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理工科新生适应性学习的学风建设研究

2016-01-21杨柳惠

传播与版权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理工科学风建设

杨柳惠

基于理工科新生适应性学习的学风建设研究

杨柳惠

[摘 要]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对于理工科学院而言,大一的学习至关重要,新生学风建设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的适应性现状并了解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而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学习;学风建设;理工科

[作 者]杨柳惠,福建师范大学。

长期以来,优良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而抓学风要从新生抓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是人生中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关键时期,它决定了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基本的职业素养,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所要求的重要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获得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的发展。但许多新生进入大学校园,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的学习内容体系,无法适应大学学习。因此在调查分析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生学习适应性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

笔者参考周步成教授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数学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问卷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以及教师教法五个方面设计问题,其中1、4、8、10、11、12、13、16、17、18共10道题目采用正向叙述,其余采用反向叙述。问卷采用5级等距记分法,即要求被试从五个选项“完全符合、较符合、不确定、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5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记分方法:反向叙述题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五项分别记1、2、3、4、5分;正向叙述题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五项分别记为5、4、3、2、1分,通过转换将所有题目记分后(总分220分),得分越高,表明适应性越强。

笔者于2014年10月对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14级(大一)数学类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3份,收回23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05份。应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17.0对学习适应性得分总和进行频数分布分析,分别统计了反映离散程度、集中趋势、数值分布特征等统计量,运行结果见表1。

表1的结果表明:适应性总体平均分为130.95(总分为220分),分值不高;标准差为22.25,极差为139,差距较大。总的来说,数学专业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不高。

二、大一新生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适应性问卷调查结束后,笔者通过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新生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

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内驱动力。大学新生由于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常是由老师或家长为他们做选择,他们往往缺乏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能力。大学数学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的数学学习目标很明确,并为之付出努力,完全符合、较符合、不确定、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各比例分别为9.76%、24.39%、48.29%、15.12%、2.44%。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些都是大学生缺乏学习目标的主要原因。

表1:适应性总得分情况

(二)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学习方法不当

态度决定成败,方法决定效果。大学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动机、端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还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更进一步的,从专业学习的角度看,理工科专业课程分支较细,理论性、抽象性、实践性强、难于理解消化,而教师讲课往往不拘泥于一本教材,授课时间少、讲课知识点多、讲课速度快,导致部分新生在课堂教学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且理工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这一模式的转变,许多学生照搬沿用高中的学习方法,这就造成很多新生一开始不能适应,容易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因专业基础课未学好,从而影响到非专业课的学习。

(三)专业思想淡薄,职业生涯规划模糊

问卷结果显示:“总体上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选择完全符合及较符合的比例分别为4.88%、10.24%,表明学生专业认同的比例不高。在笔者所带年级的学生中,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到,部分学生是在家长或者高中教师的指导下填报志愿,但是入学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此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更是无从谈起。且绝大部分同学对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就业方向与前景认识片面,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欠缺。

(四)管理方式转变,自主管理能力薄弱

大学数学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第9题: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如中学严格,“我感觉自己的自控能力比较差”,选择完全符合及较符合的比例和为58.05%。尽管教师在大学学习中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学习计划的安排上、学习潜力的挖掘上,大学生有了更广阔的自由发挥的天地。中学阶段的严管环境和偏重学习成绩的教育模式,造成部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律能力较弱。而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相对较宽松加之网络等因素的诱惑,很多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且由于理工科专业的课程科目众多、难度较大,因而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但是现实情况下,新生刚步入大学生活,面对众多的社团活动、学生干部工作等,不知所措,无法处理好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影响学习的效果。

三、加强新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新生是这个主体中尤为特殊的部分,他们在进校初期往往是对大学生活感到既新奇又茫然,对大学学习既向往又担忧,常常会因为学习模式陈旧、学习方法落后等原因而产生种种的不适应。为此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开展大学生学习生活指导,促进新生学风建设。

(一)加强思想引领,端正学习态度

优良学风的建立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只有学生拥有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才能真正促进学风建设。因此需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思想引领,使学生坚定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端正学习态度,进而使“他律”变为“自律”。一方面,以入学教育和晚点集中教育为载体,开展学风建设相关的讲座或交流会等,集中式地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教育需注重个别教育,尤其是对于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要坚持“办实事”和“讲道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的实际困难,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其正常地投入学习。

(二)加强教育管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但学校的管理也不能缺失。首先,紧抓学生考勤。学生干部采取课前点名和抽点的形式,考察学生的日常出勤情况。其次,严肃课堂纪律。一方面,严格落实“远离手机,回归课堂”活动;另一方面,提倡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做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践行“两早一晚”。在各班级中推进早读、早锻炼、晚自习活动,由辅导员向学校申请自习室或者活动室,然后以辅导课的形式倡导学生进行晚自习。

(三)提升专业认同,初步确立职业规划

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科目众多且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出现不适应和厌学情绪,因而加强专业认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思想教育应依托师生交流会、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帮助新生了解专业历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发展方向及就业前景等方面,使新生形成清晰正确的专业观、树立学习的信心、实现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同时组织新老生专业学习座谈会等,促进学习方法及经验交流,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专业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

(四)做好帮扶工作,促进共同进步

鉴于新生课程难度偏大,开展“学长学姐计划”活动。从大三的学生中选拔出一批素质全面、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学生担任新生学长学姐,采取“一对多”的方式给予新生指导和帮助。通过优秀学长学姐的直接引导和各方面影响,帮助大一学生科学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综合素质,迅速融入大学学习生活。同时,开启“1+1”学习帮扶模式,由班级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使其成绩能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更进一步的,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期间,安排学业优秀的同学轮流在活动室值班,既可为学业困难同学答疑解惑,又可以促进值班同学深层次的学业交流,从而形成互帮互助的优良学风。

(五)建立“班主任+辅导员+教师”联动机制,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择优挑选专业教师担任新生班主任。班主任经

常参与班级班委会、班会、团日活动等,指导学生的学习、工作等方面。且辅导员经常与班主任沟通学生学业现状,不断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合力。

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学生,因而辅导员与教师建立联动机制尤为重要。一方面,辅导员深入各个班级,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包括出勤率、课堂纪律、作业上交情况等,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并反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另一方面,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思想状况,提升辅导员思想教育及引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班主任、教师、辅导员是大学新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最为紧密的引路人,三者应该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从而成为促进学风建设的合力。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对于理工科学院而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为此,学院应结合理工科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适应性学习为目标,以思想教育为突破口,以引导学生成才为切入点,以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为基础,积极探寻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真正树立起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

【参考文献】

[1]韩研.大学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以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学院新生为例[J].科教产业,2011(4).

[2]张立俊,林良盛,徐春林,刘杰文.新时期加强工科院校新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8(32).

[3]张天军,孙一平.大学新生学习指导[M].巴蜀书社,2008.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理工科学风建设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