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放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2016-01-23陈慧平
陈慧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论开放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陈慧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2)
摘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向前的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身之本,保持开放性是使其发挥作用所不可忽视的指导思想。对开放性的忽视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中的短板,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予以高度重视。开放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体现为:开放性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关键要素、开放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开放性是凝聚共同理想的重要依托、开放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原则。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开放性; 理论体系;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自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以来,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基础上,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内核的确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稳固,更有感召力,从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情况看,确实起到了激发正能量的作用。然而,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一劳永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也一样,如果认为把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出来就是终点,只要依照执行就能立竿见影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显然犯了思想上的幼稚病,这种幼稚病无形中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沦为一个理想化的、封闭的教条体系,一个空架子,它非但不利于巩固已取得的成果,而且可能在实践中导致事与愿违的结局。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要为改革、开放的中国提供智力支持和前进动力,它既不是向西方看齐,也不是回归传统。向前的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身之本,保持开放性是使其发挥作用所不可忽视的指导思想,从这个角度看,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起点,不是终点,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的思想赋予民主、自由等概念以新的内涵,而不是在封闭的思想框架内重复旧的理想性词语。鉴于对开放性的忽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中的短板,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开放性予以高度重视就成为一项迫切的学术任务。开放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 开放性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关键要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是一个理论体系,它具有任何理论体系所应具有的一般规定性和特征。什么是理论体系?它是由相互关联的思想意识所组成的有机认识整体。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体,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系统性存在,这是为近代科学所揭示的基本事实。人的思想是万事万物所组成的系统的产物,并且始终处于其中,而不是超然其外,任何一种与客观事物相符的思想理论也必然呈现出系统性,以体系的方式存在。没有开放性,一个物质系统难以持存,同样,没有开放性,一个理论体系也将行之不远。一个理论体系支撑要素很多,但开放性无疑是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 人的认识或者说理论体系存在天然局限性
如果一个理论体系是完满的、自给自足的,那么它无需开放,无需同外界进行信息等交换,也无需修正和完善自身,但事实上,人的认识及其理论体系天生就是不完满的。首先,认识不能把外部世界囊括其中。一方面,一个固定的、摆在眼前的外部世界是没有的,因为一切都是变动着的,此时之物不同于彼时之物;另一方面,一个抽象的、超然地用意识把握外界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总是现实中的人,人总是在各种情境中从事各种活动,没有实践和行动,人就什么也不是,人的意识、理性也会为虚无。进而言之,虽然人有作为主体的认识能力,但人的意识和心智在认识过程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意识产生于自然进程,它并不外在于自然和历史的发展过程,更不是由哲学家们带入世界的。事实上关于世界的认识并不是头脑呈现之物的集合,而是人与世界交互作用的实践的产物,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必然也是在社会实践的中介下获得的,而不是个体直接经验或思维的结果。“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维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1]226
其次,人的心理和意识活动也是一种广义的驱力性自然现象,难免存在缺陷。在自然力量作用下,人会不自觉地产生自我持存、自我推崇的心理,如果对这种自然心理、权力追求无反思,人的理性会转变为非理性,固执妄见而又不自知。比如,盲目地固守某种“高尚的”观点或理论体系,用理论裁剪现实,而不是根据现实调整理论。又如,资产阶级理论体系是通过封建思想而建立起来的,一旦建立起来,它就不仅仅限于推动社会发展,而是有了维护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权力欲望。只有对自身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保持认识和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才能不用僵化的概念忽视和压制非概念物,才能有勇气反思自身,通过概念来超越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
(二) 开放性使理论体系避免主体形而上学的陷阱
近代以来的哲学理论体系大都以主体形而上学的方式而存在,并且呈现出一个封闭的圆圈形状,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主体形而上学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即把人当作行动、意义、历史的起因和来源,认为这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常识”。主体形而上学在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这两种特定的意识中都有所表现。此外,主体形而上学不单表现在唯心主义中,也表现在不彻底唯物主义中,“在费尔巴哈那里, 人是一个在任何场合都少不了的唯一的、始初的和基本的概念, 相当于特大型花体大写字母的康德的先验主体、本体论主体、经验主体和理念, 也相当于黑格尔的理念。”[2]
人是语言的动物,也唯一能说出“我”的动物,语言和主体逻辑的一般性奠定了主体对客体虚幻的优先意识,也导致传统文化和哲学上的顽固的主体形而上学特征,表现为忘却自身的来源和处境。例如,明明是社会先于主体,主体却误认为自己先于社会。对人类来源和处境的忘却也导致哲学思维的悖论,思想家黑格尔、康德、海德格尔、柏格森、胡塞尔等人都试图解决哲学问题,但最终都没有获得成功,他们的理论体系只是以不同方式重新陷入主体形而上学中。以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为例,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有许多精采的论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 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完成了,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3]但黑格尔的概念演进过程最终却没有成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因为他生硬地把自然事物和人类历史纳入绝对精神这一概念中,他的逻辑学中蕴含的富有生机的辩证运动也因此而被封闭、被窒息。可以说,只有保持开放性,打破主体形而上学的封闭圆圈,使理论体系时刻对现实世界开放,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主体形而上学的陷阱。
二、 开放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姓“社”。“社会主义”四个字,明确标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与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西方“普世价值”区别开来。社会主义社会内在地有一个开放的维度,内在地要求开放性,1890年恩格斯在致奥·伯尼克的信中写道:“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93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足点,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然要保持开放性。
