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高职院校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刍议

2016-01-23谢志明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谢志明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调整职业教育规划以适应新时代产业的发展乃当务之急。该论文重点从人才需求方面、人才培养方面、职业教育方面和政府对产业扶持方面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分析,总结出在广东省各高职院校中开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云计算和大数据;人才需求;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3-0026-04

一、引言

云计算和大数据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再加之今年初由国务院发布的第5号文,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云计算将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经济增长点。一般来说,一种通用技术的出现往往会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其必然也会引来众多的追捧。当前,全球云计算尚处于发展初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在2013年发布的十大战略技术中,与云计算和大数据有关的技术就超过了一大半。且从该公司所做的市场研究报告中还发现,仅大数据一项在今年内人才需求就将上升到440万,而目前市场只能供给不到1/3的需求,人才缺口十分明显。

在我国,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各种相关政策法规还在制定当中。拥有云计算与大数据技能的IT专业人员严重短缺,而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又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①量的方面,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要:②质的方面,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也同样不能达到行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的客观周期和目前的教育培训体系造成了云计算与大数据行业人才,在量和质方面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应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政府为引导、校企相结合、产学研用并行的合作方式共同来提升我国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学科建设和构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的人才需求现状

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的技术在不断进步和成熟,催生了许多云平台与云架构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传统IT行业的转型,势必有更多的人要去从事云平台的管理与运维,如云计算数据中心、云平台监控及云系统性能测试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具有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的人才相当奇缺,供不应求。从IDC的云计算数据统计报告知道,2015年世界云计算产业将迎来大发展,就业机会明显增加,在私有云和公有云IT服务领域将创造近14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有一半是来自中国和印度,而这一半中又有将近2/3是在中国产生的。在这些岗位中除了需要云计算开发人员和研究人员之外,更多的是需要云平台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维护管理人员,这将会是高职院校把云计算职业教育推向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IDC的调查报告还显示,从2012年至2015年的3年时间里,云计算的相关工作需求将出现26%的年增长率,一般来说,超过1/4的增长率就足以证明企业对云计算方面的人才有巨大需求。IDC的数据还表明,在2012年时,就有约170万的云计算相关岗位出现真空,而这方面的求职者大都缺乏云计算方面的实践经验、培训及资质:值得关注的是到今年,这个数字将由170万上升到700万,云计算产业面临着更大的人才缺口。若以地区来看,亚太地区的云计算人才缺失相对更加严重一些,云计算相关人才需求年增长率已达到32%,超过欧洲、中东等地区8个百分点,预计今年的人才需求将达到230万。其中,中国地区占了较大比例,毕竟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不会轻易放弃进入中国的发展机会。

我国能否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这一轮新的竞争巾取得先机,人才是关键。面对如此巨大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人才需求缺口.以中国现有的教育水平尤其是教育机构转变及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效率来看,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就业空间巨大。

三、应大力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的职业教育

虽然云计算与大数据迎来了时代发展的大机遇,但同时也对工程技术、管理政策、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把这些基础性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利用好这个大机遇,体现出云计算与大数据真正的价值。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在他的论文中提到,要建立良性的云计算与大数据生态圈,需要国家层面给予云计算与大数据发展的支持,包括政策制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等,除此之外,还要有科技教育界、行业界和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建成和谐的云计算与大数据生态系统。

高职教育除了作为云计算与大数据生态圈中重要的一员,同时也是培养云计算与大数据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基地。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IT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近期搜录了国内外大小知名的招聘网站及多家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门户网站的数据遂做了一次调研,发现许多公司及部门都在大量发布招聘云计算与大数据相关的职位,可见岗位需求很大。中国软件开发联盟CSDN旗下的人才服务机构在2014年初发布了《2014年IT企业招聘趋势调研报告》,并公布了日前六个比较热门的技术岗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如图l所示。

上述调研报告无疑为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因此,可以这么认为云计算和大数据已经不仅仅是行业技术革新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问题,我们应大力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职业教育以培养一批新IT人才以适应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然而现在能从事这个高新行业的人才相当稀缺,尤其是云计算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日常运维就更少,而这部分人才的培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不想介入,这正好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就业方向和机会,因此,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开设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以满足日前行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从而制造机会让高职毕业生有能力也确‘实力去从事这项高新技术,在岗位上发挥高职生特有的知识与才能。

