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中认知失调理论运用
2016-01-22柳珺珺
柳珺珺
【摘要】课堂教学可运用多种心理学理论,本文尝试对认知失调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归纳,建立了学生认知失调后平衡模式,并提出了运用认知失调理论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认知失调理论 心态平衡模式 课堂教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6-0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来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朝教育的目标发展。从事教学的工作者都不难发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经历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因此,笔者想在此谈一谈认知失调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认知失调理论的涵义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 其基本原理是:人们的心理具有一种一致或平衡的倾向。但是认知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着“不适合”的关系,由此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形成了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失调的压力。这种压力导致的结果可能为认知的改变、行为的改变、选择性接触信息和观点等。
该理论对搞好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在学习未发生前,他们的行为、观点、信念等是与其对应的认知元素相协调的,即处于平衡状态中;学习开始后,学生会遇到知与不知的矛盾,已有知识与某种新知识的矛盾,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的冲突,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之间的差距,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的矛盾等等。此时,现在接触的信息对应的认知元素与原来的认知元素之间相失调,随之产生了为解除认知失调所导致的不快感,紧张感等压力。一旦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或行为使之与现有认知元素相协调,这些矛盾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这时,认知失调所引起的不快感、紧张感就随之消失。进而产生一种轻松、愉快、满足和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强化认知动机,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欲。
二、学生认知失调后的心态平衡过程模式
学生认知失调后,在其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的驱动下,可以通过一系列心理过程努力使得认知元素之间达到新的协调和平衡。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学生认知失调后平衡模式”:当新的认知元素B'进入学生认知结构后,与原有认知元素B不协调,即B'≠B,产生不愉快的失调体验,这种心理上的消极体验形成了压力,驱动学生或改变B'或改变B或增加G等方法来消除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以达到新的平衡B'=B。当然要深入理解这个模式,还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产生失调时,人们追求一致或平衡的倾向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避免或抵制新的认知元素,以维持原有的认知协调状态;二是主动减少认知的失调,以建立新的认知平衡状态。可见这个模式中最后B'=B的状态并不一定是积极的。要想获得第二种结果,就要依靠老师恰当地创设失调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我们在此创设失调情境时,需要把与原认知相失调的认知元素适度掺杂在与原认知相协调的认知元素中。这是因为:失调产生的压力大小是随着失调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而在承受失调压力的能力方面,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对于一些人来说,失调是极端痛苦和无法忍受的,他们会努力避免失调的产生,即使对于一个承受力很强的人来说,过多过频的失调恐怕也不是件好事。因此要将B'≠B掺杂在A'=A和C'=C中。不过,这个度的把握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精心地准备。
再次,根据失调理论,要减少失调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改变原有的认知元素B,这是最简单和最容易做到的,但这种改变可能造成一系列新的失调。第二种是改变新的认知元素B',这样做除非是有盲目的信仰,一般来说比较困难。第三种是增加新的认知元素G,新的认知元素在某种意义上调和了处于失调关系的两个元素,这是在教学情境中经常发生的。
三、运用认知失调理论促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专家张诗亚教授主张整个课堂教学分为“诱惑-辨惑-演惑-解惑”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即是由认知失调到认知转换,再到建立新的认知平衡的过程。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认知失调的原理,增强课堂效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促成认知失调的前提。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认知起点的界定应遵循难易适中的原则,使之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产生认知失调;二是应把握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原则,不失时机地保证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师的备课中有一项就是要求备教学对象的认知起点,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新旧知识的必要联系而失去认知失调形成的动力,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
2.巧设问题情境
有水平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有意设置疑问,设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使学生对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急切地等待教师解难释疑,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了认知失调理论,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的动机。那怎样才能创设好问题情境呢?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模式是:设疑-不协调-探究-问题解决-满足。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关键要在设疑的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明确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
3.运用激励和及时反馈的原则把握教学进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
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言语激励和榜样激励,有助于他们的积极思维,打破认知平衡,陷入认知失调,加强新知识相互作用的内驱力。另外,当学生处于认知失调又难以达到平衡时,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在对某一问题积极的思索之后,往往伴随着对教师反馈的期待倾向,这种期待是他们寻求社会支持以达认知平衡的心理反应。此时,教师的及时反馈在认知失调教学进程设计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美]Leon.Festinger,《认知失调理论》郑全全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0
[2]熊和平,《认知失调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四期
[3] 陈芒良, 《大学生认知失调及其心态平衡过程与思想教育方法的确立》,《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