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痰瘀致眩晕的机制及防治
2016-01-23张慧芳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00
张慧芳(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浅谈痰瘀致眩晕的机制及防治
张慧芳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常反复发作。目前眩晕发病率很高,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临床疾病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中医治疗眩晕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就临床最常见的眩晕致病因素即痰瘀,对其形成机制及致病原理加以分析,总结从痰瘀治疗眩晕的方法及如何有效预防眩晕的发生,有效减轻眩晕对人们的困扰。
眩晕;痰瘀;机制;防治
眩晕[1]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历代医家对眩晕有不同的认识,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与肝有密切的关系;元代朱丹溪有“无痰不作眩”的认识;明代张介宾强调“无虚不作眩”等。中医通过辨证把眩晕分为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瘀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及肾精不足型。然而在临床实习期间以痰瘀致眩晕的患者最为常见。下面谈谈痰瘀的形成、致病机理及眩晕的防治原则。
1 病理因素的形成及致病机理
1.1痰的形成及导致眩晕的机制
痰的形成原因复杂,中医认为肺、脾、肾、肝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痰的形成。如肺主通调水道,肺若失去宣发、肃降功能,则致通调失司,津液不行,最终停聚成痰。肾主水,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气化,使水液内停成痰;或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炼液灼津成痰。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不行无法推动水液的运行,致水停成痰;或肝郁气滞,热郁久易化火,火炼液为痰。而脾是形成痰的最主要因素,脾主运化,脾喜燥恶湿,过食肥甘厚味易生湿浊,湿浊困脾,脾失健运,输布失常,水湿复内生,形成恶性循环,日久湿聚而成痰。痰一旦形成可随气血运行到达身体各处,引发多种疾患。痰浊中阻,气机失调,致清阳不升或浊阴不降,遂出现清窍失养或清窍被蒙蔽,发为眩晕。
1.2瘀的形成及导致眩晕的机制
瘀的形成原因亦颇多。如情志不畅,气机不调而气滞,气不畅血不行,日久成瘀;或气虚、阳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血瘀;或寒邪入血,寒邪凝滞,血得寒则凝滞成瘀;或热邪入血,血热互结,煎熬血中津液,血粘稠而行涩,可致血行瘀滞;或脑部外伤,所出之血未能及时消散排出体外而形成瘀血。病及于脑,脑部经络血行迟缓,艰涩不畅,脑窍失养则出现眩晕。瘀滞致眩晕者,始倡于明朝杨仁斋《直指方》,书中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2]”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也曾提出了“血瘀致眩[3]”的论点。
1.3痰瘀同现及导致眩晕的机制
中医学认为津血同源,二者生理上相互转化,病理状态下也相互影响,痰乃津液停聚而生,瘀为体内血液停滞而成,所以痰与瘀血分别是津液与血液病理变化的产物,因此痰瘀同源,二者相互影响。痰瘀同现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痰先形成,后有瘀的出现。痰形成之后,随气血运行,到达身体各处,痰若滞经络使血行瘀滞,则痰瘀互阻。二是瘀先形成,又导致痰的聚集。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气不化津,聚津而为痰;也可因血行瘀滞日久致脉道瘀闭不通,使经脉之中津液停聚成痰,而致痰瘀同病。痰与瘀均为津血代谢运行失常所致,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二者常互为因果。痰瘀同病,阻遏气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脑髓失养或清窍被蒙而致眩晕,且病情缠绵反复。
2 病例治疗
我所在的实习医院对痰浊中阻型,瘀血阻窍型及痰瘀同现型眩晕的诊断标准如下:
痰浊中阻型:头眩,头重如蒙,肢体倦怠重滞,夜卧不安,或少食多寐,心中懊恼,愠愠欲吐,食后作胀,口中黏腻,舌胖苔腻,脉弦滑。
瘀血阻窍型:眩晕,头痛如锥刺,并见心悸失眠,健忘,精神萎糜,面色晦暗,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紫斑,脉弦涩,或结代。
痰瘀同现型:头晕目眩,头重如裹,或伴头痛,精神不振,或伴有恶心欲吐,或伴有上肢麻木,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或细弦。
2.1病案1
患者,女,58岁,工人,患者平素体胖,喜食肥甘厚味,一月前,患者出现眩晕,经输液治疗未见好转。于2015年9月3日到我院就诊,就诊时患者自诉头晕目眩,头重如裹,时有头痛,胸闷气短,食少腹胀,痰多,喜睡。查体:舌胖,苔浊厚腻,脉滑,血压160/86 mmHg,辩证为痰浊中阻之眩晕。因脾湿生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窍所致。采用健脾燥湿,祛痰熄风,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半夏15 g,天麻15 g,白术10 g,陈皮10 g,茯苓10 g,甘草6 g,生姜6 g,大枣4枚,厚朴10 g,砂仁6 g。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书曰:“眩为眼黑,晕者头旋也,故称头眩眼花是也……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眩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4]”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5]”故以半夏、天麻为君药,茯苓、白术为臣,健脾除湿,治生痰之源。佐以陈皮、厚朴、砂仁理气化痰,气顺则痰消,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诸药配伍,风痰并治,标本兼顾,眩晕得除。
2.2病案2
