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耳目喉舌”和公共话语空间——《人民日报》评论版的双重角色建构
2016-01-21王潇
王 潇
党的“耳目喉舌”和公共话语空间
——《人民日报》评论版的双重角色建构
王 潇
[摘 要]《人民日报》在2013年建立了历史上首个评论版,企图建构“喉舌”和“公共话语空间”的双重角色。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该报评论版讨论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参与成员“地位”非常不平等,尚且算不上一个理想的公共话语空间。
[关键词]《人民日报》;评论版;喉舌;公共话语空间
[作 者]王潇,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研究背景
(一)文献综述
由于“公共话语空间”来源于公共领域理论,二者联系紧密,故笔者将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也一并收集整理,主要综述评论与公共领域、公共话语空间建构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评论与公共领域、公共话语空间建构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从1979年至今,在中国知网篇名检索中以“评论”且“公共领域”检索得到文章13篇,以“评论”且“公共话语空间”检索得到文章2篇。研究的重点更多地集中在网络新闻评论,共有9篇。只有1篇是研究党报评论与公共领域建构的——《浅析“公共领域”在中国党报平台的发展空间——原<长江日报>栏目[圆桌]与[长江评论]的对比分析》。
由于文献资料过少,笔者遂又以“时评”且“公共领域”进行篇名搜索得到相关文章9篇,其中关于党报的为0篇,“时评”且“公共话语空间”进行篇名搜索得到相关文章0篇。
综上可以看到,目前将报刊评论和公共领域结合起来考察的文章非常少,关于党报公共领域建构研究的就更少,而作为刚刚创建的《人民日报》评论版的研究只有5篇,结合公共领域理论的研究则完全没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抛砖引玉之用。
(二)《人民日报》评论版概况
《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评论是其核心竞争力。“今日谈”“任仲平”文章等各版面的评论专栏逐渐成为《人民日报》的名牌评论栏目。2010年1月7日《人民日报》打破“栏”的界限推出了《人民日报》历史上的第一块评论类版面“观点”。
但是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和社会的逐渐发展成熟,国内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舆论格局,主要表现在:一是主流媒体的话语尤其是党报,在舆论场中呈现被边缘化或日渐被边缘化的趋势。二是过去“简单粗暴”的单向传播方式,在有些时候已经不能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了。比起收听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各阶层更加需要借助一个公共空间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面对这种困局,《人民日报》顺应时代的浪潮,在2013年新增设了该报历史上的第一块“评论版”,这使得该版本身就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而在其第一期的《致读者》一文中,编辑更是将该版定位为“干部论政的平台、学者争鸣的空间、群众议言的广场”。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在开设之初是有意将评论版打造成“喉舌”和“公共话语空间”的一个共同体,以“更好地传递党心民意、建构理性思想、凝聚社会共识”,这可以看作是党报在新时期发出主流媒体声音的一种全新探索。如今,一年过去了,《人民日报》评论版这双重角色建构得如何,非常值得观察研究。
二、研究理论——公共话语空间概述
“公共话语空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来源于公共领域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后期,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导人尤根·哈贝马斯是该理论的集大成者。按照他的定义,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本身,以便就基本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简而言之,公共领域是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的,其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
对于“公共话语空间”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将根据哈贝马斯在书中所写的公共领域的
三要素——参与成员的平等性、讨论议题的开放性、参与成员的广泛性作为评判依据,来判断《人民日报》评论版的公共话语空间建构情况。
三、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结合《人民日报》评论版的现状,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该版面做一个比较系统的解读。
(二)样本选取
由于有关研究表明,一年抽取2个构造周样本能够可靠地反映总体。本文选取2013年一年的《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上下半年各随机抽取了一个构造周。由于该报评论版只在周一至周五出版,所以一个构造周为5天,两个构造周共10份报纸。另外,本文还使用连续日期抽样法从上下半年各随机抽取了两个连续的自然周,分别是3月18日至3月29日和11月11日到11月22日,共20天的报纸。最终,通过构造周抽样和连续日期抽样两种方法,共抽得30份报纸,183篇评论文章作为研究对象。
四、《人民日报》评论版内容分析
(一)参与成员
由于《人民日报》评论版上大部分未标明作者身份,本文对于身份的确定方法是:将作者名字百度搜索,出现该名字明确的身份介绍即确定身份,否则算为身份未知。
如表1所示,评论版上的作者包括本报记者和评论员、官员、教授学者、读者、其他党派人士、其他媒体人(非本报的资深评论员)、匿名者和一些转载的文章,可以说是汇聚了官、民、学、媒四方参政议事的声音,多类主体构成的作者队伍实现了公共话语空间参与成员的广泛性。
但是,本报记者和评论员约占评论作者队伍的36.6%,以各部、局副级以上,各省、市、县委书记,各省省长为主要构成的官员约占10.4%,转载的稿件占15.8%,其中72.4%是各级党报和自家旗下刊物,几乎没有都市类报纸。这些来自官方的声音就占了作者队伍的62.8%之多,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该平台能还是更多地被官方、官媒所占用,发挥着自己的“喉舌”功能,其次是以教授学者、其他媒体人为首的精英话语,最后才是经过编辑把关筛选过的读者话语,评论版上的参与成员之间很难说得上是平等的。
综上所述,《人民日报》评论版的参与成员构成非常广泛,但由于其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自身定位,该版上参与成员的“地位”差距非常大,来自官方的声音更多的成为主导。
