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腕针治疗心律紊乱二例
2016-01-23李雪
李雪
中药配合腕针治疗心律紊乱二例
李雪
心律紊乱;中药;腕针;治疗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 患者,男,56岁。患者1年前患心肌前壁梗死。近2周来,心跳、气短、气促加重,伴心前区痛,胸闷。经某医院心电图诊断“心律紊乱(室性早搏呈二三联律)、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经服西药效果不明显,故来我院诊治。来时症见:心悸,心慌,气促,头晕,心前区微觉刺痛,胸闷,乏力。检查:血压22.7/10.7 kPa,心率88次/min,心律不齐,早搏42次/min,心音低钝,双肺正常,舌瘀暗、苔白滑,脉结代。辨证诊断为心气亏虚,瘀阻脉络引起的心率失常。
1.1.1 初诊治疗 治疗以补益正气,养心复脉,去瘀通络为主。处方:红参12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苦参12 g、大枣18 g、丹参15 g、赤芍15 g、北芪18 g,1剂/d,水煎2次,取汤液约100 mL,早晚分2次温服。
腕针疗法:取神门、内关。选用28号2~6寸毫针,患者取坐位,在进针点先用酒精棉球消毒,针尖迅速刺入皮肤后,使针体与皮肤面呈30°角,针体在皮下的位置尽可能紧贴在真皮下不能过深,进针求快,推针要慢,不必捻转。注意取表浅位置,要针感松弛,不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如进针时遇有阻力或胀痛感,这是进针过深,应将针尖退至皮下再沿表浅层刺入,一般进针4~5分,留针30 min。腕针1次/d,10次为1疗程,间隔10 d再进行第2个疗程。
1.1.2 复诊 经服药7剂和腕针治疗后,心悸、胸闷、胸痛等症大为减轻,心律偶有期前收缩。效不更方,继用前方30剂和腕针2个疗程。
1.1.3 三诊 服药30剂和腕针2个疗程治疗后,诸症基本消失,心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消失。嘱患者继服上方10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复发。
1.2 病例2 患者,男,45岁。患者心慌、心悸、胸闷憋气1年余,稍微活动则病情加重。曾于多家医院治疗,服用中西药均效果不显,经人介绍来我院求治。来诊时症见:头晕,心悸,胸闷憋气,失眠多梦,常常因梦见一些恐惧的情节而惊醒,自觉五心烦热,大便常干结。检查:血压20/10.7 kPa,心率96次/min,心律不齐,早搏20次/min,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结代而细数。心电图:频繁室性早搏。辨证诊断为心阴亏虚,阴虚瘀热,热扰心神引起的心律紊乱。
1.2.1 初诊治疗 治疗以滋养心阴,宁心安神,去瘀通脉为主。处方:太子参12 g、五味子12 g、麦冬12 g、酸枣仁18 g、丹参15 g、苦参12 g、大枣18 g、柏子仁12 g、琥珀3 g(冲服)。
水煎2次,取汤液约100 mL,冲琥珀3 g,早晚分2次温服。
腕针疗法:选穴及针法按病例1。
1.2.2 复诊治疗 服药10剂及腕针治疗1个疗程后,诸症均减,已能安睡。继用上法治疗10 d。
1.2.3 三诊治疗 按上法治疗10 d后,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
2 讨论
心律紊乱临床常见,多见于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风心病等。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心电图为心律不齐、二联律、三联律、房颤等表现。西医西药治疗较为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临床使用历史[2]。本院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中药配合腕针疗法治疗心律紊乱,获效甚佳。中药的基本方:人参(或太子参)12 g,五味子15 g,麦冬15 g,苦参12 g,大枣18 g,丹参18 g,赤芍18 g,北芪18 g。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即生脉散,扶正养脉,具益气敛阴之功[3]。据药理研究证实,生脉散对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大小循环和冠脉循环、调整血压效果最为明显,并能保护心肌细胞。北芪补肝益气,有营养心肌和加强心肌收缩力作用。苦参在本方中为较重要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黄酮类、甾醇、氨基酸等,有抗菌、利尿、抗心律失常作用。苦参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和兴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有关。这些作用又可能与阻滞慢通道抑制钙向细胞内流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早搏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丹参主要成分为丹参酮,其作用主要是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功能,同时能抗凝、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并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血压。另外,丹参还有镇静、镇痛等作用,对于冠心病、心肌炎等原因引起的室性早搏患者,亦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赤芍活血化瘀,辅以丹参疏通经脉。大枣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增加血清蛋白,同时具有营养心肌细胞作用。全方虽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养心复脉之功,但在临床上还要随证灵活加减,才能每获显效。如气滞者,加郁金,延胡索入血理气、行气解郁;血瘀较重者,加田七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痰阻者,加瓜萎、法夏化痰散结,开胸通阳;邪毒稽留者,加七叶一枝花、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祛邪;高脂血症者,加山楂、云苓、石决明去脂化浊,畅通心脉;如心动过速、房颤者,大都属于心气不足,心阴亏虚,阴虚瘀热,内扰心神,血行失常所致,故常加酸枣仁、柏子仁收敛心气,镇静安神,活血散瘀,使心神调节复常。
本院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腕针疗法对心律紊乱疗效甚佳。但腕针疗法在操作过程中,手法非常重要。手法要轻,进针要浅,沿着真皮下走行,不发生针感是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轻刺激为补法,重刺激为泻法。本疗法所选针刺部位,相当于内关、神门穴,属于厥阴心包经及手少阴心经,可主治心胸疾患、心绞痛、心悸。但腕针疗法有别于一般针刺方法,采取皮下平刺,其机制是表浅神经感应性较强,是一种温和的良性刺激。通过经络,使经气发挥其效应,即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改善心肌供血,消除心肌异位兴奋灶,从而控制心律紊乱的发生。
[1]严婉英,何建平.谈谈心律紊乱的辨证论治经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16(3):35-36.
[2]潘莹,刘韬,魏雪,等.16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今日药学,2015,25(9):649-652.
[3]杨建宇,朱庆文,王暴魁,等.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汇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65-78.
2016-01-18)
1005-619X(2016)07-0778-02
10.13517/j.cnki.ccm.2016.07.049
116013 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