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要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兼评《马克思主义魅力与信仰研究》

2016-01-23侯惠勤

关键词:魅力信仰马克思主义

侯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102)



为什么要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兼评《马克思主义魅力与信仰研究》

侯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102)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长期对其质疑、争论的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能否作为一种信仰的力量。而三十多年来随着“信仰危机”的凸显,这一争论尤为激烈。否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的,除了反马克思主义者外,还有部分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但两部分政治观点迥异的人在这一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却难得地一致,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没有超乎经验以外的情感寄托,因而没有对于人的终极关怀,不能作为信仰。黄明理教授的《马克思主义魅力与信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以下简称《信仰》)一书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对这一争论予以了积极回应,令人饶有兴味。《信仰》一书的主要特色同时也是其亮点就是,直面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不以建构体系为目的,而是以深度研究和解决问题为旨归。提出“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就是突出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仅是个认知问题,更是一个立场和思想感情问题,是“知行信的统一”,只有“信仰”才能准确表达这一内涵;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能解决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振兴问题,也能解决个人生命的不朽和终极关怀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突破是把握信仰问题的关键

《信仰》一书首先从当前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非意识形态化”倾向着眼,关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的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对立。由此试图提出一个前提性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根本突破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存在着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是否真正解决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意识形态和科学是不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当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时,它必然要向一定的利益集团倾斜,为维护特定的党派立场就必然要垄断思想话语权,就谈不上平等的真理追求,也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当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时,就必须非意识形态化,超越党派立场而允许平等公开地讨论、批评,这样就谈不上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就不能是意识形态。这一思想混乱的实质就在于其无视现代无产阶级的特殊性。马克思在发现这一资本主义社会新出现的阶级时就指出,这是一个“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这就是说,现代无产阶级虽然出现在资产阶级社会(即市民社会),但它并不属于这个社会,相反,它的出现表明了资产阶级社会乃至整个阶级社会解体的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又反复论证,现代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生存要求,就是消灭阶级。可见,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在传统的阶级社会的确是无法统一的对立面,可在工人阶级领导的、不断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完全可以达到历史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相一致的可能性的同时,也解决了科学信仰的可能性。人们安身立命的依托,既不是虚幻的神秘力量,也不是冷冰冰的物理世界,而是社会生活的“现实普遍性领域”,即人类解放事业。把个人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就能获得无限的人生价值;人民是共产党员心中的“上帝”,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生命就能不朽。

《信仰》直面那些对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相一致的质疑与轻蔑,认为在唯物史观视域里,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并将其理解为,它是以工人阶级革命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自觉统一。这一简明结论的新意义在于,一方面,它对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四个方面(即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进行了更为准确的哲学性概括。不能停留在划分出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这两个抽象面,关键在于其统一的历史根据和实践基础。它不仅鲜明地标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精神的准确概括,使得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更易理解和识记。另一方面,这一界说特别强调了两者统一的“自觉性”,进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以工人阶级实践为基础的革命辩证法,避免了把这种统一视为自发或先天的形而上学思维。《信仰》一书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特征进行了概括,认为它是现实魅力与理想魅力、真理魅力与价值魅力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不是既成的,而是生成的,它既要善于在应对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中展现其理论魅力,更要善于将其理念对象化现实,在实践中不断呈现其魅力。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情怀是把握信仰问题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它的魅力之源在于,它首次实现了科学性和人民性的自觉而内在的统一。具体地说,它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又在前者基础上,表达了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要求,具有崇高的人民性。虽然不同的统治集团都会标榜自己代表人民,但又有多少是真正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自觉统一?人民至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而这一根本价值取向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揭示与尊重基础上的,即有其科学世界观之根基。概言之,马克思主义是在尊重社会规律基础上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信仰的价值,是因为它有难以抗拒的理论魅力,而后者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的人格魅力。《信仰》对这一逻辑关系给予了深入分析,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问题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为这一理论的历史必然性又增添了主体的内在动因。从主体能动性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这在过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有这方面的研究,也多从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没有从主体人格维度进行深入探究。事实上,一个具有鲜明阶级倾向性的意识形态理论之创立,如果离开了主体的境界,那是绝对不可想象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支撑,他们就不可能拥有克服在创立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常人所难以克服的无数艰难与困苦的毅力。人格魅力是创造富有魅力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条件,这一结论也就解释了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为何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因。

