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旱地油用亚麻土壤水分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2016-01-25贾海滨吴兵谢亚萍张中凯崔政军牛俊义
贾海滨,吴兵,谢亚萍,张中凯,崔政军,牛俊义
(1.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209;2.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3.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 730070;4.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兰州 730070)
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旱地油用亚麻土壤水分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贾海滨1,吴兵2,4,谢亚萍3,4,张中凯3,崔政军3,牛俊义3,4
(1.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209;2.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3.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 730070;4.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兰州 730070)
摘要:为探索干旱半干旱区旧膜再利用后油用亚麻的适宜种植密度和获得高产,在甘肃省定西旱区旧膜再利用生产条件下,研究了7种密度(300万-1200万粒·hm-2,D1-D7)对胡麻田土壤水分、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有利于保持花前主要耕层土壤水分,加速干物质快速积累并向籽粒运转分配,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奠定了油用亚麻高产的物质基础。土壤水分对密度的响应差异主要体现在现蕾前营养生长期,为其物质积累及向生殖生长过度提供保证。自枞形期开始,同一时期不同密度下干物质的积累量始终随密度降低而增加,D1较同时期最低积累处理增幅范围为86.93%-147.97%。净同化率(NAR)及相对生长率(RGR)对密度的响应与之一致,基本均以D1为优。成熟期籽粒干重、叶片干重及主茎+分枝+果壳干重均以D1处理为最高,且基本都表现出随种植密度上升而不断下降的变化态势。花前贮藏同化物转运量随密度上升而降低,D1显著高出D7 处理508.69 kg·hm-2,花后贮藏同化物转运量与之相反,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密度上升而下降,均以D1最高,达1837.95 kg·hm-2和11.71 kg·hm-2·mm-1,分别较相应最低D7处理增加27.47%和30.69%。说明,适度稀播是旧膜再利用生产条件下油用亚麻节本增效、保水增产的适宜选择。
关键词:种植密度;旧膜再利用;油用亚麻;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产量
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肥沃度等,种植密度的适宜与否,决定了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及干物质生产能力等,直接反映到收后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中,从而影响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1]。探讨种植密度与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及水分利用等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科研工作关注的重要领域,从提高单位面积穗数的“增穗增产”,到“稳定穗数、主攻大穗”的最大乘积理论[2],到提高分蘖(枝、茎)率和促进群体苗、株、穗、粒合理发展[3],再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4],其关注点之一都在调控种植密度、合理利用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等外部因子,优化干物质的合理分配运转,以促进产量形成。种植密度是调控作物群体特征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种植密度的调控,改善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源库”的平衡过程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途径之一,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群体结构的建造有利于作物群体对光能的利用和群体内的气体交换,促进水分高效利用,提高籽粒产量,而合理密植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措施[5-7]。
诸多报道证实,旧膜再利用覆盖栽培技术是适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作物生产的节本增效技术[8-10],旧膜翌年留置田间持续利用,其良好的保墒、增温作用是作物增产的关键,鉴于免耕及保护地膜的要求,再次利用时的肥效主要依靠第一年的肥料供应,限制了翌年种植作物的种类。基于亚麻耐瘠、抗旱等特性和近年来油用亚麻籽油市场需求的增长,成为了旧膜再利用时的适宜作物之一[11]。本研究在旧膜再利用生产条件下,探讨旱地油用亚麻种植密度与水分利用后同化物积累分配促产的关系,以期为油用亚麻高产栽培和旧膜再利用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并为旱区“免耕地膜重复利用”的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1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油用亚麻品种为“定亚23号”,由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定西市油料试验站提供,为当地主栽品种。供试地膜为聚乙烯吹塑农用地膜,厚度0.008 mm,甘肃省天水天宝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定西市旱作农业研究中心油料站西巩驿中川基地进行。供试区土壤为黑垆土,播种前试验田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11.06 g·kg-1、全氮0.99 g·kg-1、碱解氮72.15 mg·kg-1、速效磷8.31 mg·kg-1和速效钾247.02 mg·kg-1。前茬为全膜双垄沟玉米,2011年玉米收获后保护地膜,以草木灰或砂土覆盖破损处,冬季避免牲畜践踏和人为损坏地膜,于2012年春天免耕直接播种。播前种子经人工精选,剔除坏粒、空秕粒。
