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素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6-01-21符渝
符渝
词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因此,了解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遵循汉语词汇的内部规律指导词汇教学,是语文教学者应具备的素养。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古代汉语尤其是先秦汉语单音节词多,一个语素往往就是一个词,两汉以后,汉语走向双音化,到了现代汉语阶段,双音合成词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主力。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古汉语的双音短语词化,即双音短语由句法层面进入词法层面;一种是利用双音形式直接构词。无论哪一种来源,双音合成词都是由两个单音语素组成,这两个语素在古汉语中都是独立的单音词。语义具有传承性、累积性,它们原有的词义及特点会影响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的使用。掌握语素的特点和组合规律能让词汇学习事半功倍。
一、分析语素的语义差异有助于辨析近义词
语言学习者掌握的近义词越多,语言表达,尤其是书面语表达就越丰富。近义词的词义既有相同部分,也有差异,能否准确地分辨使用它们,既是考验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也是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同为双音合成词的一组近义词,如果把每个双音合成词当作一个整体去进行比较,往往很难找到它们之间本质的差别,而且学生在记忆时也比较困难。尤其是现代汉语中有些近义词具有相同的语素,语义差别有时很细微,学生很难区分,使用时也容易张冠李戴。其实双音合成词的词义源于构成它们的语素,它们的词义特点也必然受所构成语素的控制。所以对待双音近义词,可以考虑从语素入手进行辨析。具有相同语素的一组双音近义词,它们的词义共同点由相同语素决定,它们的词义差别一般是由另一个不同的语素决定的。比如:“持续”“继续”“延续”是一组双音同义词,它们拥有共同的语素“续”,《说文解字·糸部》:“续,连也。”“续”的本义是“连接”,这组近义词都可以表示行为动作接连发生,但它们的词义侧重点因另一个不同的语素而各有不同。
“持续”的另一个语素“持”的本义指握住某物不放,《说文解字·手部》:“持,握也。”“持”的语义特点是“坚持不放弃”,这个特点从它的引申义“坚持”“保持”“维持”中也能看出。“持”与“续”结合后,侧重表示某种行为或关系从起点开始的坚持不间断,如:这场比赛持续了三个小时。/两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持续了一千多年。
“继续”的另一个语素“继”在古汉语中与“续”就是近义词,《说文解字·糸部》:“继,续也。”“继”的词义有承接前者再往下进行的特点,所以“继”有“继承”的引申义。“继”“续”连用侧重表示承接、继承前面发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可能中断过。如:他勇敢地站了出来,继续父亲未竟的事业。/出院后,他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延续”的另一个语素“延”的本义是“长行”,《说文解字·廴部》:“延,长行也。”“延”有“延伸” “延长”的特点,“延”“续”结合侧重表示行为或状态从某一点开始延伸下去。如:会议延续了两个小时。/他的出生使这个家族的香火得以延续。
除了上面所说的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近义词,汉语中还有大量两个语素都不相同的双音近义词,也可以借助语素的辨析来区分。比如:“巨贾”这个词常与“富商”一起连用,“富商”是个常用词,教师只要告诉学生“巨贾”与“富商”是近义词,他们就能明白词义,但认真的学生会马上询问两者的区别。“贾”与“商”在古汉语中是一对近义词,都可以表示“做生意的人”,它们的区别在于“坐贾行商”,即“贾”是指在集市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商人,特点是居留于一处,“商”表示往来各地经行贸易活动的商人,特点是流通、流动。宋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改善,商业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沟通地域有无的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即便是固定的市肆买卖,也依赖于各地商品的流通。“商”的词义特点与经贸活动日益突显的流通性相符,它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涵括了“贾”,成为常用语素,现代汉语中与商业有关的合成词基本上由“商”来构成,“贾”只作为古语词保留在书面语中。“巨”与“富”相比,书面色彩更重,常用程度也不及“富”,因此,“巨”与“贾”搭配更和谐,“富”与“商”组合更自然,“富商”在口语中也可以使用,而“巨贾”只出现在书面语体中。虽然在教学中不一定需要向学生仔细地解释每个语素的差别,但教学者必须有这个知识储备。
二、剖析语素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词语
每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汉语合成词是由语素组成,它们的文化内涵往往隐藏在语素里。在讲解合成词时,如果能够将语素携带的文化内涵剖析出来,会比将整个词囫囵地说解要更清楚,对学生而言也更有吸引力。例如,上面所讲的“商”与“贾”的使用变化就涉及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变迁。
