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2016-01-22庞建丽高丽娜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转型发展应用型

庞建丽 高丽娜

【摘要】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黄淮学院做了一些探索,在制定后执行的过程中,对于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课开设,选修课以及实习实训方面做了剖析,根据发现的一些问题,试图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希望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对于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  培养方案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0-03

The Research on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of Local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Pang Jianli 1,Gao Lina 2.   (1 Huanghuai University Academic Affairs  Henan Zhumadian  4630002 Huanghuai University Animation institute   Henan Zhumadian  463000)

【Abstract】 Huanghuai University try to do some exploration o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plan of local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training program, the paper analyze in the  process making for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elective courses and practical trainingaspects. According to some problems found, try to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methods, hope for providing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to the   local the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Key Words】 Application Oriented; Training Program; Transition

一、引言

黄淮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2004年升本,升本之初,學校基础差,底子薄,提出了“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院精神,根据学校总体发展战略,经历了生存追赶期,转型发展期,目前正在进入转型提升期,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目前对于人才类型的分类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分类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另一种分类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其中应用型人才包含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黄淮学院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倾向于第二种分类。我校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是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类型主要是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

针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实现这些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最主要的抓手,黄淮学院紧跟发展步伐,制订了最新的2013版培养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困惑,在转型提升的过程中,有必要剖析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对于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本科培养方案构成

黄淮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修订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突出应用

在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中,以突出应用为主题,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2.强化实践

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在总学时学分的比例,特别关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革。

3.坚持创新

应用型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形势不断变化,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应在坚持创新的前提下,不断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4.分类指导

根据专业集群优先发展的思路,将校内专业分成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管理经营类四大集群,专业集群内实现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培养方案制定中注重专业差异,进行分类指导。

根据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原则,培养方案的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培养方案结构

课内教学(3个学年) 必修课 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英语

大学体育

计算机基础课程

思政类课程

就业指导课程

创新创意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限制选修课 专业方向课程 培养方向1

培养方向2

公共艺术课程 7选2模式

任意选修课 素质拓展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 校级公选课课程库

课外实践 集中性实践环节(1个学年) 毕业论文或综合训练

实习实训项目

第二课堂方案 职业素质模块

社会实践模块

创新创业模块

(1)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指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课程、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创新创意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

(2)选修课。包括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包括2个方向的专业模块课程和公共艺术课程;任意选修课包括专业任意选修课和校级公共选修课程。

(3)集中性实践环节。针对以前相对松散的实习实训管理,将各专业实习实训项目化直接在培养方案中呈现。第二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职业素质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创新创业模块。

根据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制定了详细的学时学分分配方案,构成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构成表

三、培养方案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的问题

目前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单门课程构建,课程的逻辑体系相对严密,各个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是一种宏观课程体系的构建,未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对接,虽然每门课程也有详细的教学大纲,但存在着相关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叠,众多高校也注意了这个问题,于是提出了课程群构建教学体系的做法。黄淮学院目前的培养方案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重复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效率降低,也浪费了日益削减的学时。

2.专业方向课分流问题

在培养方案体系中,专业方向课属于限制选修课程,一般根据专业的特点,分为两个培养方向,设计的初衷是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就业途径,在实际的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班级规模的限制,绝大部分专业只开设了一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3.任意选修课问题

任意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选择的余地,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大知识面,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师资力量、实验条件以及设备的影响,部分专业选修课课程并未开出,学生无法实现自由选择该模块的所有课程,退而求其次一般由各专业教研室指定开出,虽然满足了学时学分的需求,但未能实现多样化选择的需要,其开设的方法和必修课没有大的区别;

校级公选课的开设是专业选修课的延伸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选修课的不足,但校级公选课的遴选如果不严格,就会出现个别专业拿出自己的专业课作为全校的公选课,这样就会出现选课人数不足的现象,因为这些课程的专业性很强,非专业的学生接受起来困难很大。公共选修课学生遍布全校各个专业,教师的调停课都会对相关院系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4.实习项目实施问题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黄淮学院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的时间主要在校内学习,属于课内教学的范围,另外1年时间到实习基地或合作发展联盟单位进行实习实训,属于集中性实践环节。为此,培养方案制定中,各专业制定了实习期间的实训项目,设计的初衷是实习环节实行项目化教学,更加贴近专业实际,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一部分专业由于实习条件的限制,比如没有足够多的实习基地或场所,有的专业分散性较强,培养方案中设计的实习项目很难被完全执行。这是整个培养方案实际执行中较为困难的地方,没有执行的后果就是项目化教学培养目标落空,实习依然是粗放的管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实习管理监控难的局面。