设7种密度处理方式(如下),小区面积13.3 m2(2 m×6.67 m),行距20 cm,穴距10 cm。3次重复。小区间、重复间分别设置30 cm、50 cm的走(过)道,试验区四周设1 m宽的保护行。2012年4月1日播种,7月26日收获。油用亚麻生长管理同一般大田。密度处理水平为:
表1试验密度处理表
Tab.1Planting density treatments in the experiment
表22012年4-7月降雨量
Tab.2Monthly rainfall from April to July in 2012单位:mm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干物质积累量及运转分配
于亚麻各典型生育时期进行群体动态调查和整株取样。其中,苗期、枞形期分叶片、茎秆;现蕾期分叶、茎、蕾;开花期分叶、茎、花蕾;成熟期分叶、茎、果;且开花期和成熟期进一步分为籽粒、叶片、主茎+分枝+果壳3部分。采用烘干称重法先在烘箱内105℃杀青30 min后,在85℃ 烘6~8 h至恒重,以1/10000电子天平测定干重。
生长特性参数:
净同化率(NAR)依据干物质重和叶面积计算[13],计算公式为:
(g·m-2·d-1)
式中:NAR 为净同化率;W1、W2分别为t1和 t2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总干重;L1、L2分别为t1和 t2时间植株叶面积(m2)。
相对生长率(RGR)依据干物质重计算[13],计算公式为:
RGR(g·g-1·d-1)=(lnW2-lnW1)/ (t2-t1) = 2.3 (logW2-logW1) / (t2-t1)
式中:RGR 为相对生长率;W1、W2分别为t1和 t2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总干重。
干物质运转分配参数[14]:
营养器官开花前贮藏同化物运转量=开花期干重-成熟期干重
营养器官开花前贮藏同化物运转率=(开花期干重-成熟期干重)/开花期干重×100%
开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成熟期籽粒干重-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运转量
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质转运量/成熟期籽粒干重×100%
1.3.2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
于亚麻播前和上述各生育期用土钻随机取不同处理各小区0~200 cm土层的土,每20 cm取1个土样,测定深度分别为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100~120 cm、120~140 cm、140~160 cm、160~180 cm和180~200 cm,取样位置为亚麻行距居中。称土壤鲜重后,在105℃ 恒温下烘12 h至恒重,称土壤干重,计算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参数:
土壤贮水量[15]: Sw=d×r×w/10
式中Sw为土壤贮水量(mm),d为土层厚度(cm),r为土壤容重(g·cm-3),w为土壤含水量(%)。
耗水量,依据亚麻播种前、收获后的土壤贮水量和亚麻全生育期降雨量计算:ET=P+ΔW
式中,ET为耗水量(mm),P为降水量(mm),ΔW为亚麻播种前、收获后土壤贮水量的变化(mm)。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依据产量和耗水量计算[16]:
WUE=Y×ET-1
式中,WUE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kg·mm-1·hm-2),Y为作物籽粒产量(kg·hm-2),ET为耗水量(mm)。因试验地的地下水位较低(在几十米以下),地下水供给忽略不计。
1.3.3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亚麻成熟后收获前按小区测定各处理实际产量,单打单收。每小区取样15株,进行室内考种,测定株高、分茎数、分枝数、蒴果数、蒴果大小、蒴果种子粒数、千粒重、秕粒率、籽粒产量等。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EXCEL 2007对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利用DPS 2000软件、SPSS 16.0软件对各处理相关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种植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油用亚麻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旧膜再利用后油用亚麻土壤水分含量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及不同土层深度变化趋势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呈现出低密度优于高密度的态势。苗期,各密度处理下,随土层加深土壤含水量总体呈先增后降趋势,0~60 cm 土层含水量由上而下有所上升,处理间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D3>D2>D1>D4>D5>D7>D6,D3、D2、D1间无显著差异,分别较D6显著高出11.57%、6.07%和4.30%,其它处理与此四者间差异不显著;60~200 cm随土层加深含水量呈不同程度下降,D3、D1分别达到15.28%和15.26%,显著高于D5、D4、D6和D7处理,D2与其它各处理无差异显著性。