(一) 从意识形态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它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目前的社会虽然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总是会被更新的社会所取代。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上,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这种意识形态把人固定化,把私有制视为永恒的制度。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下,无产者陷入错觉,把自己当作是靠劳动力谋生的自由人,于是,用劳动换取工资被人们普遍认为是自由而平等的交换过程。然而,这不过是意识形态幻觉,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再生产。按照阿尔都塞的说法,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把个体质询为“自由劳动者”,人们无法认清自己的真实阶级身份,也难以看清自己被剥削的事实。意识形态借助于教育场所、教会、家庭等把某种主体身份赋予个体,[4]其结果是:“个人作为一个(自由的)主体被质询,以便它能够自由地服从于大写主体的训诫,也就是,以便它能够(自由地)接受他的屈从地位,也就是说,以便他将会‘完全独立地’做出他屈从的姿态和行动。”[5]正是在工人看似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得以维持。无独有偶,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也强调传统和教育是个体接受意识形态的手段:“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6]498
社会主义社会在意识形态上的开放性是它的科学性的保证,马克思早就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态,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7]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批判过出于理想化和抽象化的社会制度构想,针对普鲁东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出发,批评资本主义社会违反了公平的原则,要求建立符合“永恒公平”原则的社会主义制度。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公平这种观念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不是先验的、与生俱来的。公平不是决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本身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某种永恒不变的、超越社会经济关系的公平。
(二) 从发展史上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
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从1516年莫尔构造《乌托邦》,到1871年法国工人阶级成立巴黎公社,到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创建革命苏维埃,再到战后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社会主义的改革,在将近50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无数革命者怀抱社会主义信念前仆后继,这些奋斗和探索并没有穷尽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也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阐述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同时,涉及对未来社会特征的预测,但是,这种预测主要建立在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基础上,他们的理论更多地是基于那个时代发达国家状况的理论模型,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也不可能过多论及,更不可能提供现成答案。一个多世纪来,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过苏联模式,也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然而,苏东剧变,民族社会主义的衰落,“现实社会主义”的深刻变革、现实资本主义的重大变化都从不同的方面印证了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8]
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一个开放的探索过程,改革开放的中国人面对的是发展不均衡、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在价值追求上就既不能奉行绝对的平等原则,不顾生产力的发展,从抽象的“人”和抽象的“平等”出发去均贫富;也不能奉行绝对的自由、民主原则,不顾社会稳定,以西方的多党选举和民主政治为样板来改造中国的政治体制。封闭地遵照理想模型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现实条件要求我们必须从开放性思维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推进现代化大生产实践,这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中华复兴的根基。
三、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出美好的价值追求,但它不是主观意愿的结果,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统帅作用。开放性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同样不是可有可无的特性,而是它的本质属性。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封闭于一隅的理论,它是向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开放, 向人类历史、向人类已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开放的结果。马克思的文本和发展逻辑也有一个不断向现实开放的转变过程。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由的精神,当时他的思维基点主要是抽象的、理想化的人,但是当这种人性理想面对现实时,马克思发现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物质利益,而不是自由精神,国家只不过是维护私人利益的工具。[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尚未完全克服费尔巴哈旧人本主义的影响,但已经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雏形。1845 年以后,马克思的思想进一步发生转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地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为以现实的人为立足点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打下了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自身都处在不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它的特征是永远向未来敞开,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世上“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 什么都不存在” 。[1]217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的逻辑建立在“运动”和“时间”的抽象上,他批判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家们都把分工、信用、货币等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说成是固定的、不变的、永恒的范畴。……经济学家们向我们解释了生产怎样在上述关系下进行,但是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本身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10]598-603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他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742-743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末也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忘记开放性,按照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去人为“制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什么时候突破陈规,以现实为基础开拓创新,不断地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
(二) 现实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提出新要求
