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技 文 摘
2016-01-23
20164001 华北地区地膜残留及典型覆膜作物残膜系数/张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胡万里…//农业工程学报.-2016,32(3).-1~5
为阐明华北地区残膜污染现状及当年地膜残留系数,2008~2011年采用问卷调查及样方检测方法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2011~2014年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强度分布范围为0.2~82.2 kg/hm2,其平均值为26.8 kg/hm2。区域内不同作物和不同省份间地膜残留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生和棉花地膜残留强度较高,分别为32.0和31.8 kg/hm2;华北地区所有省份中,河北省农田地膜残留强度最高,为36.8 kg/hm2。2011年,华北地区农田地膜残留总量为14.8万t,其中地膜残留总量居前3位的作物是蔬菜(5.5万t)、棉花(3.9万t)、花生(3.0万t),占残膜总量的83.8%。3 a的地膜残留系数定点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和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9.7%和14.3%,如果一直沿用目前的地膜使用模式,预计到2021年,花生地和棉田的地膜残留强度将会达到69.1和70.4 kg/hm2,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成为残膜污染区域。
20164002 锥体帆布带式排种器参数优化与试验/杨然兵(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张翔…//农业工程学报.-2016,32(3).-6~13
为使锥体帆布带式排种器性能达到育种试验播种要求,该文对设计的锥体帆布带式排种器相关结构进行了分析与参数优化试验。通过对该排种器的泄种、分种、携种环节中种子的力学、运动学及空间排布情况分析,选取出对锥体帆布带式排种器作业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图表分析将参数影响程度进行量化,确定了影响排种性能的主要参数有:锥体转速、锥体倾角和楔形环域单位排布量。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试验,建立了因素与试验指标(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回归方程;经优化计算得出:当锥体转速为3.46 rad/s,锥体倾角为45.8°,楔形环域单位排布量为7粒/cm时,排种器的性能综合评价指标达到育种试验最佳水平。该排种技术在2BZH-6型株行育种条播机上进行了推广应用,经田间试验验证,最佳参数组合下锥体帆布带式排种器不存在伤种和存种现象,作业性能与锥体格盘式排种器相比提升明显。该研究为现有育种条播机排种部件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20164003 流体机械旋转湍流计算模型研究进展/王福军(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供水管网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机械学报.-2016,47(2).-1~14
旋转湍流是泵、水轮机、风力机和压缩机等流体机械中的典型流动现象,其三维随机脉动特性很强,具有逆压梯度高、流线曲率大、壁面影响突出等特点。目前存在多种湍流模型,但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尚不存在一个通用的湍流模型。现有湍流模型在物理和数值方面的预测性能还未达到流体机械实际需求。针对强旋转和大曲率流动,本文阐述了湍流模型的发展。从湍流核心区的高雷诺数流动、近壁区低雷诺数流动和层流到湍流的转捩流动等不同方面,分析了现有湍流模型在流体机械中的适用性。指出了典型湍流模型在求解旋转湍流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针对不同求解目标引用不同湍流模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湍流模型的发展趋势及湍流模型在流体机械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0164004 轴流泵装置运行工况对肘形进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杨帆(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谢传流…//农业机械学报.-2016,47(2).-15~22
为研究肘形进水流道的水力性能与泵装置运行工况的定量关系,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方法对轴流泵装置进行全流道的数值计算,在考虑了轴流泵与肘形进水流道内流相干条件下定量地分析了肘形进水流道水力特性各参数与泵装置运行工况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比了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预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高效工况范围内,流道出口流场水流稳定性及均匀性均较好;在大流量工况时,流道出口流场水流稳定性及均匀性较差。流道出口流场的偏流角受泵装置运行工况的影响较小,极差为0.91°。肘形进水流道均化效率为99.215%,流道断面的均匀性主要受弯肘段几何边界条件的约束,在弯肘段时压能与动能的转换率较高,对于肘形进水流道结构尺寸设计及优化的关键在于弯肘段。
20164005 基于生态需求评价的北京市生态区位划分研究/唐秀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郝星耀…//农业机械学报.-201 6,47(1).-170~176
从生态需求角度从发,选择生态经济协调度、生态稀缺程度、人文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指标,在对分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条件判定法进行北京市生态需求程度评价,并据此划分了3个生态分区。结果显示,北京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较大,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生态资源愈来愈稀缺;生态经济协调度中,轻度协调的区域大多位于北京北部的生态涵养区,而首都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经济协调程度多属于轻度冲突;人文发展水平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逐渐降低;生态需求程度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逐步降低。根据生态分区的生态需求不同,针对不同区位的特点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布局与调整、生态用地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