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事件在网络媒体中的框架分析——以人民网外滩踩踏事件为例

2016-01-21付慧婕

传播与版权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民网

付慧婕

突发性事件在网络媒体中的框架分析
——以人民网外滩踩踏事件为例

付慧婕

[摘 要]近年来突发性事件频发,引起了广大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网络媒体作为政府在突发性事件中应急和引导舆论的重要渠道,其报道策略及框架直接影响着受众的感知和心理。本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领域,以人民网外滩踩踏事件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时间、消息来源、新闻来源、报道角度和报道基调等类目考察网络媒体的报道框架,浅析突发性事件中网络媒体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外滩踩踏事件;突发性事件;人民网

[作 者]付慧婕,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研究缘起和背景

2014年12月31日,突如其来的外滩踩踏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突发事件的频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突发性事件的接踵而至,从汶川地震到北京特大暴雨,从“瓮安事件”到“石首事件”,网络媒体作为传播和沟通公众的渠道之一,其报道方式和策略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因此,探究突发事件中在网络媒体的报道框架,对于研究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及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二、框架理论

框架的概念是人类学家贝特森1956年最早采用,1974年德国社会学家高夫曼将这个概念首次引入社会文化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学术酝酿的“框架建构”理论很快进入新闻传播领域。1992年,甘姆森提出,框架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框限”和“架构”。DeVrees认为,某些框架与具体的议题和事件是具有必然的联系的。这种框架可以被命名为“具体议题框架”。另外一些框架跨越了议题的限制,可以在多种议题报道中出现和使用,甚至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文化语境中普遍使用。此类框架可以被称为“通用框架”。Devreese、Peter和Selnetk界定了七个新闻通用框架:事实框架、冲突框架、人情味框架、责任框架、道德框架、经济后果框架、领导力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一)抽样与样本

1.事件样本。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各大新闻网站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报道,截至2015年1月7日16时,相关网络新闻已超过4万篇,相关传统媒体报道为3324篇。选取外滩踩踏事件作为分析对象,具有典型性和研究价值。

2.媒体选择。人民网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最具权威性、公信力的网站之一。选择人民网作为研究样本,既能了解以人民网为代表的新闻网站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又能对其他新闻网站加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提供借鉴意义。

3.新闻报道样本及获取方法。在人民网“站内搜索”中输入“外滩踩踏事件”,截止到2015年2月18日16时搜索到1402条。本文的分析单位节选至2015年1月1日8时至1月7日20时,获得人民网对“外滩踩踏事件”的单篇报道911篇,由于重复文本较多,除去重复和不相关新闻、图片新闻等,共获得有效样本数294篇。

(二)类目构建

1.报道事件的数量。以天为单位统计人民网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数量及变化。

2.消息来源。分为政府机构或官员、专家学者、受伤群众及家属、当天现场群众、救援人员、官方微博、媒体记者、网民市民及其他。

3.新闻报道通用框架。借助DeVrees提出的七个新闻通用框架,事实框架(陈述或描述事实)、冲突框架(强调存在于个人、团体、组织之间的冲突以及对抗的程度)、人情味框架(突出个人或以情感的角度呈现事件或问题)、责任框架(将引起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责任归于个人、组织或政府)、道德框架(将事件归于道德传统的语境下)、经济后果框架(考虑造成的经济后果)、领导力框架(强调领导力对个人、团体和组织的管理和协调)。

4.报道主题。报道主题分为善后措施处理、人员伤亡与救治、政府官方回应、当晚现场情况、事故责任归因、事后教育及心理援助、其他七类。

5.报道基调。分为正面、中立、负面三类。

四、研究发现

(一)报道数量的时间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人民网从2015年1月1日报道急剧升温,并在2日的报道量及关注度达到最大。2日到3日报道量有所减少,4日的报道量有所回升,达到一个小的波峰点。4日以后报道量有所减少,事件趋于平缓。新闻报道量与事件发展呈现正相关,报道数量反应事件的关键时刻。

12月31日23时35分,外滩陈毅广场和亲水平台的相向人流对冲过程中有人摔倒,踩踏事件发生。1月2日上午11时,外滩踩踏事件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18人诊治后离院,31人在院治疗。1月4日时,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发表题为“上海节日踩踏惨剧不幸证明我院节日管理无比正确”消息,引发争议。1月5日上午,该校网站上已删除该声明。1月6日上午11时,已有29人经诊治出院,20人继续治疗,重伤员减少至4人,报道数量也迅速减少。

从报道数量可看出,新闻报道量与事件发展呈现正相关,官方媒体应及时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的不畅通而造成公众的恐慌和谣言的蔓延。

图1

图2

(二)消息来源

从图2看出,消息来源主要来自于媒体记者,达到87篇;其次较多的是政府官员、救援医护人员。从图表分布可看出,官方微博的数量也占有重要的篇数,达到40篇。来源较少的是受伤群众及家属、当天现场群众、网民市民、专家学者等。由图可以看出,除去媒体记者外,官方回应在消息来源中是最多的。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迅速做出指示,要求全力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就伤员救治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做出批示。此次事件官方回应较为迅速,妥善做好了善后工作,信息发布和公开都较之前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次,官方微博的参与度明显提升,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之一。“上海发布”官方微博的及时更新,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的动态及伤亡数量,对于缓解民众恐慌和危机的化解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其微博直播报道,既体现了新旧媒体的互动,也体现了“官方舆论场”对“民间舆论场”的重视。最后,从图中还可看出,报道中的消息来源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受伤群众及家属,在报道时,既要考虑新闻价值,又要避免给遇难家属带来的“二次伤害”,要适当把握报道的度。

