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奶的笑早已在我心里

2016-01-22任美华

海燕 2014年6期
关键词:回家爷爷奶奶

任美华

奶奶去世三年了,这三年里,我常常想起她,想起她左右为难时的眼神,想起她每个周末在大门口等待我和弟弟放学回家的身影……

我以为,我对奶奶是没什么感情的,可是,我错了……

在我的童年里,几乎找寻不到任何奶奶的影像。直到现在,记忆里残存的也是根据长辈描述而展开的想象。

直到8岁那年,爷爷去世,我的生活才跟奶奶有了交集,也才开始认识奶奶。

奶奶没主见,怕人怕了一辈子,从来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爷爷健在时,脾气不好,动辄张口就骂,奶奶没少受委屈,有什么意见都不敢说。日子一长,奶奶养成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什么事情全都听爷爷的,爷爷指哪儿,奶奶打哪儿。记得之前问过奶奶,为什么那么怕爷爷,她盘腿坐在炕上,脸一撇,脑袋一沉,摇晃着身子,就给你一句话:“你敢不听吗?”其实爷爷是个挺可爱的人,唯独对奶奶不是“哈虎”就是骂,我到现在也不理解到底为什么。

爷爷在时,奶奶听爷爷的,爷爷不在了,奶奶开始听儿子的了。奶奶和爷爷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四个孩子都很团结、孝顺。爷爷去世后,每年过年的时候奶奶是在仨儿子家轮流过的,按次序来。奶奶在谁家过年就到谁家聚会,雷打不动,这没什么好商量的。可是年过去了,难题就来了。

按照哥仨的设想,除了过年指定在哪家过之外,平日里就让老太太自己选择上谁家,她在哪个儿子家待得舒坦,就去谁家,喜欢住就多住段时间,不喜欢就少住几天,让奶奶自己说了算。

结果,这个很是民主的决定却给奶奶出了一个大难题。过完年,一般都是过了正月十六之后,儿子们就会去问奶奶:“妈,年过完了,先上谁家啊?”奶奶依旧是盘腿坐在炕上,把脑袋一沉,两手压在腿下,摇晃着身子,一言不发。

几个回合下来,排行最小的爸爸终于憋不住了:“妈,你看你,你想上谁家你就说呗,都是你儿子,有什么不好说的?”奶奶把脸一扬,满脸为难地说:“那你说我上谁家?”儿子们一听就都笑了,“俺问你呢?你怎么问起俺了?”有的时候逼急了,奶奶也会急中生智说:“我想去喃姐那儿。”这是少有的痛快。

后来,奶奶跟妈妈聊天的时候,说了实话:“我要说了去谁家,不得罪人吗”?奶奶是怕选老大,就得罪了老二、老三;选老三,就得罪了老大、老二;选老二,又得罪了老大和老三。孩子们恍然大悟,老母亲就是怕得罪儿子和儿媳妇们啊。

后来哥仨一商量干脆就排着来吧,一家三个月,姑姑也偶尔会接奶奶回去小住。可是,哪天走,哪天来又让奶奶犯了难。哥几个也就索性不问老母亲了,互相商量着,到了约定的时间就来车接。奶奶也落得清闲。

奶奶一辈子没少受气,但却没受什么累,所以身子骨儿一直很硬朗。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耳不聋,眼不花。奶奶接电话的时候,将听筒对着嘴,话筒对着耳朵跟人唠得那叫一个好。有时候,她还能在卧室,根据在客厅的你说话的内容,判断出你在给谁打电话。

奶奶没有经济来源,这辈子从来没出去挣过钱,她手里为数不多的钱也都是用村里每年给的不到400块的养老金,和孩子们过年过节给的钱攒的。这些钱,奶奶从来不花,她想用这些钱攒自己的棺材本儿。所以奶奶从来没给我们这些孙子孙女零花钱,也没给我们买过衣服、雪糕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

奶奶不花钱,却经常把钱拿出来数,为什么?怕丢。数来数去,直到数目一分不差,然后纸包纸裹地找一个自认为很安全的地儿放好。可问题是,奶奶经常换放钱的地方,有时别在里层的衣服上,有时揣在裤兜里面,有时放在柜子里,有时放在包裹里……这样做的结果是,奶奶常常翻箱倒柜,着急忙慌地找。问她找什么,她也不放声,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又是把钱放忘了地方,在找钱呢。

鉴于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儿女们就商量着在银行给奶奶开了个户,把钱给存了起来。就给奶奶留了二三百块钱的现钱,好让她没事数数,也算开发智力了。不过,有时奶奶一见到帮她管存折的堂姐就问:“你说我折里有多少钱啊?”