在一个辩证运动和永恒发展中的现实世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提出了新要求。在学术情怀上,可以说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但在面向现实的学理分析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人”已经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人”。马克思早说指出,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物质关系、思想关系、法律关系、生产关系等,这些关系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征。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及至生活习惯、人际交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的时代,人类还没有探测到y射线、引力波、暗物质、暗能量,还没有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基因组,也没有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更没有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如今,上述科技的新进展已经渗透到物质环境中,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也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和交往方式。此外,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从股份制到私人股份垄断资本所有制,再到法人股份垄断资本所有制等。历次经济危机过后,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都经历着调整,目前仍然处于未定型的变化中。所有这些变化在带来一定程度信仰危机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价值观。例如,人类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生活方式不断确立、崇尚科学知识、追求社会公正等。
从开放的角度看,人没有固定的本质,而是仍然处于形成之中,他的前途是不确定的,他的未来是不可限量,是开放的,尤其不可以从一个固定的、此时的人出发,沿着直线推出。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总是习惯于为现实存在的个人设定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即在“现实的个人”之上设定一个“理想的人”,并以此为标准来判定现实的人所处的状态,由此赋予现实的人以其应有的意识,以期回归到理想状态,而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将整个人类历史变成了“意识的发展过程”。[10]582“那种‘人—人的异化—人的复归’的异化逻辑的根本缺陷,即它对人的设定是‘倒立成像的’。而一旦对人进行这种理想的预设,一切历史运动就都被安排在同一运行轨迹,人的未来也变得毫无悬念,只不过是从‘异化’走向‘复归’。而现实的个人则不同,它从社会关系来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因此,人是面向历史而敞开的,人的规定性是在历史的运行中逐步生成的,并必然会随着生存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一来,世界也就变成了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11]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也将是一个旧价值观消亡,新价值观诞生的世界,共产主义理想也相应地具有了开放性意义。
四、 开放性是凝聚共同理想的重要依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凝聚共同理想,开创中华复兴的新局面。怎样凝聚共同理想?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借鉴西方文明成果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传统文化并非万能,即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也有一定的保守力量和封闭性,而理想之为理想的特性恰恰是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开放性才是凝聚共同理想的重要依托,哪怕开放性的思想资源尚没有传统多,尚不能完全被人理解,也丝毫不会减弱其作为依托的坚实性,这种情况只是表明知识分子应该承担历史责任,致力发展面向未来的观念。新胜于旧,后胜于旧,这是时间性存在的客观规定性。
(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共同理想也要不断向未来开放
任何理想与信仰都不是僵死、固定、一成不变的。无论是一个人的理想与信仰,还是某一民族、国家、阶级、阶层的理想与信仰,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有特定的时代适用范围,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随时接受社会生活的修正,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50-51然而,一定社会的理想与信仰经过长期的历史传递和文化心理积淀,就会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经过教育和熏陶,可能长期占据人们的头脑,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迅速改变,如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抽象的自由、平等等。在某一特定时期,文化传统可能演变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或“惰性”,阻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发生变化。[12]一方面,传统的文化理想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应对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新的面向未来的社会理想尚未建立起来,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人们心理的不适应,也导致一部分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迷信“金钱万能”,追求享乐至上,意识不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依托于开放性,构筑面向未来的共同理想便成为学界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 开放性信念系统是共同理想的基础
信念、信仰、理想是以关于个人或社会的未来形象为标志,为人们的价值追求提供自觉的典范或样板,是具体实践着的信仰、信念。信念、信仰、理想是同一序列的概念,是三位一体的价值意识和信念体系,也是支配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最高理性,是蕴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共同理想基础,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指向未来。指向未来的观念不是可有可无的一般观念,而是人的一切活动非有不可的前提和“绝对命令”。这一“绝对命令”正如卡西尔所说,为可能性开辟了地盘以反对当前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克服了人的自然惰性,并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一种善于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是按照一定的信念体系进行对象性活动的,信念体系是否合乎规律,是否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及时更新,决定了对象性思维和实践结果的迥然不同。世界上一些国家虽然资源丰富,却至今未能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不能不说与其信念体系的陈旧、落后有关。[13]
(三) 开放性是完善共同理想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终点,而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开放性体系,使共同理想保持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是其重要尺度,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一系列相关问题。例如,如何在新的时代重新理解共产主义?当代共产主义的真谛是什么?如果说破除了主体形而上学的束缚,人将不再是私有制眼界中的小我,人们会发现无私奉献更符合人的自然本能,会发现展现人的不断向善和向上的本质力量是自然而让人愉快的活动,其他一切追求与这一追求相比都黯然失色,那么,可以说,在人类未来的前进道路上,共产主义理想应该起到一种战略作用,以它为目标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合理调节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达到人的自我外在化,达到使人向整个宇宙输出人类的意志和力量的壮丽目的。人类智慧的增长在于人能够不断认识自己:人认识到自己的时间性存在;人认识到自己是未完成的、开放的,他必然建造一个适用的信念系统,用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活动。不管人类愿意还是不愿意,他都应该接受:不是世界去适应人,而是人去适应世界,要从世界的角度理解人的所有一切,把人的所有一切理解为对普遍的世界总体状况的适应,人的理想只能在这种总体状况中得以确立。不能离开宇宙演化讲人类的价值,不能离开人类的类总体价值去讲个人价值。人本身不是目的,因为人仍旧在形成中,它永远向未来敞开大门。[14]
