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问题—互动”教学法探讨
2016-01-22方艳王慎
方艳+王慎
【摘要】职业高中的数学教育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强调基本技能和数学思维的培养,施教时应突出为专业课打牢基础的作用。针对当前职高数学教育偏理论轻实际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互动”教学法的内涵,探讨了具体实施方法,指出可从问题情景、互动引导、梳理总结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态度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职业高中 数学教育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26-02
数学具有开发思维方法、形成生存发展基础能力至塑造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促进独立考虑能力等教育功效。作为职高的重要基础课,数学教学内容抽象,对学生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由于生源原因,职校学生入学时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往往参差不齐,对教学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美国数学家克莱认为: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从问题发现中产生,在问题解决中体现出意义和价值。问题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驱动力,因为问题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准备了思考、研究、交流的载体,从而为“互动”提供了必要条件。课堂教学时根据内在逻辑性,将知识点的形成、发展、应用过程,以问题系列的方式提出,把问题作为教学脉络已成为现代教育学的共识。而“问题-互动”教学法正是上述共识的具体实现方法。
一、“问题-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互动”教学法围绕“问题”这一课堂核心,将“互动”作为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以达到要求的教育目的。教育学理论指出:好的“教学”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的实现就是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从广义上来看,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内,师生间、生生间思想与知识的沟通交流,它既是沟通交流的方法和过程,又是信息交换后师生观念、心理上的变化结果。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商讨、试验、合作等“互动”方式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问题-互动”教学法的意义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数学不仅是知识灌输和解题能力锻炼,而且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它从所熟悉的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运用相应命题解决,最后加强对所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掌握。因此,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日常教学工作应注意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来促进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综合利用数学知识尝试、体验、发现、抽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问题-互动”也是职高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在互动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所需内容进行意义建构,保证了教学的高效性。与普通高中不同,职高数学教师面对的学生专业有所差别,虽然可以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与学生学情有所差别。当通过“互动”发现所设目标与课堂实际不符时,可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恰当调整,适应当前学生专业和学情需要,更好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方式,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想法和经验能够得到充分展示和交流,并通过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因此,“问题-互动”是高效教学的需求和保证。
三、“问题-互动”的实施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以学生所学专业或所熟悉生活为情景,从其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抽象出待掌握的数学知识,改变那种认为数学与实践无关的观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形成学习积极性,使其体会到专业知识、日常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利用“互动”达成提炼—探索—思考—解决的教学导入过程,将学生引导至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通过引发心理悬念,把其思想认识中的关注点、意识、想法揉合起来,进而激起探索和求知兴趣。为此,可通过以下方法设置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引入专业情景中;将专业知识引入数学情景中;“互动”过程中发现新的数学或专业情景。
2.恰当指导,养成思考能力
学生在面对由新知识点引出的问题时,往往难以找到解决的思路,不能构建出旧认识与新知识间的关联,辨别不出知识应用的正确性、解题思路的调整方向等,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师生互动为平台,进行恰当指导,并保证为学生留出足够思考空间。可采用以下启发引导方法:再次强调解决问题需要的命题;重新讲解新概念;引导学生审视分析题干,挖掘开始没有注意的隐藏条件,启发学生实验、猜想、归纳、演绎等;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信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交流。
3.总结归纳,提高训练效率
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认知需求、认知水平,利用“互动”方法激发学生总结所学内容、主动归纳知识的习惯,保证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间的关联及相应数学思维。
课后练习设计时,应将专业要求重点学习的数学知识综合入专业知识当中,将专业知识渗透入例题和习题中,让学生进行数学训练时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本专业的联系,提高数学练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完善“问题-互动”教学模式。
常用总结方法: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复盘,比较不同解题方法优劣;引导学生对新旧概念进行比较、辨析;从数学思维、解题技巧、专业联系等方面进行总结。
常用训练形式:探索例题的迁移变化;对错误解答进行反思和分析;引导学生将数学和专业知识结合自主命题。
四、“问题-互动”教学注意事项
1.从“互动”出发设计问题
“问题-互动”教学的根本驱动是问题,决定实施效果的关键是问题是否合适。课堂教学时应提出符合学生专业及知识的情景,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实际困难,给出的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可探索性,以利于师生或生生互动。在问题设计时需注意两个阶段的工作。课前应建立反馈机制,从前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课堂中提出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逻辑关系、语言表述的生动性、问题的变形扩展、利于正迁移的思维定势构建和引导学生时合适的信息和资料。
2.以问题为中心展开“互动”
互动涉及到两类对象。首先,学生是“互动”的主体。课堂活动中,学生要有足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学中有了积极参与互动的态度,就能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从历史问题中寻找解决途径,愿意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和其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给出各种可能的解法,并认真进行推理验证。其次,教师作为“互动”的引导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教学流程,仔细观察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成因,采用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牢牢掌握住教学的节奏,从而保证“互动”活泼而有序,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逐年增大,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问题-互动”教学,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能够将数学理论和专业实际充分结合,使得学生产生较好的认知态度和学习兴趣,为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课堂“互动”中师生间情感和学生合作精神得到很好的促进。
参考文献:
[1] 张国祥.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2), 151-153.
[2] 张国祥. 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J] 学术研究. 2013(4), 93.
[3] 黄绍海.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8),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