枞形期,0~120 cm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仍以D3、D1较高,分别为15.16%、14.85%;120~200 cm土壤含水量有所增加,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现蕾期,各处理随土层加深含水量均表现为先降后升趋势,0~40 cm土层含水量呈不同程度下降,由高到低依次:D1>D2>D3>D6>D5>D4>D7,D1、D2、D3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D7,较D7分别高出19.78%、16.10%和10.94%, 其余处理与此四者间差异不显著;40~200 cm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呈不同程度上升,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开花期,随土层下降,各密度处理0~8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明显,80~200 cm土层均大幅上升,但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成熟期,随土层加深各处理含水量变化趋势与现蕾期类似,亦呈先降后升趋势,水分降低土层延伸至80~100 cm,0~80 cm土层含水量依次为:D4>D2>D1>D5>D3>D7>D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80~200 cm土层含水量表现为:D1>D3>D4>D2>D5>D6>D7,D1最高达13.14%,较最低D7处理显著高出14.45%,其余处理与二者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油用亚麻土壤不同土层含水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营养生长期,且主要体现为低密度条件下苗期、现蕾期0~60 cm土层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高密度处理的态势。
2.2种植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旱地油用亚麻地上部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密度处理下油用亚麻单株总干物质总体皆呈上升趋势,但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增长趋势对密度处理的响应不同。苗期,各处理间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枞形期,D1、D2处理居高,分别达到了0.73 g·株-1、0.66 g·株-1,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D4、D5、D7,其余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现蕾期与成熟期所表现出的干物质积累差异相似,D1积累量最高,分别达到3.29 g·株-1、6.72 g·株-1,且分别较最低D7处理高出86.93%和147.97%,显著高于其余6个处理,而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花期,D3、D4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D1;D2与它们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均显著高于D7,最高D1较最低D7处理积累量增加2.21 g·株-1。自枞行期至花期,各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快速上升趋势,花期至成熟期,除低密度处理D1、D2、D3、D4继续保持增长外,D5、D6、D7增长趋势不明显,甚至略有下降。可见,自枞形期开始,同一时期不同密度下干物质的积累量始终随密度降低而增加,其中,D1效果尤为突出。
表3不同种植密度下油用亚麻单株总干物重变化
Tab.3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per plant total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oil flax单位:g·株-1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处理间达5%显著水平,下同。
2.3种植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油用亚麻生长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2.3.1种植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油用亚麻净同化率及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在相同的作物品种及生长环境限制下,种植密度能够作为有效的栽培调控措施,影响作物对光照、热量、水分、温度等资源的竞争。由表4可以看出,作为反映作物田间群体光合同化能力重要指标的净同化率(NAR)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且以低密度D1处理下最高。苗期~枞形期,D1密度下达到14.77 g·m-2·d-1,较D5处理下高出2.05倍;枞形期~现蕾期,NAR由高到低依次为:D3、D1、D4、D2、D5、D6、D7,D3、D1分别较D7处理下高出5.28倍和5.15倍;现蕾期~花期,NAR由高到低依次为:D1、D3、D2、D4、D7、D5、D6,D1、D3分别较最低D6处理高出8.86倍和7.20倍;可见,随生育进程的推进,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净同化率的影响程度逐步加深。
亚麻生育进程内相对生长率因种植密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苗期~枞形期,各处理间RGR无显著差异,但D1、D2高于其它处理,均达到了0.12 g·g-1·d-1;枞形期~现蕾期,以D4、D5较高,但处理间差异仍未达到显著水平;现蕾期~花期,D2、D3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余密度下由高到低依次为:D1、D4、D5、D7、D6,D1、D4、D5显著高于D6、D7。
表4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生育期进程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
