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淘金热”遇寒流
2016-01-25李佳
◇李佳
农村电商“淘金热”遇寒流
◇李佳
作为电商巨鳄——阿里巴巴的所在地,浙江电子商务发展氛围浓厚。然而,农村电商品牌化意识的薄弱,却紧紧地束缚着浙江农村电商从业者的手脚。
风口之下的“冷思考”
在2015年的“双11”网购节,农产品进城成了重头戏之一。据统计,首次加入“双11”的农村淘宝表现抢眼:零点后仅8 min,农村淘宝销售额就超过千万元。但看似欣欣向荣的盛世下,仍有崎岖沟壑埋伏在农村电商发展的道路中,策略营销、品牌推广等痛点正成为绊脚石。
“以为开了淘宝店就来了订单,但淘宝上搜一搜,发现一个月也没有几笔单子。”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村民王军表示,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犹如守株待兔,很难逮住走过路过的消费者,不懂吆喝,使成交概率很低。
诚然,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鼠标甚至只用一部手机,也许就能轻松跨入电商大门。但若要化解农村电商的经营痛点,让土货出村闯世界,往往需要具备更强的口碑效应。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院长熊德平分析,互联网纵然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让小镇农产品也拥有连接世界的力量,但倘若没有强有力的品牌支撑,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且下单,几无可能。
“低小散”的成长烦恼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查志强告诉记者,在前两年涉农电子商务中,只有1%盈利、4%持平,却有7%严重亏损、88%略有亏损。不需要怎么维护的低门槛网店模式,只能是将集贸市场从地面转换到互联网上来而已。
面对网络市场的巨大需求,“家庭作坊”式的经营阻碍了农村电商的规模化发展,而且由于自产式农特产品的质量标准、等级分化不明确,不少采购商也只能望而却步。
熊德平认为,农业触网电商若要实现跨越发展,那么经营者需要转变旧有思路,从“有多少卖多少”向“持续性供货”转变,从传统的“独户分散经营”向专业化“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转变。
查志强认为,无论是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还是农业技术和农村生活服务流通,整个市场环环相扣。若有一环没有活跃起来,农村电商就难以摆脱过去简陋单一的“淘宝村”模式。
打造农村电商“升级版”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因出镜 《舌尖上的中国》而走红的俞家年糕,在现任掌门周裕君的带领下,也有了专属的俞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可对俞家年糕进行视频、插画、微电影等配套宣传。“农副产品利润低,若要打造好的卖点,就需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精耕品牌,拓宽内涵”,周裕君说。
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认为,互联网不只是一种营销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农产品借电商突围要找准发力点,重点在于挖掘出农产品的附着价值,让它变得有故事、有趣味,才能吸引网络消费者。
此外,为破解农村电商“低小散”的瓶颈,浙江省义乌市打造了该市首个 “农”字号特色电商产业园——义乌市农创园。园区将通过聚集电商企业、生产方、第三方供货商、产品设计与包装企业等产业链相关环节企业,打造线上集聚和交易平台,打通并拓宽生产企业与电商企业之间的渠道,孵化农产品创业电商。
查志强表示,若要打造农村电商“升级版”,需进一步夯实产业体系,要着力建设电商产业平台、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延伸农村电商触角。在引导农民用好互联网的同时,还要专注于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
熊德平认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模经营为依托,通过“互联网+农业+品牌+文化”的农村电商新路径,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引领整个农村经济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