(二)讨论议题
1.栏目构成。每期的《人民日报》评论版是由很多个不同的栏目构成的,每期的栏目数量稳定维持在5—7个之间。在统计的183篇文章中只有40篇没有所属栏目。不同的栏目会有不同的主题,因此,通过分析栏目构成可以很好地考察议题的开放性。
在统计的30期样本中,共出现了13个栏目,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不同的深度和取向。“大家谈”和“来论”主要侧重于社会个案化的现象和社会热点话题、事件的评论,其更多的是读者自我认知的表达。“人民观点”、“评论员观察”这两个栏目共同构成了评论版大部分的头条评论。它们解读时事、为社会把脉,其评论对象指向的多为时政方针与政策法规。“声音”和“治理者说”的发言者是各级领导干部,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政治、社会管理创新以及对中央材料的学习。“新论”和“名家笔谈”是教授学者的言论场,“新论”更侧重于政治方面,“名家笔谈”则是教育、文化为主。而“人民时评”和“纵横”主要是对国内外的热点事件、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评述,前者的观点一般代表着《人民日报》,而后者的文章全部是转载自其他媒体。“钟声”和“域外听风”都是发表的国际评论,前者主要更偏向政治方面,后者更多的是介绍当地的人文。“悦读”栏目刊登的评论相对来说更“软”一些,多是一些对人生的感悟。
这些不同的价值指向与深度各异的评论栏目相互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层次感、有区分度的《人民日报》评论版,为该版呈现多种多样的公共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2.议题题材。《人民日报》评论版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时政、财经、国际、法律等无所不包,日趋多元化。
该版上时政类题材明显多于其他,约占33.9%;其次是社会题材,约占23.5%;其他各类题材分布比较平均,包括6.6%的法律、5.5%的国际、6%的文化、6.6%的教育、13.1%的财经、1%的环境、0.5%的传媒。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评论版的选题题材“接天通地”,既有宏大叙事,比如关于我国改革的分析,能够起到高屋建瓴、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也有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比如异地高考、双11网购,能够回应百姓的关注,疏解社会矛盾。各种各样的议题题材都可以在评论版上被讨论,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
3.议题评论对象的性质。议题评论对象的性质是指其作为新闻事实呈现给评论者的价值特征,分为正面、中性、负面。
表1
所谓正面的选题,除了传统的对政策和方针的赞扬与鼓励之外,还包括在阐明评论对象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避免一味叫好,使评论更客观。
所谓中性的选题,就是对评论对象的一般客观分析,有时是分析某种当前的形势,有时是阐述一个新的理论观点。
所谓负面的选题,并非是揭黑性质的,而是对国内外各个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评论,其出发点并不是某种情绪的宣泄,而是对问题的深入挖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如图1所示,评论版的议题以中性为主,负面次之,正面最少。中性的议题比如《积极参与北极合作》《“中国经济升级版”意味什么》《中国“页岩气革命”应求稳》等,作者都是对当前中国发展大局献计献策,中性陈述居多。负面的议题比如《出版业该挤挤“水分”了》《假官员照见真问题》《不挂牌暗藏玄机》《自由放任助长媒体丑闻》等,在其批判的对象中,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制度占到了1/3。正面的议题有《唱响“金砖”声音》《“特色决策民主”为中国引路》等。这些指向不同的文章,使得评论版上的议题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图1
4.小结。通过对评论版宏观栏目构成、微观的议题题材和议题评论对象性质的分析,发现该版栏目构成非常有层次感;议题题材时政和社会基本持平,其他的财经、教育、文化等热点话题也都能有所涉及;议题评论对象的性质并没有一边倒地偏向某一种,能够营造很好的理性探讨的氛围,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笔者得出结论,该版在讨论议题的呈现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五、结论——两种角色的失衡
通过对于参与成员的平等性、讨论议题的开放性、参与成员的广泛性这三个要素的考察,笔者认为,《人民日报》评论版尚且算不上一个理想的公共话语空间。
这主要是由于评论版参与成员“地位”的不平等。即使评论版上的讨论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由于大多数发出声音的都是官方、官媒,这使得该版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公共性被大大限制了。另外,评论版上对于相当一部分作者身份的隐匿,无疑是混淆了市民阶层和公共权力所有者的界限。还有评论版上观点的多元交锋几乎没有,每篇文章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且以中性议题为主,这违背了“公共话语空间”本身应有的“讨论”的含义,也与该版最初对自己的“干部论政的平台、学者争鸣的空间、群众议言的广场”的定位完全不同。在统计的样本中,共出现了5期系列评论,4期“大家谈”,前者是就一个话题由不同的人(一般为本报编辑、记者)写长评论,后者是就一个话题由读者写短评,这几期的评论几乎是“一面倒”,没有论政、没有争鸣、没有议言,只有主旋律的传递。这样一个被管理者干预、强势话语独霸的评论版,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被操纵了的伪公共话语空间。
“公共话语空间”这个媒体近几年才开始探索的领域,《人民日报》评论版短短一年时间,就将其从无到有搭建得初见规模,虽然现在还无法和原有的“喉舌”角色完美平衡,但相信随着不断的尝试,终可以创造出一个适合中国市民社会,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由、开放、健康的公共话语空间,真正成为公民与政府、政权政治与政权外政治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致读者[N].人民日报,2013-01-04(5).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3]孟锦,王逸涛.网络“意见表述”模式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J].新闻记者,2005(5).
[4]任学宾.信息传播中内容分析的三种抽样方法[J].图书情报知识,1999(3).
[5]曾军.党报评论创新:《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