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光型可植入接触镜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旋转及复位1例

2016-01-24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兰州730050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散光屈光右眼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 兰州 730050



·病例报告·

散光型可植入接触镜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旋转及复位1例

张晓春杨磊燕振国曹虹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兰州730050

资料患者男性,18岁。诊断:①双眼高度近视;②双眼散光;③双眼玻璃体混浊。术前情况,裸眼视力:右眼0.06,左眼0.08;矫正:右眼-9.00 DS/-2.0 DC×11°→0.8,左眼-9.75 DS/-2.75 DC×17°→0.8;眼压:右眼17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7 mm Hg;双眼眼表正常,角膜透明,前房清晰,10:00与2:00方位虹膜根部激光孔通畅,瞳孔圆形,直径约3 mm,直、间接对光反应均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混浊。眼底呈豹纹状改变。眼球B超:双眼玻璃体混浊。角膜地形图:右眼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为3.80 mm、白-对-白(white-to-white,WTW)为11.5 mm,左眼ACD为3.93 mm、WTW为11.6 mm。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右眼细胞密度为2757.6个/mm2、变异系数为37.8、六角形细胞比例为66%,左眼细胞密度为2811.0个/mm2、变异系数为32.2、六角形细胞比例为60%。2014年8月右眼植入一枚-14.0 DS/+2.5 DC×85°散光型可植入接触镜(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TICL, STAAR Surgical, Nidau, Switzerland),直径12.0 mm,逆时针旋转16°。术后第2天再次手术进行左眼植入-17.0 DS/+5.0 DC×77°TICL,直径12.0 mm,逆时针旋转1°。术后第1天,视力:右眼1.0,左眼0.2;眼压:右眼15 mm Hg,左眼17 mm Hg;双眼前房轻度闪辉,人工晶状体居中,后节情况稳定。术后第3天出院,视力:右眼1.0,左眼0.4;眼压:右眼14 mm Hg,左眼17 mm Hg;验光后右眼屈光不正完全矫正,左眼+0.75 DC×6°→0.6;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晰,人工晶状体居中稳定。术后1个月,双眼视力、眼压及TICL稳定,验光同前。术后3个月,视力:右眼0.8,左眼0.6;眼压:右眼12 mm Hg,左眼14 mm Hg;验光无屈光回退,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正常。术后6个月,患者诉剧烈活动后左眼视物模糊,轻度眩晕,闭目后缓解。视力:右眼0.8,左眼0.12;眼压正常;左眼-4.50 DC×75°→0.6,散瞳后发现TICL逆时针旋转约30°。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左眼细胞密度为2 752个/mm2、变异系数为31、六角形细胞比例为63%。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TICL拱高正常,直径与沟-对-沟距离匹配。2015年3月,表面麻醉,原切口进入前房,将人工晶状体按出厂指导方位调整。术后3 d左眼视力恢复至0.4,眼压及自然晶状体均正常;2次术后随访3个月,左眼视力0.5,验光矫正+0.50 DC×8°→0.6。

讨论ICL作为目前常规屈光不正矫治手术的补充,是安全、高效的近视解决方案,具有不损伤原有晶状体,调节力、高度可订制,操作相对简便的优点。对于合并中高度散光的高度近视患者,美国STAAR公司推出了TICL,最大可矫正-14.00近视合并-5.00散光。受限于角膜厚度、大瞳孔等先天解剖因素,大量高度屈光不正合并散光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ICL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角膜与晶状体屈光手术的不足。TICL植入眼内,消除了镜片与眼表之间空气对光线的折射、框架眼镜的小视效应与球镜像差[1],最大限度地符合了人眼生理结构,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术后的对比敏感度视力。矫正范围大的特点外延了屈光不正手术的矫治范围,使TICL迅速流行;但其旋转问题,尤其是大幅度的人工晶状体旋转可造成散光矫正的下降或消失[2],在临床上值得引起重视。

TICL的验配及术中操作相对普通ICL复杂,术后视力的预测难度提升。主要的关键点是人工晶状体度数及轴位的准确性及稳定性。该患者二次手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TICL直径与沟-对-沟距离匹配,说明人工晶状体大小选择合理;拱高正常,判断人工晶状体没有发生倾斜。患者术后6个月内轴位稳定,矫正视力良好;但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较大幅度的人工晶状体旋转性移位,提示TICL存在某轴位范围内的直径不匹配。因为人工晶体直径的选择主要依据术前WTW和ACD两个参数[3],而人眼并非规则球体,水平与垂直轴位的WTW的测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360°的沟-对-沟距离,尤其是散光轴位上的沟-对-沟距离,而且人工晶状体的生物测量本身存在系统误差。患者左眼首次及二次术后存在小度数可矫正散光,提示左眼的TICL选片存在散光度数及轴位的不精确,提醒我们术前更应反复核对TICL测算的准确性,以避免给患者造成视觉质量的损害。而在术后随访中,高度近视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高强度运动,即使术后中期随访稳定,也无法彻底杜绝剧烈运动导致的TICL旋转移位;但及时调整人工晶状体重新复位后,视力仍可提高,如反复发生旋转则建议更换大一号的TICL或ICL。

参 考 文 献

[1]Aggarwal A, Khurana AK, Nada M.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in pseudophakics and aphakics[J]. Acta Ophthalmol Scand,1999, 77(4):441-443.

[2]Choi SH, Lee MO, Chung ES,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and bioptics for myopic astigmatism[J]. J Refract Surg, 2011,27(2):91-97.

[3]Choi KH, Chung SE, Chung TY, et al.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for determining visian 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length in phakic IOL implantation[J]. J Refract Surg, 2007,23(4):362-367.

(本文编辑诸静英)

(收稿日期2015-03-23)

DOI:10.14166/j.issn.1671-2420.2016.02.018

通讯作者:杨磊(Email: 15193107542@139.com)

猜你喜欢

散光屈光右眼
一种星敏感器杂散光规避方法
掩其右眼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左眼右眼
验光中散光问题的处理
左右眼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