患者,男,36岁,工人,一年前患者因头部外伤,经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时感头刺痛,一月前患者感头痛加剧,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差,精神恍惚,于2015年9月16日到我院就诊,就诊时患者诉头痛,头目眩晕,失眠多梦,健忘。查体: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血压148/80 mmHg,辩证为瘀血阻窍之眩晕,采用活血祛瘀,通窍止痛,给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药10 g,芎窮10g, 延胡索10 g,香白芷10 g,葱白2茎,生姜10 g,大枣4枚,用黄酒半斤代水煎药。通窍活血汤主要是以头面七窍为主的活血祛瘀方,方中桃仁、红花能活血通经,祛瘀行滞;赤芍药能通顺血脉,行血中之瘀滞,与桃仁、红花配合用于瘀滞者最为适宜,使血行而瘀自破除;芎藭辛温香窜,功能行气活血,乃血中之气药,加强行血散瘀的作用;原方中有麝香,性味辛温馨香,能开诸窍,通经络,兼以活血散瘀,能增强活血化瘀作用,然本药珍贵,多用香白芷替代;葱姜味辛性散,为通阳活血之品,能通达全身上下表里之血脉;方中姜枣配合,可以补益脾胃,亦为佐药,缓和方中其他辛香性烈之品;酒是辛散之品,善通血脉,其行散作用,以充分发挥通窍活血药物的功效;延胡索活血止痛作用强,配合诸活血化瘀药,治疗瘀血眩晕疗效显著。
2.3病案3
患者,女,45岁,干部。两年前因精神刺激,忧思善虑,遂发眩晕。始觉周身晃动,站立不稳,继而感觉周身景物旋转,反复发作。经在某医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服西药无明显改善。遂于2015年10月22日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头晕目眩,头重且刺痛,嗜睡,胸满痞塞,腹胀,动则心悸眩晕加剧,时有恶心呕吐,舌胖有齿痕,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证属痰瘀互阻之眩晕,应化痰祛瘀。方用化痰祛瘀方加减:天麻15 g,姜半夏15 g,僵蚕10 g,陈皮10 g,枳实6 g,白术10 g,茯苓10 g,葛根10 g,石菖蒲10 g,丹参10 g,川芎10 g。天麻、半夏为治湿痰之首选药;《本草求真》谓“僵蚕为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陈皮、枳实则有燥湿化痰、理气通滞之功效,痰消气畅则血难以壅;白术、茯苓有健脾化痰之效,脾运则湿除而痰无以生;葛根、石菖蒲取其温经升阳、通络开窍之意,使得清阳得升,浊痰得除,清升浊消则眩何以成;而丹参、川芎行气而活血,通脉而祛瘀。诸药相配能消痰祛瘀,使痰瘀消散,气血通畅,则病症悉解。
3 眩晕的预防
眩晕的发生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多易食肥甘厚味且多静少动,日久必然损伤脾胃,致使健运失司,饮食不化变生痰浊;加之工作压力的加大,情绪易于波动,或忧思气结或易怒或抑郁,都会导致气机失调而变生痰瘀;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好烟酒等都可增加该病的发病率。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以清淡可口为宜;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养成起居规律的良好习惯,坚持体育锻炼,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使周身气血津液通畅,防止眩晕的发生。
4 小结
眩晕作为很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近年来,痰瘀导致的眩晕在临床上越来越多,且病情顽固难愈,应该引起患者与医生的高度重视。治疗和预防上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杨泽华[6]也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津血同源、痰瘀同源是痰瘀同治法的生理和病理基础。临床上可采用化痰、祛瘀和痰瘀同治之法,方药可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通窍活血汤加减及合方等,通过辨证加以治疗。
[1] 张伯礼.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2:109-110.
[2] 尹凤英,郭乃榕,董光潜.眩晕从瘀论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6):122-123.合治疗,结果显示,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单纯的西医治疗该病症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且治疗疗效高;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张发品[6]等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率,且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由分析原因为本研究中药治疗组方中,当归、熟地具有补肾、补血的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芪具有利水益气功效,诸多药方可有效增加患者免疫力,疏通脉络,充分发挥补气的功效。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晓亮,王帅,王拴虎,等.优化新生脉散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单病例交叉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21):1849-1853.
[2] 黄品贤,罗国东,曹雪滨,等.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中医杂志,2015,56(07):594-597.
[3] 程仕萍,吴翔,刘新亚,等.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5,14(03): 56-59.
[4] 张根生.黄芪联合美乐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51-52.
[5] 朱亚军.美托洛尔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12-113.
[6] 杜鸿瑶,戴玉,孙妍,等.实脾饮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11):2624-2626.
R255.3
B
ISSN.2095-6681.2016.12.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