例如,汉语中有个常用词“青年”,“青”是个颜色词,为什么可以和“年”结合表示年轻人呢?这与“青”蕴含的文化意象有关。古人认为“青”是一种与生命有关的颜色,每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各种植物的枝叶都会呈现青绿的颜色,生机盎然,《释名·释采帛》:“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青”与“生”同源,具有“有生命”的词源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青”和“东方”“春季”相关联,是生命力的象征。古汉语里春天也被称作“青春”,如《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春天是一年中最生机勃勃的时段,人生最有生命力的阶段如同春天,后人遂将“青春”指代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人们也因此被称为“青年”。通过介绍“青”这个语素背后的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青年”这个词,而且能帮助学生串连学习一系列以“青”为语素的词语:青草、青春、青丝、常青藤、万年青、万古长青……
三、了解语素的系统性体现有助于扩大词汇量
词汇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具有系统性。现代汉语词汇的系统性有一个重要体现,即具有共同语素的合成词会形成一个以这个语素为中心的聚合,如上一节提到的“青”串起的一系列词语,聚合与聚合之间又由相同的语素勾连起来,如以“教”(“教育”义项,下同)为中心可以形成下面的聚合:教师、教案、教材、教鞭、教导、教程、教诲、教练、教化、教官、教室、教学、教训、教养、教唆、教研……
以“师”(“传授知识技术的人”)为中心可以形成下面的聚合:教师、老师、师父、师范、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师母、师资、师承、导师、讲师……
汉语的每个单音语素都会有类似的或大或小的聚合,合成词与合成词之间因此构成或近或远的联系,形成网状结构。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合成词具有以语素为中心而形成系统的特点,将会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合成词的拆分组合练习就是一种利用语素帮助学生更快扩大词汇量的办法。以“教师”这个双音词为例:从“教师”可以拆分出“教”这个单音语素,先让学生找出“教”的组词规则,然后指导学生用“教”组词,这是第一轮的练习。第二轮的练习是将含有“教”的双音合成词的另一个语素拆分出来进行组词练习,如“教师”中的“师”“教学”中的“学”等,这样循环往复的拆词组词练习实际上是让学生在了解合成词的构词规律的基础上学习词汇。比起让学生强记每个合成词的意义,这样的方法让词汇的学习变得更简便,学习的成果也更容易巩固。学生掌握了单音语素的意义,就可以举一反三,对从未学过的多音合成词也可以大致猜测其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词汇的能力,自主扩大词汇量。
四、挖掘语素间的语法关系有助于纠正语法错误
前面我们说过,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有一个来源是古汉语的双音短语词化,短语是句法层面的组合,短语原有的句法关系在短语词化后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于语素之间,并影响合成词在句子中的使用。语文教学中,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学生明白某些双音合成词的词义,但在使用中会出现误用,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为学生不了解合成词词化前语素之间的语法关系。例如:“祝福”和“祝愿”在“表示良好愿望”这个意义上是一对近义词,但“为新婚夫妇祝福”“举家互访祝福”“祝福你”可以成句,“为新婚夫妇祝愿”“举家互访祝愿”“祝愿你”却不能独立成句。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祝福”和“祝愿”内部的语法结构不同。“祝福”的来源是一个动宾短语,“祝”是动词,表示“祈祷”“祈求”,“福”是名词,表示“福佑”“赐福”,是“祝”的内容。“祝福”本来指祈求上帝福佑、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因为“祝福”本身已含有祈祷的内容——“福”,所以后面可以不再出现表示祈祷内容的宾语,但可以直接带上祈祷的对象。而“祝愿”的内部结构关系为“祝”+“愿”,是同义并列式双音合成词,“祝愿”和“祝”“愿”意义相同,都是“祈祷”“祈求”的意思,是一个及物动词,后面必须带上表示祈祷内容的宾语,否则语义不完整。
综上所述,汉语语素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者应当重视语素,充分利用语素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语素的研究只是汉语研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应深入探讨如何转化现有的汉语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只有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让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