Tab.4Effects i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characters for oil flax growth course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2.3.2种植密度对旧膜再利用后油用亚麻成熟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作物成熟期各器官干重占全株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到最终产量的形成,尤其以反映经济产量的器官所占比重为最。由表5可见,不同密度处理下成熟期籽粒干重、叶片干重及主茎+分枝+果壳干重均以D1处理为最高,且基本都表现出随种植密度上升而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籽粒干重在D1密度下达到2.56 g,分别显著高出D4、D5、D6、D7 1.23 g、1.58 g、1.69 g和1.87 g,D2、D3与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亦分别高出D7处理1.02 g和0.93 g,籽粒干重占单株干重的比例在各密度处理间由高到底依次为:D2>D3>D1>D4>D6>D5>D7。叶片干重及主茎+分枝+果壳干重处理间差异趋势相同,均为D1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
表5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成熟期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分配的影响
Tab.5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organs of oil flax at maturity stage
2.3.3不同密度下油用亚麻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再分配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
由表6可以看出,不同密度条件下油用亚麻花前贮藏同化物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呈现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花前贮藏同化物转运量两两处理间差异变幅较大,为79.09 kg·hm-2~508.69 kg·hm-2,D1显著高于其余6个处理,D2显著高于D4、D5、D6和D7,D4、D5、D6与D3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D7处理,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2>D1>D3>D5>D4>D6>D7。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高密度处理D7最高,达到1177.47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余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两两处理间差异变幅较小,为55.58 kg·hm-2~272.99 kg·hm-2,由高到低依次为:D7>D6>D4>D3>D5>D1>D2,对籽粒的贡献率与之相似。可见,旧膜再利用条件下,形成籽粒的同化物主要来源于花后同化量,这点亦由花后不同密度下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达到56.59%~81.66%看出,但籽粒形成的总同化物对密度的响应差异则主要体现在花前干物质的积累量上。
表6种植密度对开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再分配的影响
Tab.6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re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from vegetative organ of oil flax after anthesis
2.4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
由产量构成因子(表7)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下,随密度上升亚麻考种的有效分茎数、主茎有效分枝数基本呈降低趋势,其中D1处理有效分茎数、主茎有效分枝数达到了1.56个和5.76个,比D7处理分别增加了262.79%和101.39%。蒴果大小、每果着粒及千粒重各处理尽管也有所差异,但无明显规律。可见,低密度下亚麻有效分茎数、主茎有效分枝数是其籽粒高产的重要构成。单位面积籽粒产量表现为D1>D3>D2>D6>D4>D5>D7,D1产量最高,为1837.95 kg·hm-2,显著高于D7,其余处理与二者间差异不显著,D1比D3、D2、D6、D4、D5、D7分别高出13.64%、14.98%、19.86%、22.41%、22.93%和27.47%。水分利用效率从高到底表现为:D1>D2>D3>D6>D5>D4>D7,各处理依次高出D7处理30.69%、20.98%、13.28%、8.81%、6.36%和3.45%。
表7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Tab.7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oil flax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3结论与讨论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是产量形成的基础,也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源~库~流”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干物质的生产与积累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如大豆生育前期生长量不足,干物质积累量过低,会影响后期灌浆物质来源,对产量形成不利[17]。对常规不覆盖亚麻的干物质积累的研究发现,亚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是呈抛物线型,峰值在开花期,茎秆物质随生育期进展逐渐增多,而根、叶的干物质逐渐减少[18]。在本研究中,亚麻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除苗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生育时期均表现为随密度上升干物质积累下降的趋势,其中,低密度处理300万粒·hm-2效果尤为突出。