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扣眼联合绳梯穿刺对内瘘使用的观察

2016-01-24金丽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绳梯内瘘动静脉

金丽英

扣眼联合绳梯穿刺对内瘘使用的观察

金丽英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动-静脉内瘘又是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1]。由于血液透析3次/周,且使用较粗的16号、17号内瘘针,每次穿刺的针眼较大,长期反复的穿刺易引起内瘘的感染,长期透析患者的血管条件较差,修复功能较弱。因此,选择一种理想的穿刺方法尤为重要。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作者对56例透析患者采用扣眼联合绳梯穿刺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男37例,女19例;年龄25~76岁。透析年限2~12年,其中高血压肾病28例,糖尿病肾病19例,多囊肾性肾病5例,红斑狼疮性肾病2例,外伤引起肾衰竭2例。平均透析2~3次/周,4h/次。

1.2方法 (1)评估:每次穿刺前应通过望、触、听来评估内瘘情况,根据患者内瘘血管长度选择2~3对穿刺点,动脉穿刺点:(1)向心方向穿刺:离吻合点>2.5cm。(2)离心方向穿刺:离吻合点>5cm穿刺距离:距离前次穿刺点最少1cm。动、静脉针间距离>6cm,动静脉穿刺最好不在同一条血管上,以减少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且尽可能一针见血。(2)准备:每次穿刺前嘱患者用洗手液清洗内瘘侧手臂,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进针点为中心用PVP碘消毒皮肤2遍,直径>8cm,内瘘感染会使内瘘丧失功能,严重者导致败血症。(3)方法:扣眼穿刺要求每次穿刺选择同样的进针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而不同护士的穿刺手法可能不同。因此,最好由同一位护士连续穿刺,隧道形成前,尤其是新内瘘尽量由高年资护士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以避免皮下血肿,影响下次穿刺[2]。一般非糖尿病患者6~8次,糖尿病患者10次可以形成隧道[3]。消毒后用三点固定法即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穿刺点近端血管,有固定和充盈血管的作用,右手的中指向下绷紧穿刺点远端的皮肤,有固定作用,以避免止血带结扎压力过大,穿刺时易发生浸润块,成功后贴上无菌创可贴,这样既能保护针眼,又能防止渗血,透析结束回血时用无菌棉球直接按压在无菌创可贴上,减少针眼污染机会。第一次穿刺后,血痂是扣眼穿刺点的标志,每次穿刺前用生理盐水湿润血痂以易于去除,使用消毒镊子夹去血痂,然后沿着原隧道缓慢进针,注意手势要轻,感觉隧道形成后,即改为钝针穿刺,钝针穿刺前必须先确认隧道已经形成,缓慢进针,在感觉进针较紧时不能使用蛮力,应边捻转边进针。特别要注意的是无进血管时的突破感,穿刺难度会较大。若钝针穿刺有困难,可再使用锐针穿刺几次,穿刺时注意沿原隧道进针,感觉有隧道形成后,再试用钝针穿刺。第一对穿刺点形成隧道,能用钝针顺利穿刺后,在距第一对穿刺点1cm处用同样方法选择第二对穿刺点,血管条件允许选择2~3对穿刺点,每次透析交替使用。(4)健康指导:注意保持内瘘侧手臂的清洁,嘱患者每次透析前用洗手液清洗手臂。透析结束用弹力绷带包扎10分钟~20分钟后逐渐松解,观察有无血液外渗,避免加压时间过久,引起血液流通不畅,引起血栓,<4h避免穿刺点敷料潮湿,引起局部感染。穿刺时不顺利或有局部内渗血的情况,护士应指导患者透析结束24h后用温水毛巾作局部热敷,3~5次/d,15~20min/次,热敷后用喜疗妥药膏涂于穿刺点,并用指腹轻轻按摩,以软化血管,预防硬节形成[4]。造瘘侧手臂不能受压、受凉、提重物,衣袖要宽松,不能佩戴过紧的饰物,指导睡眠时避免压迫造瘘侧手臂,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早、中、晚3次自我监测内瘘,如触摸血管搏动有力伴震颤,耳听吹风样血管杂音响亮表示血管内瘘通畅,内瘘杂音改变,搏动减弱,局部血管曲张结节形成条索提示有狭窄可能,及早作多普勒检查,发现血栓及时作处理。

2 结果

51例患者内瘘保持完好,完好率91%,使用寿命平均3~4年,最长8年,出现闭瘘3例,无内瘘感染患者。

3 讨论

内瘘使用时间的长短与患者的重视程度和自我护理相关,更与护士的穿刺技术和关心相关[5]。对于已在做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使其明确内瘘对于治疗的重要作用,作者采取扣眼联合绳梯穿刺56例,血流量达到透析要求,均成功透析。解决血管条件差绳梯穿刺困难的问题,也避免单纯扣眼穿刺止血难、穿刺点易感染的难题。无论对于促进疾病的治疗还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积极的作用。

1 龚丽萍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 中国医学创新, 2012,(26):49~50.

2 王文娟, 应迎娟, 吴春燕, 等. 钝针对预防内瘘扣眼法穿刺并发症的效果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9):26~27.

3 王文娟等,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80~181.

4 马思慧,吴美霞,王若江.影响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183~184.

5 郝晶,王红.透析后自体内瘘周围皮下血肿的分析及护理.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06,5(7):405.

·医院管理·

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绳梯内瘘动静脉
巧用绳梯,提升毽球项目课堂学练质量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绳梯在足球运球绕杆教学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涨潮的时候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绳梯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