四、云计算与大数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缺乏配套的实验设备和基础设施

据目前了解,在我国有开办云计算专业或方向的院校相当少,在本科层次,率先开办的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开设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云计算技术系统化教学的专业系;而在高职层次,2012年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响应国家号召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率先培养起云计算技术专业方向的学生。虽然在近两年,陆续有许多高职院校对外宣称开设了云计算课程或专业,但是我们对开设了这类课程或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大部分是在原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作了课程调整,修改了教学大纲,或在计算机专业里增加了部分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的课程,而这些高职院校中有许多根本就没有云计算实训室,在做大数据实验分析时还是一直使用传统的单机来进行实验,也就无法感受到云计算与大数据带来的魅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高职院校要办好该专业首先要解决好实验的设备及基础设施问题,避免盲目跟风。

2.缺乏良好的专业课程体系支撑及专业的师资力量

还有部分高职院校虽配备了较完好的实验设备,但由于专业或专业方向初建,许多课程设置得相当随意,课程衔接不科学,学时安排也不合理,导致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出现诸多不适,甚至有些高职院校由于找不到同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来借鉴或参考,就直接生搬硬套本科的云计算专业课程体系作为自己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开放,其情形可想而知,造成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由于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出现了问题。还有相当多的教师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任教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课的,这些教师对这个新兴的行业和企业发展知之甚少,很难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这对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及行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3.市场上的培训和教育机构良莠不齐,影响专业健康发展

甚至还有一些培训机构或教育机构为了迎合云计算与大数据这个新兴产业带来的高额利润及回报,也相继开设了一些与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培训,由于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实验环境、课程体系支撑,再加之短期的课程教育,快进快出的教学模式,许多学员花了不少学费、时间却又什么都没学会学懂,反而对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理解变得更加模糊更加捉摸不透,这些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都完全不能把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精髓传授与众,为了能尽快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急需出台规范标准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五、高职院校是云计算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高职院校是云计算与大数据生态圈中活跃分子之一,是云计算与大数据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要维持好这个生态系统平衡,每一环节都不能拉下,每一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在对近三年以来开设或计划开设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或方向的国内部分院校和培训机构进行调研时发现,云计算与大数据作为时下最新兴的IT产业竟然没有被本科教育所垄断,反而有些不知名的高职院校先进入高地,从开设专业院校数量来看,高职高专更胜一筹,如图2所示。而且,在今年夏季就将迎来国内首批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人才从高职校园走向市场,为行业和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充满活力。

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并且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有着比本科教育更高更灵敏的探知力。高职院校已经成功培养出许多新兴产业的生产力大军,在中国的新兴产业上焕发异彩。进入到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也应紧跟其后,发挥高职教育的育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力为目标、云计算平台为载体、项目化教学为模式,为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培养源源不断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继续保持开拓创新精神,把握历史机遇,为赢得新时期人才培养竞争力拔头筹,占领先机。

六、广东省及各市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1.广东省云计算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例

在2011年8月深圳市成立了云计算产业联盟,推出了“鲲云计划”,并联合Intel、IBM、金蝶等国内外企业成立了“云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云计算产业联盟组织。到2012年初,广州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天云计划”,并制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总体发展目标。从2012年至今,惠州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惠州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博览会”,每年都有近五百家企业参展,“惠州云博会”已经成为中国云计算行业的一个重要盛会。2014年初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广东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建设成全国云计算技术创新高地、云计算应用服务先行区、云平台和软件集聚区,打造成国际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全球云基础设备和云终端核心制造基地。”云计算已经成为广东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几年必将释放出巨大经济活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与此同时也相继推动了对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2.广东省云计算产业发展急需解决人才后续培养问题

云计算产业在广东省各市得到了大力推广,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回报,国内其他省市也不甘示弱,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云计算产业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云计算产业规划,如北京的“祥云计划”、上海的“云海计划”、重庆的“云端计划”、宁波的“星云计划”等。广东省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带动了全国各省市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效应,构建了全国一盘棋的大好局面,为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然而,广东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的问题,至改革开放以来,对人才的需求一直旺盛,而之前人力资源大部分是从其它经济欠发达省份引进的: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省份间经济基础和人力需求的发展日趋平衡,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具有高新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已经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软肋。本文通过结合广东省的优势和实际情况,认为重点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职业教育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实现人才的本地培养、本地消化,同时还可以解决和抑制人力资源缺失和人口过度流动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

七、结语

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在把新技术融入职业教育的行动上却总感觉来得太慢,往往是在人才供求方面出现问题时才进行调整。本文着重论述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希望我国的职业教育能与新兴技术的出现并行,共同发展,共同促进。广东作为我国职业教育较发达的省份,在新兴技术方面的职业教学改革同样也显得不尽如人意,为此,非常需要有一所或多所高职院校站出来,充当领头羊的角色,为广东省的云计算与大数据教育、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做出大胆的创新和示范。进而引领广东省的云计算与大数据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广东省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进步,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