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研究

2016-01-24倪惠玲

关键词:盆腔炎体征妇科

倪惠玲

(长春阳光妇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研究

倪惠玲

(长春阳光妇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中药行滞化瘀汤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理想,故值得推广。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行滞化瘀汤;疗效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多是由于盆腔发生急性感染后,未能得到有效而彻底的治疗,导致病情缠绵所致[1],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且随着我国目前人工流产的开展、放置宫内节育器女性增加,使得发病率明显升高[2],严重影响着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及夫妻生活,故而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笔者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多可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笔者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年龄24~47.5岁,平均年龄(36.1±3.5)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9.3±2.8)个月;对照组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3±3.4)岁,病程7个月~3.5年,平均病程(19.0±3.2)个月。诊断标准[3]:①症状和体征:下腹部有坠胀疼痛感,可向腰骶部、阴部放射,且在性交、过度劳累及排便时明显加重,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多为地热)、月经异常增多及不孕等临床表现。②妇科检查:子宫体后倾,活动度降低,或固定,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病情严重时可触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或可扪及包块,且有压痛。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于月经结束后3天开始给药,先予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0.9 g,1次/d静脉滴注,连续滴注7天;第8天起改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0.1 g,2次/d口服,替硝唑片0.5 g,1次/d口服,连续服用1周,此为1个月经周期治疗,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中药行滞化瘀汤口服,药物组成如下:香附10 g,荔枝核15 g,川楝子10 g,乌药10 g,黄芪30 g,续断15 g,牡丹皮15 g,丹参15 g,红藤10 g,马齿苋20 g,当归15 g,鸡血藤15 g,山药20 g,延胡索15 g。1剂/d,水煎,100 mL/次,分早晚2次口服。疗程同对照组。

1.3 疗效判定标准[4]

①痊愈:症状、体征、妇科检查均恢复至正常。②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显示改善明显,且包块缩小>50%。③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包块缩小>1/3。④无效:症状、体征、妇科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6例(占24.62%),显效33例(占50.76%),有效13例(占20%),无效3例(占4.62%),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痊愈11例(占16.92%),显效23例(占35.38%),有效21例(占32.31%),无效10例(占15.38%),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慢性盆腔炎可归属于中医学“腹痛”、“带下”等病证范畴[5],其多由于急性期失治误治,或饮食不洁,或劳累过度,或房事过多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气滞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日久化生瘀血,终成气滞血瘀滞后,胞宫气血不畅而变生诸症。故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自拟行滞化瘀汤一方,方中以香附、荔枝核、川楝子等行气导滞,乌药、黄芪、续断、山药等以补肾益气扶正,牡丹皮、丹参、红藤、马齿苋、当归、鸡血藤、延胡索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解毒祛邪,诸药合用,使气行血畅,病证相符,故疗效显著。

[1] 王海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50例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2013,7(5):87-88.

[2] 董法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219.

[3] 李西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3):1731-1732.

[4] 甘望农,刘复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3):36-37.

[5] 何伟明,黄金平,郑凤宝.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3):2421-2422.

本文编辑:王 琦

R711.3

B

ISSN.2095-6681.2016.17.154.02

倪慧玲(1978-),女,吉林长春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妇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猜你喜欢

盆腔炎体征妇科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