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除草剂不同配方对机插禾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6-03-28杨芳胜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4期
关键词:莎草禾苗除草剂

杨芳胜,汤 顺

(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抚州 344000)

稻田杂草是影响稻谷丰产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克服稻田杂草危害最有效的手段是适时、适量地在田间用好稻田除草剂。它具有省时、省工、快捷、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如果使用不当,田间照样杂草丛生或禾苗出现药害的弊端。水稻手栽苗田经过科技人员几十年研究已掌握了除草剂使用的方法和剂量,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机插稻由于返青期长,过早使用将会引起药害,过晚使用田间照样杂草丛生。如何选用好除草剂的品种和剂量,是推广机插稻的关键所在。本试验将选用几种除草剂配方对机插稻田进行药剂对比,系统地考察施药后田间的防除效果及对机插稻禾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水稻品种

早籼杂交稻“株两优08”机插秧;

1.2 供试药品

①江苏东台东南农药化工公司生产的50%丙草胺乳油;

②江苏东台东南农药化工公司生产的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③顶新牌大豆食用油;

④江西山野化工公司生产的3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

⑤江西山野化工公司生产的35%丁苄可湿性粉剂。

1.3 试验方法

①育秧:选用本秧田土壤经多次反复机耕后整平,将沟畦稀泥与5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4克/盘混合拌匀直接装入机插育秧专用硬盘候用,播种当天将种子按90g/盘均匀播种于育秧盘内,播后采用干湿交替的管水原则育秧,病虫防治同湿润育秧相同。

②大田:A、大田整治:经两次反复机耕后,将田土整平,经丈量后按试验设计要求分区做好第一次隔离田埂,机栽禾苗后再加固一层田埂、实现既可单排单灌又可全田通灌,做到各处理间水层一致的要求。

B、药物施用:移栽后第二天各处理统一施返青肥,处理一、处理二立即抛洒除草剂,处理三与返青肥混合施入,处理四为移栽后七天与分蘗肥混合施用。

2 试验设计

2.1 各项处理

①处理一:50%丙草胺乳油100ml/667m2+10%吡嘧磺隆可湿粉20g/667m2+大豆食用油100ml/667m2,其配方特点是,丙草胺乳油是一种利用位差选择封杀型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掺入吡嘧磺隆的作用是增加对田间阔叶杂草种类及莎草、稗草的防除效果;再增加大豆食用油的作用是利用大豆食用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在水中形成一层油膜对田间杂草形成缺氧封杀,能降低以上两种除草剂原药的用量,增强田间封杀密度,减少对机插禾苗的伤害。

②处理二:35%丁苄可湿性粉剂80g/667m2+50%丙草胺乳油50ml/667m2+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其配方特点是:丁苄是由丁草胺与苄嘧磺隆复配的抛秧田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具有内吸传导性能,可有效防除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加入丙草胺乳油后,主要作用是增强其对杂草位差的封杀(因此时杂草尚未萌发,出土后被丙草胺乳油产生的缺氧层封杀,使其无法生长);再掺吡嘧磺隆的作用是增加对田间阔叶杂草种类及莎草、稗草的防除效果。

③处理三:30%苄嘧·丙草胺80g/667m2,本品具有选择性内吸传导作用,可在水中迅速扩散,为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传导至杂草各部阻止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幼嫩组织过早发芽从而抑制叶部生长,阻碍根部生长而坏死的土壤处理剂。

④处理四:35%丁苄可湿性粉剂,是目前水稻移栽大田较好的通用土壤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性能,主要用于移栽大田及抛秧田,防除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杂草,用此产品作对照很具代表性。

2.2 田间排列设计

按随机排列法大区种植,不设重复,每大区长25.8m,宽18.6m,即479.88m2,四周栽插保护行。

2.3 草情调查

每大区设四个观测点,即每大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从走道开始计第三排至第四排行距间空白地带每个点纵向从第三株开始至第十三株止,实地分别考察稗草、阔叶草、莎草及禾苗存活率,每次调查结果计算出平均数,即移栽后3d、7d、15d各调查一次,共3次。

2.4 生长势调查

自移栽后每7d从第二排第三株开始连续五株调查一次分蘗情况直至达到最高苗止。观察各区返青、始穗、齐穗、成熟等生长动态。

2.5 实验记录

2.6 产量核定

①实际产量核定:将原调查草害的四个点第三排第四排禾苗全部收刈,即80株(每个点20株),每个处理单晒单收单称,折算出产量即为实际产量。

②理论产量核定:采用原定点调查分蘗动态的五株全部取样回室内考种,计算出其产量,即理论产量。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除草效果

①施药后三天田间调查:在杂草方面,暂未发现任何杂草生长,但禾苗成苗率(成活率)以处理三最高达98.4%,处理二最低仅92.3%,从中看出,处理二配方不够合理,药量偏重,对新栽禾苗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②施药后七天田间调查:在杂草防除方面,以处理一防控效果最好,分别对稗草的发生率为1.45%,对阔叶草的发生率为0.23%,对莎草的发生率为0.52%;处理四防控效果最差,分别对稗草的发生率为8.47%,对阔叶草发生率为7.64%。对莎草的发生率为4.57%;在禾苗成活率方面,以处理三最好达96.3%。处理二最差仅89.9%。

