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蓝耳病的诊断及治疗

2016-01-20叶奕腾谭家仁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叶奕腾 谭家仁

摘 要 目的:通过对1例猪蓝耳病进行研究,总结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徐闻县前山镇1例猪蓝耳病进行诊治,并对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实验室检验与鉴定之后,结果显示造成这次疫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猪蓝耳病病毒。结论:为了更好地预防猪蓝耳病的发生,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人员要加强饲养管理,将病毒的传播途径切断,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抗体的监测工作,对猪场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猪蓝耳病的发生。

关键词 猪蓝耳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6--02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与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高传染性、急性疫病[1]。该病的主要特征在于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和育肥猪严重呼吸道症状[2]。患上该疾病之后,母猪的流产率可以达到30%以上,仔猪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可以达到50%以上[3]。其次育肥猪也会出现发病死亡的现象,并有可能继发其他病源感染。本研究主要针对徐闻县前山镇1例猪蓝耳病进行诊治,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

徐闻县前山镇某猪场有300头猪,其中有50头种猪,50头种猪中48头为能繁殖母猪,2头为公猪;大猪112头,体质量为70~90 kg,为商品猪;中猪50头,体质量40 kg左右,主要为架子猪;小猪88头,主要为哺乳及断奶的保育猪。该猪场较好的执行了相关的免疫程序,已经根据程序接种链球菌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猪瘟等疫苗。2015年2月5日,该猪场中有一头公猪发病,经过治疗后无效死亡,2月8日开始该猪场中大部分的种猪开始发病。经过病理剖析与临床诊断,将其初步诊断为疑似猪瘟疫情。2月8日开始,采用猪瘟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并对猪病进行积极治疗,将死猪进行深埋处理,其次封闭了整个猪场,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但是整个疫情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2月28日,其他种群的猪也开始受到该疫情的影响,截至3月1日一共死亡80头猪,其中2头种公猪,50头小猪,18头中猪,8頭大猪,2头种母猪。

2 临床症状

病猪的体温处于40~42 ℃,食欲急剧下降,精神出现沉郁现象,部分病猪打堆、喜卧、咳喘以及呼吸急促。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后,病猪的体温急剧下降,且接近正常水平,部分病猪能够少量进食新鲜菜叶与青草,停止用药后病猪的上述症状又快速恢复。多数仔猪出现共济失调以及站立不稳等神经症状;濒临死亡的病猪或者已经死亡的病猪肛门、鼻端、下腹、耳尖以及四肢末端的皮肤出现发紫或者发红的迹象,所有怀孕的母猪均流产。

3 剖检变化

经过剖检的病死猪,发现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现出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模样,肾脏有能够见到少量出血点,回盲瓣出现出血现象,脾脏边缘和表面出现梗死迹象,心冠以及心耳出现点状出血现象,肺脏尖叶肉样变并出血。

4 诊断

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安乃近、磺胺-6-甲嘧啶钠注射液、土霉素注射液、青霉素、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对病猪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显著。对病猪进行病料采集,并将其送往徐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经过实验室检验与鉴定之后,结果显示造成这次疫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猪蓝耳病病毒。

5 防治方法

5.1 加强对饲养管理的重视度

预防猪蓝耳病最基本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于加强饲养管理。猪场应该坚持自己繁殖自己养的原则,尽量不要从外地引入猪种,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进行养殖。猪场在补栏与引进猪种之前,要提前对种猪引进地区进行仔细调查,了解该地区是否存在猪蓝耳病疫情,一旦发现,就坚决不能将种猪引进。引进健康的种猪之后,要将其隔离,对其观察四到五个星期,在种猪隔离的期间可以采用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来进行基础免疫或者加强免疫,当完全确认种猪安全之后,才可以将其引入猪场。其次,要大力改善猪场的饲养环境,加强对猪圈的打扫,使其能够保持整洁与卫生,减少病毒的产生与传染机会,在高温季节时,要充分做好透气通风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猪圈进行降温,做好相应的防暑工作;同时,灭鼠、灭蝇及驱虫等工作也具有很强的重要性。饲养员在进行饲养时,要注意采用营养全面的饲料,并为其提供清洁的饮水,同时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最后,要谢绝相关的外来人员参观,避免他们带入病菌,有效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

5.2 将病毒传播途径切断

饲养员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首先要确认猪群是否存在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如果存在,则要将病毒传染源切断,避免病毒在猪群中生存、繁殖与再次传播,防止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的猪群。不同的猪种还可能通过公猪的精液将病毒进行传播。此外,运输工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病毒传播途径,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猪蓝耳病感染猪,就要立即将其进行隔离,并及时向当地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相关情况,等待对其进行进一步诊断。

5.3 制订一套科学的免疫程序

猪场应该根据猪的免疫状态以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并且与当地的疫情和疫苗的免疫特征来确定进行免疫接种的时间与次数,同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猪场的免疫程序。现阶段,多数猪场主要采用呼吸综合征活疫苗(PJM-F92株)和高致病性猪繁殖对猪群进行免疫,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商品仔猪在断奶之后进行初次免疫,每头猪为2 mL。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仔猪进行初次免疫之后的30 d采用相同的剂量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后备母猪在70 d的猪龄之前采用相同的程序来接种商品仔猪,然后在每次配种之前进行一次免疫,每头4 mL。种公猪在70 d的猪龄之前采用相同程序接种疫苗,以后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免疫,每头4 mL。

5.4 做好充足的免疫抗体监测工作

免疫抗体监测是用来预防猪蓝耳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现在猪场的管理过程中,要对免疫猪群进行健康检查与抗体监测,并根据不同种群猪的监测情况以及猪的抗体水平高低对其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此外,饲养员要做到定期监测呼吸综合征病毒。通常情况下,每个季度要对其进行一次监测,如果在全年四个季度的监测结果中抗体阳性率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那么这就充分说明猪场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此外,在进行猪场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实行免疫档案管理的原则,每头猪都应该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档案,制定免疫病发生后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一旦猪场中发生疫病,应该立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与标准,对发病猪以及同群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扑杀,防止病毒继续在整个猪场蔓延,影响其他猪。

5.5 对猪场进行严格消毒

消毒工作也是预防猪蓝耳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猪场是很多猪聚集的地方,因此清洁卫生的环境对猪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饲养过程中,应该搞好卫生,将猪舍内的排泄物进行及时处理,并将猪场内的各种废弃物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要切实对猪场的环境进行消毒,选择一种合适的消毒剂,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猪场消毒制度,每个星期要对猪场进行一两次消毒,并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人员进入生产区内。

6 结语

为了更好地预防猪蓝耳病的发生,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旦被确诊为猪蓝耳病,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够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采用抗生素进行盲目治疗,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病猪死亡的速度加快,而且会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进一步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文崇利,冯淑萍,胡巧云,等.一例猪伪狂犬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J].广西农学报,2014,11(3):50-52.

[2]李弄桑,李维品,赵正萍,等.一例猪蓝耳病继发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J].中国畜禽种业,2013,19(4):132-133.

[3]谢金文,韩玲,南松剑,等.一例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8(7):12-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