(三)新闻报道通用框架

从图3可看出,人民网“外滩踩踏事件”新闻报道通用框架中,事实框架占主要框架,主要负责报道踩踏事件的伤亡情况和善后处理情况。其次可以看出,人情味框架有明显提升,主要分为报道事件本身含有人情味,例如踩踏事件当天,很多民众自发呐喊“后退”维持秩序,或救援人员赶到前自发帮助救助。另一种报道语言带有遗憾和痛惜的感情。图中还显示,“责任框架”和“领导力框架”也占重要部分,说明政府机关发布的报道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对民众了解事件的发展情况,缓解内心恐慌有一定的帮助,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谣言的蔓延。最后,用到次数较少的框架是道德框架、冲突框架和经济后果框架。适当地运用报道框架,有助于受众了解事件发生的实情,消除疑惑,防止危机的扩散和蔓延。

图3

图4

(四)报道基调

从图4可以看出,其报道基调多为中立,遵循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客观地展现事件发生的经过、发展及结果,让受众第一时间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的原貌。22.4%的正面报道,其中这部分中含有带有人情味的报道、心理援助以及一些救助措施的教育。12.4%的负面报道基调;其中包含对踩踏事件当晚的批判,以及口吐白沫与欢呼人群的强烈对比,令人心寒。负面的报道基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矛盾冲突上升的原因,有助于受众了解事件的全貌。31日23时搜索“灯光秀是否取消”等关键词急剧上升,表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危机发生。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从报道的时间分布、消息来源、新闻报道通用框架和报道基调上分析了人民网对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框架,下面将归纳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媒体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政府机关第一时间信息公开透明,抢占舆论制高点

此次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1月1日8时12分,人民网迅速发布了外滩踩踏事件的信息,在谣言还未形成之时,抢占了制高点,避免了不良信息的传播,消除了民众的恐慌。有学者指出,信息的公开、及时、准确、权威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条件,确保信息公开并在第一时间传播是健全突发公共新闻机制的基础性环节。

运用传播心理学中的现象来解释,称为“首因效应”。当受众面对两种冲突的信息时,两种信息的呈现顺序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受众往往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所以,政府机关应在第一时间保证信息公开、透明,抢占舆论制高点,避免错误的信息误导受众,引起负面影响。

(二)加强新旧媒体互动,注重“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沟通

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已告别了过去单纯直线传播的模式,新媒体的引入,使突发事件报道以更新的形式得以呈现。此次外滩踩踏事件中,“上海发布”官方微博对于事件的善后处理及伤亡情况,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发布,转发量和评论量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上千条。新旧媒体的互动,有助于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完善突发事件的报道。此外,我们可以看出“民间舆论场”的强大,不得不引起“官方舆论场”的重视。新华社总编南振中曾提出,“两个舆论场”的说法。他认为,社会上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传统媒体和官方舆论场,一个是网络媒体的民间舆论场。加强“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沟通,有助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化解危机与矛盾。

(三)注重人情味报道的同时,避免报道中出现“二次伤害”

“外滩踩踏事件”中,人情味框架所占比例较多,政府机构第一时间发布了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并做到各项善后工作,以及政府派出心理援助专家对伤员的心理做出相应的安抚工作。适当地提高人情报道框架,更容易与公众建立共鸣,并赢得信任和尊重,缓解公众的不良情绪,获得公众谅解。在适当使用人情味框架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问题,“外滩踩踏事件”中的消息来源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受伤群众及其家属。关注受伤群众及其家属心理,表达遗憾和惋惜之情。但应该适当把握报道的度,受难家属再次回顾事故发生的场景,往往会给受难家属心理带来二次创伤。因此,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在客观、全面报道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受难家属的感情及心理,避免不合理的报道造成的“二次伤害”。

(四)尊重民众的宣泄功能,正确引导网络民众的非理性情绪

大众传媒承担着表达公众看法,宣泄传者情感的功能。在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基调中,负面基调占12.4%,这其中包含公众对部分群众素质不高,人群欢呼与口吐白沫画面强烈对比的宣泄。复旦大学教授童兵指出,不同阶层的人们,通过传媒表达自己的看法,不使社会情绪和心头愤懑积累得太多,久久得不到释放,最后总体爆发,酿成社会动乱。应适当尊重公众的宣泄功能,使公众的意见表达得以释放,避免不良情绪堆积。

除此之外,网络公众的情绪更易堆积和聚集。法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通过对群体心理研究注意到,群体对事物的确信性使群体呈现出盲目服从、强烈排外和疯狂宣传的需求等特征。根据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大声疾呼,群体趋向于选择大多数人的意见,从而避免受到孤立,因此群体易出现盲从跟风等现象。因此,正确引导非理性情绪,才能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郝伟.框架理论视野下的中美灾难新闻报道——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De Vreese,C.H.,Peter.J&Semetko,H.A.,Framing Politics at the Launch of the Euro: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Frames in the News,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01.

[3]蒋蕾.危机伴风险共生 自由与责任并重——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记者,2010(10).

[4]谢耕耘,曹慎慎,王婷.突发事件报道[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人民舆情检测办公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新华出版社,2012.

[6]童兵.简论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J].新闻记者,2010(2).

[7](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人民网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2022年上半年数据报告
从人民网的实践看区块链技术在主流媒体创新中的探索应用
图表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