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和谐社区 促稳定就业

2016-01-25戈红明

人事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辖区失业工作站

戈红明

桂林市秀峰区百梓社区地处桂林市区中心,社区总面积9.5万平方米,有16个驻社区单位和56个居民小组,个体户、民营企业400多家,人口6000余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71人。近年来,百梓社区以“创和谐社区,促稳定就业”为工作目标,以“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为责任目标,使社区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再就业,彻底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就业再就业率达到了98.08%,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先进单位、自治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桂林市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先进单位、桂林市“劳动保障工作站”先进单位。2015年被授予“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称号。

一、保持充分就业态势,为创建工作定好型

“如果没有社区这个大家庭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家的日子肯定是过不下去了。”下岗职工罗维鹏如是说。罗维鹏原在桂林市第二机床厂工作,2010年失业后,一直在家待业,妻子有病不能工作,社区通过“一对一”帮扶使他成为了秀峰区协管员。据统计,社区内登记失业人员171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169人现已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要想保持充分就业态势,必须准确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状况。对此,社区制定措施:一是建立失业人员就业意愿需求台账。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服务窗口首次接待失业人员时,就通过职业指导,协助有求职愿望的失业人员办理求职登记,及时做好相关台账,使辖区内本地户籍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季度更新,始终置于动态管理之中。二是建立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在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用工调查的基础上,在每个企业确定一名联系人,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劳动保障工作站第一时间得到企业岗位信息。社区内8家企业为失业人员提供了50个岗位。同时,劳动保障工作站还与其他社区合作,互相交流空岗信息,先后收集100余条空岗信息供失业人员选择。在区、街道组织招聘活动时,提前张贴通知,组织有求职意向的失业人员参加各级招聘会10余场,为24名失业人员成功推荐就业。三是建立就业困难人员“一户、一卡、一策”帮扶机制。坚持每月进行动态跟踪服务一次,及时掌握其家庭情况、就业情况等,动态更新就业信息台账。对新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根据其就业意愿量身设计就业方案,重点确定一对一帮扶、参加培训工种、推荐就业渠道及成功就业的时限。

二、凝聚社会力量,为创建工作搭好桥

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不断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是百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抓就业再就业这项“民生工程”中形成的共识。社区在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不断把工作向社会延伸,通过依托社会“三支队伍”(社区居民小组长队伍、社区党员队伍和社区企业单位劳资员队伍)来促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一是让辖区居民小组长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牵线搭桥。针对社区56名居民小组长遍布社区各小区、各庭院、各楼栋之间,平时与群众交流沟通频繁、了解群众思想深入等特点,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各居民小组长的作用,为失业人员“找岗位”“谋出路”。社区居民小组长先后协助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7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二是让辖区党员干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点灯引路。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模范作用,社区把辖区下岗再创业党员的成功经历作为宣传教育和激励下岗失业人员走自主创业道路的鲜活教材,通过他们的典型事例宣传,来帮助援助对象转变就业观念,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这一做法已成为社区一扇流动的职业介绍窗口、一条党员连接群众的强劲纽带。目前,百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先后与80名党员帮助165人实现了再就业。共产党员李承志就是在社区的帮助下创建了一家诚信家政服务公司。现在在他的带动下社区5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的愿望。三是促使辖区企事业单位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坚强后盾。百梓社区针对辖区私(民)营企业多、企业用工量大的特点,先后与3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驻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了用工关系。不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帮助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等问题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共商就业良策。以社区名义与32家辖区单位联合成立了桂林市第一家“就业再就业工作协会”,推选了32名成员名单的工作人员担任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协会信息联络员,及时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提供用工信息需求。如桂林市肯德基公司,自从担任社区再就业工作协会信息联络员以来,热心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提供各类服务,在得知社区下岗失业人员高平珍因年龄较大又无一技之长一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后,为她安排了一个工作岗位。据统计,32家结对单位先后帮助229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夯实平台建设基础,为创建工作起好头

近年来,社区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要求搭建了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先后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建立了10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满足了工作需要,方便了居民办事。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社区在人员和硬件建设上着实下了不少工夫。一是在加强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设上下工夫。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均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岗位工作平均年限4年以上,全部持有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服务工作业务娴熟。二是在服务场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保障站大厅内配有LED显示屏,及时发布招聘信息、空岗信息以及其他信息,配备电子信息发布系统及自助查询系统,配置2台专业办公电脑以及打印机和办公电话,社区保障站充分合理运用各类设施,为失业人员提供各项服务。同时,社区保障站工作经费由街道、社区统筹保障,确保与服务对象数量及服务质量相匹配。三是在基础信息系统建设上下工夫。社区保障站通过ADSL方式与市、区、街道实时四级联网,数据库共享,形成了上下贯通、条块结合、内外相连的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制度、目标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用制度兑现服务承诺。

四、落实就业政策,为创建工作铺好路

社区把落实政策推动就业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重要手段。一是让就业扶持政策家喻户晓。通过板报、宣传栏,在居民服务点设立咨询点和上门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使辖区居民和用人单位及时了解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创业扶持等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二是及时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工作。利用社区宣传栏、LED屏发布换证领证通知,收好申请材料集中到街道保障所打印,减少了失业人员的办事程序,对失业金申请、各种政策的享受认真记录在就业证上。三是准确做好各项扶持政策的初审工作。在对符合享受扶持政策的失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做到一个不漏通知到位,在为符合政策的失业人员办理好相关手续的同时,对不符合享受政策的失业人员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截至目前,累计有145人享受社保补贴,16人享受失业金大龄延长,37名征地人员享受相关政策。四是大力做好落实政府培训补贴政策的组织推荐工作。跟踪了解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培训,2014年推荐了29名失业人员参加面点、插花、育婴师、创业、刮痧、中式烹调、电脑等多种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良好效果。

五、创新人本服务理念,为创建工作谋好篇

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用对就业工作的热情、对失业人员的关心,全身心投入工作,让社区的就业工作有了稳固的基石。一是提供规范化的管理服务。社区保障站重点建好“一人一策”的“跟踪服务卡片”、推荐技能培训情况台账、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实绩表等15本台账,切实做到“五个清”,即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总数清、情况清、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当前就业情况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规范化的管理为有针对性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确定了切人点和突破口。二是实行精细化的帮扶服务。家住梓堂巷的失业人员付军,腰不太好,只能做一些劳动强度稍轻的工作,加上婚娴破裂,情绪不稳,失业后一时难以找到工作。社区及时派员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并针对他销售经验丰富的特点,推荐他到微笑堂商厦当业务员,目前他的销售业绩节节攀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三是推行人性化的创业服务。举办“创业诞生希望”论坛,邀请6名创业成功人士交流创业经历、体会和经验,激发社区居民的创业热情。2012年,社区居民王芳夫妇同时失业后,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不久王芳的丈夫突犯重病,汽车修理厂面临倒闭。社区工作人员得知他们的困难后,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把原来的汽车修理厂注销,结清与合作伙伴所有账目,重新注册成立了“大鹏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并帮助他们申请了10万元贷款。如今王芳还聘用了5名失业人员,一家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猜你喜欢

辖区失业工作站
失业保险金领取使用指南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逃不掉的
移动式CIP及SIP工作站(可记录型)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