同时,自枞形期至花期,各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快速上升趋势,花期至成熟期,300万粒·hm-2、450万粒·hm-2、600万粒·hm-2、750万粒·hm-2处理下亚麻单株干物质继续保持增长,900万粒·hm-2、1050万粒·hm-2、1200万粒·hm-2处理下增长趋势不明显,甚至略有下降。可以看出,随着种植量的增加,油用亚麻冠层微生态环境变化,加剧了油用亚麻群体中植株对于光照、水分、CO2等的竞争,灌浆速率变缓,造成了生育中后期高密度条件下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减少[19]。然而在大田环境中,作物生长是群体和个体之间竞争与互补的过程,本研究密度范围中,群体花前贮藏同化物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两两处理间差异变幅较大,为79.09 kg·hm-2~508.69 kg·hm-2,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随密度增加而上升,D7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余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两两处理间差异变幅较小,为55.58 kg·hm-2~272.99 kg·hm-2,可见随着密度的增加,个体干物质积累下降的速度不能完全抵消因个体数量增加而引起的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增加,不同密度处理间群体干物质总积累量的差异体现到了差异较大的花前积累量上。
本研究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后净同化率(NAR)均以低密度300万粒·hm-2处理下最高,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可见,随生育进程的推进,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净同化率的调控程度逐步加深,差异明显,苗期~枞形期,300万粒·hm-2较900万粒·hm-2处理显著高出2.05倍;枞形期~现蕾期,600万粒·hm-2、300万粒·hm-2分别较1200万粒·hm-2处理高出5.28倍和5.15倍;现蕾期~花期,300万粒·hm-2、600万粒·hm-2分别较1050万粒·hm-2处理高出8.86倍和7.20倍。尽管各生育时期NAR处理间差异明显,但反映到干物质生产率(RGR)时,可能由于生育前期油用亚麻植株相对矮小,苗期~现蕾期中种植密度对RGR的调节并不明显,现蕾期及以后,这种生产能力才变现出随密度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
水分是干旱区作物生育进程顺利进行和同化物积累的限制因子和必要保证[20]。丛新军等[21]报道,过高或过低的种植密度都不利于水分利用和春小麦高产,低密度会造成群体数量小,花前干物质积累量低,进而导致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小,产量低。汪耀富等[22]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烟田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种植密度增大逐渐减少,水分亏缺量随之增大,尤其以高密度处理的土壤贮水量下降幅度较大,是由于植株生长对土壤水分消耗增大的结果。陈光荣等[23]的结果有所不同,认为不同播种密度对整个生育期间大豆田间耗水量无明显影响。在本研究中,旧膜再利用条件下,耕层土壤水分对种植密度的的响应差异表现在油用亚麻苗期和现蕾期,此时低密度处理下单株平均水分的获得不但促进了生育前期植株快速生长,也为全株进入生殖生长及籽粒形成提供了必要保证。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以最低密度300万粒·hm-2最高,分别为1837.95 kg·hm-2和11.71 kg·hm-2·mm-1,亦均呈现出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24],可见,油用亚麻营养生长阶段旧膜再利用具备良好的保水效应,同时,说明了油用亚麻高产的获得决定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高低,但此时同化物量对密度响应无显著差异,而籽粒形成的总同化物来源由花前和花后2部分构成,所以,尽管花后高密度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量高于低密度处理,但除1200万粒·hm-2处理外,其余处理并无显著差异,干物质总积累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花前积累量上,导致了最终产量形成以低密度为优。
干旱半干旱区旧膜再利用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旧膜的保水效应主要在油用亚麻生育前期,低密度有利于植株花前资源有效获得,随生育进程同化率、相对生长率增加,干物质快速积累,并在花后成熟期向籽粒有效运转。籽粒产量、单株生物量和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量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有效分茎数和主茎有效分枝数显著降低,从而奠定了旧膜再利用后适度稀播油用亚麻高产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钰. 农学概论[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凌启鸿. 水稻群体质量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冯浔,杨文华,徐红军. 冬小麦主茎叶数变化及分蘖规律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1995(4):143-146.
[4]凌启鸿,张洪程,程庚令,等. 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3,4(1):1-10.
[5]陈光荣,高世铭,张国宏,等.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0,29(5):39-41.
[6]邵立威,王艳哲,苗文芳,等.品种与密度对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26(3):182-188.
[7]温红霞,冯伟森,段国辉,等.不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23-25.