我从没有像我的儿子喊他的奶奶那样,撒着娇,甜甜地叫一声“奶奶——”,我嘴里喊的奶奶,更像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没有多少感情色彩在里面。

不是因为奶奶没给过我们零花钱,也不是因为奶奶没给我们买过东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我知道,奶奶心里有我们。

在四个儿女家住,儿女们都是好吃好喝照顾着。有的时候,等到我和弟弟放学回家,奶奶就会悄悄地招呼我们过去,然后从包袱的最下面拿出几块糖或者饼干什么的给我们吃,那些都是她在别人家舍不得吃偷偷留给我们的。

有一回,忘了是高中还是大学的时候,就只有我和奶奶两个人在家的时候,奶奶偷偷地把我叫进屋里,从兜里掏了10块钱给我,我缩手,奶奶一下子捏住我的手,硬塞进我手里。“奶啊没有什么钱,这10块钱你拿着买点儿吃的。”我挣扎着,说不要,“悄悄点儿,别放声儿,谁都别告诉哈。”这个时候奶奶更怕别的儿女知道了见怪。

我拧不过她,等妈妈回来后,我把钱给了妈妈,然后,妈妈又把钱还给了奶奶。在妈妈把钱还给奶奶的一刹那,我看到了奶奶脸上的失望。她盘腿坐在炕上,摇着身子,深深地叹了口气。等我们转身离开的时候,我依稀听见后面有个声音说:人家不稀得要啊!奶奶,这钱不是我不稀得要,是我不能要!等我工作挣钱了,还得给您零花钱呢!

大学时,开始离家住校,学校离得近每周都能回家。每个礼拜天,返校的时候跟奶奶打招呼,她都是那句:“再什么时候回来?”我说:“周五放假就回来。”

再后来在市内上班,而后成家,便只能偶尔回去一次,临走之前,奶奶还是那句:“再什么时候回来?”她是盼着我们常回家,我说:“有工夫就回来。”可是这样“有工夫”的时候却越来越少。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奶奶老了,老得都糊涂了。

刚开始,见了人,她认识,但就是说不出名字。后来,见了认识的人,聊了半天,然后问人家:“你是谁啊?哪家的?”再后来,直接告诉奶奶这是谁,奶奶也记不住了,仍不断地问人家是谁。

有一天,带着孩子回家看奶奶,孩子在炕上陪她玩了半天,孩子喊我妈妈时,奶奶恍然大悟:“啊,这孩子是你的啊!我说嘛,哪来个孩子。”

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天天吵吵着要回家给爷爷做饭,爸爸和妈妈天天哄着:“这就是你家,你还回哪个家?先上炕等着,我们去做饭……”在奶奶的印象里,还有那个南山坳里的三间老房子才是她和爷爷的家。

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2011年5月14日晚上19:29分,妈妈打来电话:“回家一趟吧,奶奶要够呛……”心里“轰”得一声,像什么塌了似的。我以为,我对奶奶是没什么感情的,可是我错了。

老公开着车,一路打着双闪疾奔。遇到一辆给让路的车,我心里都会感激半天。20分钟,赶到家里,但奶奶已经睁不开眼睛了。我咽了几下唾沫,叫了声“奶奶”,奶奶眼睛动了动,还是没睁开,或者说是睁不动了。

晚上11点多钟,奶奶气息已经微弱很多。由于走得匆忙,家里的孩子没有安顿好,长辈们让我们赶紧回家,安顿好了再过来,有事打电话。

接近12点,回到家,浑身无力地给弟弟发了个短信,“到家了,奶呢?”很快,弟弟的短信发了回来,我的心悬着,大拇指迟迟不肯按确定键,我竟然连短信也不敢看了。

深呼吸,手指用力,短信打开了,用眼扫一遍,两个字,是什么却没看清,这时候眼睛也不好用了。我搓搓眼睛,用手指盖住屏幕,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第一个字,“没”,心里一紧!赶紧看第二个字,“没事!”我心里松了口气,但理智告诉我,这只是暂时的。

5月15日凌晨2:20分,电话铃声响起,“奶奶走了”,四个字贯入耳中……

安顿好孩子,赶紧往家中赶,我以为我对奶奶没什么感情的,可是,奶奶的笑容总是浮现在脑海里。一路老公安慰我,奶奶95岁高龄,无疾而终,是喜丧。我“嗯,嗯”地应和着,强忍着不哭。

到家,下车,跪地,眼泪就再也忍不住了。给奶奶磕完头,起身,看见奶奶的遗像,分明就跟我心里的奶奶的笑容一个样儿。

原来,奶奶早已在我心里。只可惜,等我明白时,我,已经没有奶奶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回家爷爷奶奶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