动提取导入。
1.2.2调查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查阅调查时间段内所有出院患者病历,判断患者在住院期间内有无医院感染发生,并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登记,然后与同期临床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比较核对,未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为漏报病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版。
1.3统计学方法医院感染漏报率=未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数/(已上报+未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数×100%。应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数据分析,不同时间段医院感染漏报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1年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应用前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2.12%,2012年应用实时监控系统后为8.16%,2013年为4.55%,3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P<0.05)。
表1 2011—2013年同期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情况
3讨论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简化了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流程,传统的监测方法是由医生手工填写上报卡,再由实习生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上报信息填写麻烦,且传送过程中易造成丢失。自医院引入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后,医生可通过医生工作站中的直报窗口直接上报医院感染病例,系统自动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原学信息,上报流程简单方便,减轻了临床科室的工作量。以往临床医生担心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后影响医疗质量、科室形象,以及存在医疗纠纷隐患。应用实时监控系统后,对于有侵入性操作或易感因素较多的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深入病房与临床医生沟通,做好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天通过患者体温、侵入性操作、微生物送检结果等关键信息进行病例搜索,及时发现疑似病例,提醒科室提前干预,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监测中发现任何问题,及时通过监测系统进行反馈,进行有效指导,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上报及防控意识。应用实时监控系统前,医院感染填报卡的报错、缺项、错项情况严重,专职人员不能及时进行修改及反馈。现实行网上直报后,监控系统对一些重要信息设为必填项,当报卡填写错误时会自动弹出提示框予以纠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天通过系统即能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把关,仔细审核每例上报病例。
随着医院发展,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医疗管理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医院运行效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更为医院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依据[3-4]。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通过医院感染信息系统,能实时掌握准确的监测信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参 考 文 献]
[1]García álvarez L,Aylin P,Tian J,et al. Data linkage between existing healthcare databases to support hospital epidemiology [J]. J Hosp Infect, 2011, 79 (3): 231-235.
[2]张楠, 高玉华, 王剑.医院感染控制信息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8):4476-4478.
[3]孙明洁, 李健, 张付华, 等.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应用与实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6):4023-4024, 4038.
[4]宋丽, 李里, 谭申生, 等.ICU导管相关感染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 11(6):459-461.
(本文编辑:陈玉华)
DOI:10.3969/j.issn.1671-9638.2015.12.021
[通信作者]李宝珍E-mail:bzli0912@126.com
[作者简介]李宝珍(1963-),女(汉族),陕西省神木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28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638(2015)12-08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