[8]吴兵,高玉红,赵利,等. 旧膜再利用方式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1):1457-1463.
[9]党占平.渭北旱原“一膜两用”立体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6(2):14-16.
[10]周志勇.山旱地全膜春玉米冬小麦一膜两用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8(8):40-41.
[11]任稳江. 一膜多用穴播胡麻节本增效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74, 85.
[12]李来祥,刘广才,杨祁峰,等. 甘肃省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114-118.
[13]牛俊义,杨祁峰. 作物栽培学研究方法[M]. 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8.
[14]姜东,谢祝捷,曹卫星,等. 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运转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4, 30(2): 175-182.
[15]廖允成,韩思明, 温晓霞. 黄土台塬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3): 55-58.
[16]吴凌波,高聚林,木兰, 等. 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表层土壤含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18-20.
[17]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等. 夏播菜用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研究[J]. 大豆科学, 2009, 28(3): 468-471.
[18]潘廷慧,张振福,李殿一,等. 亚麻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分配的研究[J].中国麻作,1996,18(1):34-36.
[19]Tokatlidis I S.A review of maize hybrids.dependence on high plant popul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rop yield stability[J].Field Crops Research,2004(12):103-114.
[20] 骆兰平,于振文,王东,等. 土壤水分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37(6): 1049-1059.
[21] 丛新军,吴科,钱兆国,等. 超高产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泰山21号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4(4):16-18.
[22] 汪耀富,孙德梅,韩富根,等.密度和地膜覆盖对烟田冠层生理特性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3(12):27-30.
[23] 陈光荣,高世铭,张国宏,等.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0,29(5):39-41.
[24] 高聚林,刘克礼,张永平,等. 不同农艺措施对春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3,23(3):79-84.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Soil Water Content and Dry Matter Producing Characters for Used Film Reusing in Aridland Oilseed Flax
JIA Haibin1, WU Bing2,4, XIE Yaping3,4, ZHANG Zhongkai3, CUI Zhengjun3, NIU Junyi3,4
(1.Ulanqab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lanqab 012209,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3.College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4.Gan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ridland Crop Scienc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 planting density in field and its mechanism on yield improvement of oil flax in arid areas for used film reusing. It was compared soil water amount, growth charact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yield under 7 planting density models, such as 3.0(D1), 4.5(D2), 6.0(D3), 7.5(D4), 9.0(D5), 10.5(D6) and 12.0(D7) million grains per hecta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planting density had a remarkable effects on soil water utilization before flowering stag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mprovement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promotion of oil flax under one film used twice. Differences of soil water content were mainly reflected at the vegetative period before budding stage under 7 planting density models, and keeping essential water from vegetative to reproductive stage. With planting density decreasing, a trend started out from Momi fir stage as dry matter accumulating content increasing under different density treatments in the same stage, and showed the highest in the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in D1, and i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86.93% to 147.97% between D1 and the lowest treatment at the same stage. Net assimilation ratio and relative growth ratio response to the treatments had the same trend a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1 treat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planting density treatments. Grain weight, leaf weight and stem+spike axis+kernel husk weight were the highest in maturity stage under D1 treatment. Dry matter translocation amount before anthesis indicated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planting density increasing,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508.69 kg·hm-2over D7. An opposite trend appeared in dry matter assimilation amount after anthesis, and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experiment got the highest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under D1 treatment, up to 1837.95 kg·hm-2and 11.71 kg·hm-2·mm-1,increased by 27.47% and 30.69% over D7, respectively. The study recommended 3.0-4.5 million grains·hm-2as the most appropriate density in high-yield for the culture conditions of used film reusing. However, the optimal planting density also needed considerations of local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tillage measures.
Keywords:planting density;used film reusing;oilseed flax;soil water;dry matter accumulation;yield
文章编号:1671-3532(2016)03-0111-10
收稿日期:2015-11-16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7-GW-9)
作者简介:贾海滨(1968-), 男,本科, 高级农艺师, 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研究。E-mail:nmgjnsnks@126.com。
中图分类号:S56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