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生鲜电商
2016-01-22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5年8期
2012年被视为生鲜电商发展的元年,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褚橙进京”,“生鲜”这个词也随着褚橙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生鲜电商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仅水果领域就诞生了“褚橙、柳桃、潘苹果”三大巨头,顺丰、阿里、京东、亚马逊、苏宁、新希望、雨润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也纷纷掺和进来。据统计,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达3000家。而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25年,冷链食品的需求将会从现在的2亿吨增长到4.5亿吨。未来食品将成为继服装和3C这两个产品之后的第三大品类,在整个网络零售品类中的占比至少10%。
“电商最后一片蓝海”,这是媒体报道中对生鲜电商最常用的标签,然而,生鲜电商还有另外一面:3万家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几乎无一家赢利。
与3C、服装等标准化商品相比,生鲜产品具有很多特殊性:保存不易、对物流配送的要求极高、保质期短、用户消费习惯多样化。此外,生鲜产品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大规模量化生产,同时也造成了品质的不稳定,不利于塑造品牌等,这决定了生鲜电商前期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包括冷链物流、农场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培育。
已经站在风口上的生鲜电商,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成为会飞的猪,要么摔下来成为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