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疗法基本概念及作用机理
2016-01-24郑荃
郑 荃
重庆天妃整形美容医院 重庆 400000
微针疗法基本概念及作用机理
郑 荃
重庆天妃整形美容医院 重庆 400000
微针疗法(Micro-needle Treatment),又称微针治疗技术。利用微细针状器械实施皮肤软组织刺激或处理,以期获得治疗或美容作用的医疗技术。可伴有药液或有效成分同步施予 或导入,以期增强治疗或美容作用[1]。
1 概念延伸
微针疗法之概念内涵有以下特征:微细针状器械皮肤刺激;机械式点阵刺激或损伤;皮肤微细孔道建立开放;直观肯定的药液成分直接渗透或导入;借助微针导入有效光能、电能及相关刺激强化。
微针疗法之必要概念区别:①微针疗法不等于注射美容,它不仅可注入药液或材料为目的,还可导入有效光能、电能;微针疗法不同于化妆品涂抹,有显著的微孔或通透性开放,具有及时超强有效透皮吸收能力;微针疗法不是针灸治疗(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2],微针疗法则以基于皮肤软组织的致密的微针刺激作用加上顺势导入针对药液或有效成分等带来的局部作用为目的);微针疗法所用材料是具备无菌、无色素香精防腐剂、无毒无刺激诸多要求的医学或类医学产品。
微针疗法属于严肃的医疗技术,具有极强的医学属性:组织开放或损伤,至少是微损伤属性;组织液或血液的流出或渗出或交换性;实施过程中疼痛以及镇痛措施;强调无菌原则;具有过敏、感染、损伤过度等可能性。
2 作用机制
机械透皮吸收机制:密集的微细针状器械(微针)形成的深至表皮、真皮或至皮下微损伤通道,有利于有效药剂或活性成分直接补充。
局灶点阵损伤效应:由足够细小的微细针状器械(微针),形成足够穿刺损伤深度的局灶性、点阵式皮肤软组织损伤。这种微细点阵损伤数量众多,可达表皮、真皮或皮下,并引起相应组织损伤效应。
胶原新生重塑效应:由于局灶损伤深及真皮或皮下,部分胶原组织被切断、被损伤或受到刺激,或伴有射频热能等的强刺激或损伤,胶原组织及细胞会启动创伤修复机制以及再生重建机制,胶原分泌及新生,以及重构重塑胶原结构与形态,回复皮肤质地、弹性及形态。
皮表无疤修复机制:由于表皮或疤痕表面损伤的孔径足够细小 (微米级),并以点阵式损伤方式呈现,表皮或疤痕表面再生修复能力足以快速修复这种表皮或疤痕表面微细损伤,而不会形成疤痕。这一原理成为微针疗法对于美容治疗的良好基础。
深层正向修复机制:局灶性、点阵式深层损伤效应带来深层组织的“封闭式”损伤修复和组织再生,基于皮表无疤修复机制(皮表完整或正常情况下),这种“封闭式”损伤修复和再生具有正向修复和组织结构趋于正常化再生重塑的特征。
皮肤机能活化效应:皮肤组织如同机体一样,受到损伤以及刺激作用,组织将作出积极反应;再加上伴有有效药剂或活性成分的渗入,能有效激活组织自我修复活动。
有效活性产品作用:优质、安全、有效的产品匹配使用构成微针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修复因子类药剂或产品成为主流。针对问题的产品也是必要,如左旋C、传明酸等, 滋养类、养护类产品的应用是为常态。
[1] 郑荃.微针治疗概论[C].//2011年全国中医美容学术年会暨贵州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激光医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33-134.
[2] 仲远明,王茵萍.针灸学[M].福建: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