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应用X线诊断相关影像研究
2016-01-23沈久凯
沈久凯
(四川省盐边县中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109)
支原体肺炎应用X线诊断相关影像研究
沈久凯
(四川省盐边县中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109)
目的 研究分析X线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的胸部X线表现。结合参考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并追踪观察。结果 62例支原体肺炎病例中:肺部病灶共有94处,形态主要为小片状(30处)、长条状(10处)、斑片状(42处)、大片状(12处),其中分布在肺野周边部的病灶有22例,游走病灶有18例,部分病例中X线显示肋膈角变钝,表示胸腔内存在少量积液。7日内,9例病灶吸收30.00%,14日49例吸收70.00%,21日内39例病灶完全吸收,28日内58例完全吸收,61例病灶在42日内完全吸收。1周血清冷凝集试验:22例结果呈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27例呈阳性,2周血清冷凝集试验:36例结果呈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59例呈阳性。结论 支原体性肺炎的病灶在分布及形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而胸部X线片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支原体肺炎最简单有效的辅助手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诊断;影像学研究
支原体肺炎在肺炎中发病率较低,约占10%左右,其中多发于小儿。支原体是一种比较微小的微生物,其比细菌小而比病毒大,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菌[1]。胸部X线显示:双肺有不同形态的异常密度影,呈分段性分布。实验室检查中,血化验结果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痰培养等发现肺炎支原体则可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现对我院收治的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62例的胸部X线表现,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72岁,所有诊断均依照《内科学》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影像学检查
所有支原体肺炎病例中,均进行胸部X线正侧位片检查,且均进行三次以上的复查。其中25例做过胸部CT检查。
1.2.2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血清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中6名做过细菌培养。
2 结 果
2.1 影像学表现
2.1.1 病灶的形态
肺部病灶共有94处,形态主要为小片状、长条状、斑片状、大片状,其中小片状病灶有30处,长条状病灶有10处,斑片状病灶有42处,大片状病灶与12处。
2.1.2 病灶的分布
分布在肺野周边部的病灶有22例,游走病灶有18例,部分病例中X线显示肋膈角变钝,表示胸腔内存在少量积液。
2.2.3 病灶的吸收情况
7日内,9例病灶吸收30.00%,14日49例吸收70.00%,21日内39例病灶完全吸收,28日内58例完全吸收,61例病灶在42日内完全吸收。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血清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周血清冷凝集试验:22例结果呈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27例呈阳性,2周血清冷凝集试验:36例结果呈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59例呈阳性。6名做过细菌培养患者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阳性。
3 讨 论
支原体是一种比较微小的微生物,其比细菌小而比病毒大,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菌。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肺炎发作,具有季节性特点,主要高发于秋、冬季,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其中以儿童的感染发病率最高[2]。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缓慢,病程长,症状不是十分严重,大多数患者的主要表现刺激性干咳,初发病时有高烧现象,肺部听诊有局部干音和细湿音。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可能会并发神经系统、肝、肾等肺外疾病,因此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为尽早发现,早期治疗[3]。
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有多种形态变化,诊断时应注意与相似X线表现的疾病相鉴别。支原体肺炎肺部病理主要表现为炎性浸润,当主要为间质性浸润时,胸片上主要表现为肺纹理的增多,分布在一个肺段,而主要为宵夜实质浸润性时,胸片上则以斑片状、大片状增高密度影为主,边缘较清。本文主要研究X线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病灶主要分布在肺野周边,且主要形态为小片状、长条状、斑片状、大片状。
综上所述,X线检查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利于早期确诊肺炎并针对其做出早期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所以X线检查对支原体肺炎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1]周宇星.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其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4):138-139.
[2]何悦明,刘春灵,郑爽爽,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5,30(1):75-77.
[3]孙俊瑜,赵凌燕.X线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的影像追踪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5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25.6;R814.43
B
ISSN.2095-6681.2016.36.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