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情况分析

2016-01-22张靖晨王立柱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张靖晨 王立柱

【摘要】由于招生规模扩大的后续效应,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导致就业问题愈发严重。本文专门就数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对数学专业就业优势、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  数学专业  大学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46-02

一、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优势

1.数学是其它学科的基础

数学有着很强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性,对其它学科特别是理工类学科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以使思维更具有广阔性,进而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数学是其它相关专业的“母专业”。小到天气预报、红绿灯时间配比;大到航空航天、国家经济政策, 到处充斥着数学[1]。因此,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欲“转行”进入科研数据分析、三维动画制作、金融保险等职业,具备先天的优势。

2.可就业岗位相对较多

据相关材料显示,今后5年内,我国高中教师缺口达到116万人,其中对于数学此类基础学科的教师需求量最多,某些城市甚至出现了数学“教师荒”的现象。为了拓宽师资渠道,国家面向社会招聘教师,这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就业选择,为其发展拓宽了道路[2]。

此外,公务员也是数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较好的选择。公务员职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工资福利较高,因此有许多毕业生都会选择考取公务员。由于公务员工作内容和服务的对象都和数学相关,因此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具备足够的数学素养。

二、 数学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数量激增

由于前些年高校扩招的规模过大带来的后续效应,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不断累积增加。虽然数学专业就业岗位相对较多,但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导致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加。此外,众多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都在培养数学专业人才,这就使得数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与就业岗位形成了供过于求的格局现状。

另外,部分科研院所岗位对应聘者要求较高,许多本科毕业生在竞争中不占优势。而对于数学师范类学生来说,由于近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生源逐年较少,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教师岗位趋于饱和。尽管天然地理条件不太好的西部地区教师资源匮乏,众多毕业生却不愿去西部。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数学专业毕业生不能找到符合心目中要求的职位。

2.学科发展力度不足

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但是大部分高等院校对基础学科的投入通常不足[3]。虽然数学专业相对来说需要的资金数量较少,但由于目前普通高校面临的资金压力普遍较大,这就导致了对基础性学科在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力度不大,出现了发展滞后的现象,这也间接导致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因此,应立足于长远,加大学科发展力度。

3.学生多注重理论而忽视应用

普通高校数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只注重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但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不仅仅是学校所设立的科目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变通性,灵活运行所学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并不重视社会实践、实习等难得机会,并没有利用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绝佳时机,往往对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同虚设,白白浪费提升自身的绝佳机会。这也是数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特别关注两点:第一,大学生应在面对现实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而非盲目地随波逐流。第二,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竞争优势,所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建立完善的数学专业化就业指导模式

首先,高等院校应建立数学特色系统专业化就业指导模式。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全面了解就业环境,有目的地提升,使学生在该方向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与职位所要求的素质模型相匹配[4]。其次,教师应该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通过数学教学和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将自身的各种资本和优势传递给市场,使学生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

3.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后续课程

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岗位需要和学生后续发展目标,开设后续拓展课程。后续拓展课程可根据培养目标划分为: 数学专业知识提升类课程、数学应用类课程及教师教育类课程三大类[5]。教师对学生可采取分类分层次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职业规划,自主选择方向。这样的后续课程设置模式,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顺应就业岗位市场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刑妍,尹康平.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SWOT分析.保山学院学报,2013,(5) .

[2] 梁海軍,唐加冕. 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及对策研究.科技信息.

[3] 彭义泰.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4] 杨丽,高俊宇,贾庆兰. 河北省数字专业学生就业形式分析与对策研究.科技信息.

[5] 马晓燕. 多元需求下数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泰山学院报,2013,(11).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JG14DB380)

作者简介:

张靖晨(1994.9),女,辽宁辽阳人,汉族,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

王立柱(1979.12)男,辽宁营口人,汉族,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嵌入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探讨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大学毕业生租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探索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