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时,也许一度过于强调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需要反思的是,在同样的社会发展阶段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当时世界上数亿人之中为何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伟大的理论体系呢?这一历史偶然性纵然是由复合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素质和力量是他们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必不可缺的主体条件、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源。他们当年绝对有能力过上所谓上流社会的体面生活,可是,他们却宁愿忍受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苦难,这是他们自觉自愿的选择而非外力的强制,是对无产阶级最深沉的爱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支撑着他们。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成就与人格力量之间的联系不应当是偶然的,它是具有普遍的必然性,这就是人的境界决定眼界、信仰决定事业,高尚的人格魅力与伟大的理论成就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贯通性。

三、 坚定信仰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理性回应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声音并没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而减弱。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声音不单是少数持不同政见者的政治立场问题——因为如果仅仅是政治立场问题,那倒不难应对了。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声音今天在普通大众中有市场。《信仰》一书认为,要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就必须澄清以下两大主要问题:其一,要区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它的历史使命。自马克思那个时代开始,人类所面临的两极分化、民主形式化和人性异化等三大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正是应解决这些问题之需要而产生的。事实证明,迄今为止,对上述问题,还没有哪种理论能够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有解释力和解决能力。其二,必须避免用单纯的工具理性标准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有用性。如果将工具理性的价值评价标准(如时效性、实用性效用和可量化的经济指标等)简单套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就会得出极其荒谬的结论来。这就是,似乎越是具有久远历史的理论就越是没有价值的,似乎凡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都是无用的。这种结论的荒诞性显而易见。由于工科尤其是应用性技术发展的特征是取代式的,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征是累积式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论调往往是片面工具理性思维的结果。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的世界观问题和人性异化的价值观问题这两大突出的现实难题,《信仰》给予了富有启示性的论析。如,鉴于当前泛道德化批判哲学思维泛滥,并且已经成为制约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个人对生活感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源,作者在概括了泛道德化批判的特征与危害后(即个人生活的悲观主义和社会生活的怀疑主义等),指出要避免陷入泛道德化批判的误区,就需要自觉地运用将道德批判与科学批判自觉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批判观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处理理性与感性的二维关系中,自觉地将科学批判与道德批判有机结合;在甄别“客观存在的事实”与“个别性的事例”、“现实”与“现存”等基础上养成唯物辩证的思维理念;在直面道德矛盾冲突中提升道德审美能力,培养勇于道德担当的责任意识。

针对学界某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人的甚至是轻蔑人的理论之质疑,以及针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危机、人性异化所带来的焦虑,《信仰》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人学和价值观方面的科学建树和它们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作了深刻而生动的分析。作者认为,正是马克思第一次实现了对人性、人的本质的科学解读(劳动本源论作为人的初级本质将人与动物相区别,社会关系本质论将人与人相互区别,需要发展论科学地前瞻了人性之自由全面发展之趋势),才最终为解开“历史之迷”提供了可能,使得马克思的人性论思想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基础性内容。这一结论也是对现有教材中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缺失的纠偏。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他意识形态所难以企及的科学人文精神,这就是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人本精神;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维护和实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精神;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政治形式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人道主义精神;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的自由精神,投身人类解放事业以实现生命的不朽价值的修身精神。

《信仰》首次对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初步系统的梳理和概括,为这一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作者通过调研得出结论,当今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矛盾的,即情绪上反感但理性上认同、口头上否定易而行动上反对难。我们在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时,必须分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试图创新马克思主义所发生的偏离,和借口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根本背叛马克思主义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前一种情况并不是信仰危机,而是没有把握好怀疑一切的真理探索精神的适用范围。其实,信仰是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是全部真理的探索,只会不断坚定而决不会动摇的精神根基。如果真理的探索动摇了这一根基,那就必然导致信仰的丧失或改变。因此,不能把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和创新理论视为信仰危机。只要真正出现了信仰危机,我们就必须认真地加以对待。就此而言,我们今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总之,《信仰》一书理论创新鲜明,实践观照强烈,直面并富有深度地回应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的一些热点与难点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由于作者善于站在质疑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得其回应更具针对性、更为理性进而更具说服力。该著作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的力作,并且拉近了马克思主义魅力与信仰问题的研究与大众的距离,值得肯定。

作者简介:侯惠勤(1949- ),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

收稿日期:2016 - 03 - 10

猜你喜欢

魅力信仰马克思主义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东方欲晓》的魅力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