四、问题解决思路和措施

1.重新梳理培养目标,构建课程群

黄淮学院的总体培养目标,依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来展开,因此,培养方案制定中,各专业主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上面的三个方面描述,整体思路是明晰的。解决单门课程构建培养体系和课程建设的问题,首先应是重新梳理课程体系,理清相关课程的逻辑关系以及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组建课程群或课程模块,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对应相应的培养目标,即每个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对应“知识、能力、素质”的哪些培养目标。这样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更强,而不至于是宏观和笼统的描述。

以文化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为例,重新构建课程模块,以专业培养规格矩阵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如表3所示。

表3 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规格矩阵

2.建立更加宽泛的选修课体系

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选修课的开设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建立更加宽泛的选修课体系,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前提。

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共12学分216学时,如果一个专业总学分为165学分,总学时为2200学时的话,选修课所占比例分别约为7%和10%,在培养方案中,各专业罗列了很多的选修课课程,但由于师资或其他条件的限制,很多选修课程实际上未开出,没有实现选修课的任意性,课程的开设很多是教研室直接指定,这样与设计的初衷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建立更加宽泛的选修课体系,必须要解决两个前提条件,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和足夠的课程资源,这两个条件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也是此类学校先天不足的地方。目前,黄淮学院除了解决师资的问题外,已经把相当大的注意力放在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上,其中2014年教学工作的主题为“课程建设年”,资助和立项了140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首批建设目标,通过核心课程的建设,从而带动全校各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通过2-3年的努力,相信在这个方面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实现建立宽泛选修课体系的目标并不遥远。

3.鼓励小班授课,明晰专业方向

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专业方向课培养方案中分成了两个培养方向,执行中一般只开设一个培养方向的课程。开设两个方向课程有班级规模的限制,一般允许30人以上才能开设,当学校进一步发展,经费相对充足,不再过分强调教学成本,实现小班授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向,这样的问题即可解决。

4.扩大合作发展联盟规模,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解决实习场所困难的局面,通过实施合作发展联盟,建立更多更大规模的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升合作发展水平。合作发展联盟建立的实习基地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开展项目联合研发、推进合作办学等方面,合作发展联盟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上述措施的实现。

(1)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要具备承接相关专业学生操作训练、顶岗生产、参与企业管理的条件,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

(2)创新人才培養模式。入盟成员单位对于教育培训、生产研发、设备设施、人力资源、就业岗位等资源进行开放,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推动学校和入盟成员共同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联盟高校之间进行跨校选课互认学分,共享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利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合作联盟成员之间可以从教学和生产的实际出发,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互通。学校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直接授课或开设讲座,企业可聘请学校教师参与生产研发和技术创新,从而加快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4)开展项目联合研发。联盟单位之间结合教学和科研实际,整合资源、分工协作、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等研究和开发工作。

五、总结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专业调整和课程建设是其重点,其中最主要的抓手是培养方案的制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黄淮学院组织各类专家一起研究探索,在具体的执行中,对于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课开设,选修课以及实习实训方面做了剖析,根据发现的一些问题,试图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希望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对于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士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 2010(10), pp.5-8.

[2] 古天龙,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12(1), pp.107-110.

[3] 席成孝,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看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安康学院学报, 2013(2), pp.92-97.

[4] 杨吉兴,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 2012(12), pp.95-99.

[5] 杨兴林,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着力四个转变[J],扬州大学学报, 2011(2), pp.3-7.

[6] 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 2010(5), pp.147-149.

[7] 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高等教育研究[J], 2012(8), pp.65-70.

[8] 吴中江,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 pp.66-70.

项目来源:黄淮学院校级教改课题(2014XJGLX0208,2014XJGLX0906)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转型发展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浅论地方高师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与改革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