五、 开放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如果不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中,它就只是无意义的摆设。怎样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实证明,重复“老一套”、教条地灌输“不变的道理”已经不能深入人们的内心,也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它是被实践所贯穿着,不断向前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思维方式,以开放性为原则,以面向未来为导向,扩大视野,寻找新的、面向未来和实践的着力点,以此来巩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以开放性为原则,借助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技术是当代时代的开放性力量。正是在科学进步的过程中,人开始认识自身,宗教信仰才逐渐脱去了愚昧封闭的外衣。正是由于哥白尼天文学、开普勒天体运动力学、牛顿力学等,使人类形成了对宇宙的初步认知;正是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开始从运动、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待生物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原子论、薛定谔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学,人类的认知深入到微观、快速运动的物质世界,拓展到广袤的宇宙和宇宙诞生之初,形成了人类新的物质观、宇宙观和时空观。目前人类正在探索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干细胞、脑认知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正在不断完善宇宙、生命、人类自身的演化理论和模型,无疑还将引发科学和哲学等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新的人类学、哲学,并将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15]科学,包括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在内,总体上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 技术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式,它从诞生之初,就体现出推进人类物质文明进步、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引导公众超越狭隘的个体生活世界,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参与率,以科学技术活动为依托而不是以道德宣传为依托,一方面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巩固,使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和谐社会建设打造坚实的实践基础。[13]
(二) 以开放性为原则,借助于鲜活的社会实践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价值观的推进都建立在人们自愿自觉接受的基础上,而要让人们自觉接受,就要通过社会生活和实践,让人们认识到这些思想和理论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能够指引自己过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生,并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目的,而不是生活得不到保障,体现不出自身生命的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单纯靠推行内圣外王、一大二公等道德修养是不够的,必须靠外在化的客观实践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体性,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有活力、有干劲,他的道德也相应地会得到提升。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始,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这一历程的突出标志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参与契约的各方必须是平等的价值主体,这是它的内在要求。市场不单纯是经济的组织制度,而且它还是文化的组织制度、政治的组织制度,围绕发展市场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为了切实可行的理想而奋斗的热情,中国人的主体性空前提高。正是由于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人们才调动起全身心的能量。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注重信息、时间、效率,等等。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同样要靠有意义的客观实践来调动人的能量,鼓励人们敢想敢为,自强不息、积健为雄,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人虽是从动物进化来,但不是机械式的繁衍递增,而是蕴含着一种向上的动力与竞争力,但是这种本能欲望之力并不必然和自动地导向人生理想的崇高境界,只有打开实践的通道,使人们的本质力量有发挥的空间,人的生命才能体现勃勃生机,焕发精神之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的实践活动既是一个使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使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对象向人生成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人向对象生成的过程。通过人向自然和自然向人的这种双向生成活动,自在的自然获得了现实性,抽象的主体也获得了现实性。[13]人从面向自然、面向未来的对象化活动中找到做人的尊严和快乐,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体现出美的精神,这一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阿图塞.列宁和哲学[M]. 杜智章,译. 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12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2.
[4] 陈然兴.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质询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5] 齐泽克.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8.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9] 沈健.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马克思的人性观的历史演进分析[J].学理论,2010(2).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汪信砚,柳丹飞.从“类本质”的“人”到“现实的人”[J].天津社会科学,2015(2).
[12] 李景源 孙伟平.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3] 陈慧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与现实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3(1).
[14] 陈慧平.人·时间·辩证法——中国道路的哲学基础探原[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22,338.
[15]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J],新华文摘,2005(22).
Importance of Openness to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CHEN Hui-ping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Marxism, Beijing 100732, China)
Abstract:To cultiv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 system project starting from the refinery of the concept. As the foundation of this value system, forward openness is the guiding ideology significant to the fun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However,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value system construction, openness has been long neglected and become the short board demanding more attention o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Openness is so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a key element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is an inner requirement of socialist society and main principle of initi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is an essence property of Marxist theory and important base on which a common ideal can be integrated and realized.
Key Words: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penness; theoretical system; common ideal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6)03-0015-07
作者简介:陈慧平(1969-),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4mgchq020)。
收稿日期:2015 - 04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