③施药后十五天田间调查:在杂草防除方面:以处理一防控效果最好,对稗草发生率控制在2.43%,阔叶草发生率控制在1.72%,莎草发生率控制在1.53%;处理四防控效果较差,对稗草发生率为10.68%,对阔叶草发生率为8.42%,莎草发生率为3.68%,在禾苗存活率方面,由于此时禾苗已长大成形,故未调查。

3.2 返青期

以处理一、二、三效果较好,移栽后5~6d基本上都已返青,而处理四返青期达10d,可能是施用了返青肥的原因。

3.3 分蘖情况

处理二分蘖最高,单株平均分蘖达7.79%;处理一最低单株平均分蘖仅5.65%,可能由于药物作用,使禾苗根部缺氧所致。

3.4 成穗率

以处理三最高平均为86.9%,处理四最低成穗率平均为70.76%。

3.5 有效穗

以处理三最高达27.3万穗/667m2,处理四最低仅16.7万穗/667m2。

3.6 总粒数

以处理一最多,平均达112.3粒/穗,处理三最少平均仅96.2粒/穗。

3.7 结实率

表1 生育动态观察记载表

表2 水稻除草剂不同配方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表

以处理四最高平均达88.7%,处理一最低平均仅80.8%。

3.8 千粒重

以处理四最高平均达30.8g,处理三最低平均仅27.3g。

3.9 株高

以处理三最高平均达82.6cm,处理二最低平均仅77.2cm。

3.10 实际产量

以处理三最高达589.3kg/667m2,较对照区处理四增产36.2%,居各处理之首;以处理四最低仅432.6kg/667m2,处理二平均产489.3kg/667m2,较对照区增产13.1%;处理一平均产465.1kg/667m2,较对照区增产7.51%。

4 经济性状与处理评价

4.1 经济性状(见表3)

4.2 处理评价

处理一:除草效果最好,对各种杂草的防控效果最佳,穗大粒多,千粒重较大,但结实率偏低,苗期分蘖力较弱,有效穗数偏少,从而导致产量稍差,居本试验仅第三位,较对照仅增产7.51%,由于今年初试,明年可加强药品比例方面的调整试验。

处理二:除草效果较差,对幼嫩禾苗有轻微的伤害,但禾苗平均分蘖率高,有效穗偏多达21.3万穗/667m2,实际产量较高达489.3kg/667m2,较对照区增产13.1%,达显著水平,由于今年初试,建议明年可对其原药作适当增减,以减轻对禾苗产生不利的影响。

处理三:禾苗成苗率高,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差,分蘖率一般,千粒重仅27.3g较低,但有效穗最多达27.3万穗/667m2,成穗率高达86.9%,株高达82.6cm居第一位,结实率较高达87.1%居第二位,平均产达589.3kg/667m2,居本试验第一位,较对照区增产36.2%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在原配方基础上进行必要修正,有望达到满意效果。

表3 水稻除草剂不同配方施用对机插稻禾苗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经济性状表

处理四:为传统抛秧田用药,由于用药时间偏晚,机插稻返青期又较长,对用药前已长出的杂草无杀伤力,提早施用对禾苗又易产生伤害,故建议今后不宜将该产品用于机插稻田。

5 问题讨论

(1)机插稻一般较手栽稻返青期长,施用原手栽稻及抛秧稻除草剂,早施容易产生伤苗现象,而晚施又无法防控机插稻田杂草。通过试验,笔者认为应加强能在机插后早期使用既不易伤苗,又可抑制杂草萌发的除草剂——苗期根部土壤封闭型除草剂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插稻田除草的问题。

(2)从试验中看出:配方中凡含有丁草胺成分的除草剂,机插稻前期施用对禾苗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直至影响产量,应在今后研究加以注意。

(3)从试验中看出:吡嘧磺隆虽对禾苗影响较小,但施用量过大,也会对禾苗分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直至后期对有效穗数均有影响,今后在研究配方时要加以注意。

(4)在研究稻田除草剂时,配方中加入部分大豆食用油,可利用其油脂在水面形成油膜,对杂草进行封闭,使杂草产生缺氧效果而无法生长或萌发;另外大豆油脂可经过二十天余天光解和土壤微生物降解,不会对土壤产生毒副作用,成为可被禾苗吸收的氨基酸肥料,对土壤几乎无任何残留物质,建议今后在该方面加强研究。

[1]黄清亮.除草剂对水稻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南方农业,2014,(10X):63-64.

[2]宋伟丰,陶波.不同除草剂对水稻旱播田杂草的防效[J].杂草科学,2015,(1):65-66.

[3]宋伟,李洪林,王小龙,等.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水稻杂草防效评价[J].农药,2015,(1):63-65.

猜你喜欢

莎草禾苗除草剂
Keep tradition alive
纸莎草纸:尼罗河畔的古老技艺
揠苗助长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揠苗助长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禾苗上的露珠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生物除草剂,馅饼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